环绕飞行倾斜建模的常见问题解答 (下)
05
高楼区域如何使用环绕飞行采集,确保重建质量?
相机成像的视场角是固定的,成像的距离越远,单张影像覆盖范围越大。不仿地的情况下,航摄参数设定的重叠率是基于地面起飞点的。在地表有高程凸起时,由于成像距离变短,导致成像范围变小,实际拍摄的重叠率不能满足航摄参数预设的重叠率导致重建效果不佳。以城区建模为例,当楼高超过航高的1/2时,建议进行补拍作业。

作业提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1、增加相对航高,减小俯仰角度,使用折线环绕手动设定环绕航线圆心点。优点是可以指定在任意位置生产环绕航线,对可能存在数据质量较弱的区域进行加强采集。
2、使用同一航高采集2次数据,是针对分辨率有严格要求项目的解决方案。使用满足分辨率要求的航高完成一次数据采集后,使用环绕仿地功能,导入测区DEM数据,输入高差改正数为楼体的2/3高度,相对航高输入第一次航高减去高差改正数,即可保证生产的航线成像中心对准楼体的2/3处,并且飞行高度与第一次采集一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保证高楼重建外业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06
环绕航线是否可以变高飞行,如何设置仿地航线?
区域环绕、带状环绕、折线环绕、电力环绕均可设置变高飞行航线。输入测区范围以及测区12.5米DEM地形文件,并且设置需要的飞行参数即可输出变高飞行航线。

在输出仿地航线的同时会根据输入的风险检查距离对航线进行校验,与周围山体距离小于设置风险检查距离的点会标红提示,需及时调整航线参数,规避安全风险。

07
环绕飞行的照片数量对比如何?
航测数据外业采集的影像分辨率是根据成果比例尺确定的。不同相机采集相同影像分辨率的高度不同,目前主流的航测相机分为以下几种传感器:1英寸传感器、APS-C画幅传感器、全画幅传感器。其中1英寸传感器主要对应的飞机为精灵4 RTK、C画幅传感器对应的相机为C画幅相机改装的五镜头、全画幅相机包括禅思P1、睿铂M6P、其他全画幅改装的五镜头等。
根据目前用户的主流作业模式,我们根据实测经验,总结一下机组效率对比:
1、相同传感器的相机使用环绕与五向采集,环绕飞行采集的影像数量约为五向的1/3;
2、不同传感器的相机使用环绕与五镜头,全画幅单镜头环绕采集相同作业面积的照片数量约为五镜头正射采集的10~20%,主要原因是环绕对影像采集的有效率比五镜头高,并且采集相同分辨率的影像,全画幅单镜头可以比C画幅五镜头飞的更高;
3、使用大疆P1环绕与扫摆照片数量对比,参照第一条,环绕采集数量约为扫摆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