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

2023-05-16 09:24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东汉初平元年春正月组成的讨董联军诸侯,既不是八位,也不是十八位。

《三国志》记载的讨董诸侯是十一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后汉书》把张邈和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兄弟分开,讨董联军就成了十二路诸侯。

《三国演义》把在讨董战争中先来的后到的、站在哪边的诸侯都加了进去,凑成了“十八镇”。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不管是留在自己的地盘上坐山观虎斗,还是参加了却没有出现在虎牢关前线,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跟董卓一伙,反正都是同时代的人,而且也都跟那场战争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把他们列进来也不是完全不靠谱。

比如西凉太守马腾,当年是没少跟董卓、李傕、郭汜打交道的:“初,卓之入关,要(邀)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马腾私有求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

没出现在《三国志》和《后汉书》罗列的讨董诸侯名单上,但却参加了讨董作战的是“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他也是在讨董作战中唯一遭遇大败后又大获全胜的诸侯:“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孙坚的战功,变成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不给刘协面子的马腾也成了“衣带诏”参与者,《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可能是说多了,但是咱们不管那些,今天一股脑把“十八家诸侯”都拉出来搞一个“按武功排座次”,看看前四名都有谁:有资格争夺第一把交椅的可能是江东猛虎孙坚还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手持格虎大戟的行奋武将军曹操能排第几,这四位高手哪一个单挑能击败董卓,那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既然评选的是诸侯中的武功高手,从属于公孙瓒的刘备就不能算数了,关羽张飞从头到尾都不算一方诸侯,所以也不能参评,真正可以“抢椅子”的,是袁术、韩馥、孔伷(也有史料写成孔胄)、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孙坚、袁绍、曹操。

这十八个人在正史中都有记载,所以咱们今天就可以根据《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料,给他们按武功排座次了。

即使仅论武功不比智谋,曹操在十八诸侯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那杆格虎大戟是不是曹操用过的,大骸骨旁边的小骸骨是不是“小时候的曹操”,且都不去管他,咱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史料对曹操武功的记载。

听过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读者诸君,当然都知道曹操跟袁绍合伙偷人家新娘子,又只身行刺张让,被发现后挥舞手戟突出重围翻墙逃跑,这两件事,都可以证明曹操身手矫健、胆大包天。

最能证明曹操武功的,还是他杀吕伯奢一家——当时陈宫并不在曹操身边,更没有被气得拂袖而去:曹操逃难是中平六年(189年),陈宫背叛曹操是兴平元年(194年)。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可能没杀吕伯奢,但是在战斗中,他也真表现出了不俗的武功:“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连杀吕家五兄弟,这难度肯定不小,如果吕家兄弟还勾结了几个外人,那就更难对付了。

曹操百战余生,逃跑的时候连吕布和马超都追之不及,许田围猎时又显示了高超的箭术,这样综合评定下来,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曹操武功不错,但是比起另外三位,似乎还有些逊色,单打独斗,他可能不是西凉马腾的对手——身高没有优势,体力自然也要差一些。

曹操的相貌并不威武,这一点他自己也清楚,而马腾则是一位彪形大汉:“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马腾是名将之后,汉羌混血,在凉州是有名的勇士,久经沙场积功历任军从事、军司马、偏将军、征西将军、征东将军,是一步一个血脚印杀出来的高级将领,跟纨绔子弟、街头霸王曹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马腾悍勇,但却没有斩杀过一位名将,最后还输给了盟友韩遂,所以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他应该位列孙坚和公孙瓒之后。

孙坚带兵斩华雄,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此人不但武功高强,胆量和智谋也都过人一等:“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於岸上分之,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

孙坚十七岁就敢提刀杀贼,后世称其为“江东猛虎”,还真不是毫无依据。

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那全是父亲孙坚给他打下的基础,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对孙坚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指挥水平和近战能力都不错,但是跟公孙瓒谁高谁低,可就很难说了:“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公孙瓒威震边陲,亲自调教出来的“白马义从”,杀得乌桓闻风丧胆,“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三国演义》让公孙瓒单挑吕布而不死,也是对他武功的一种肯定,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最后讨董联军是失败了,在曹操中伏几乎全军覆没后,诸侯一哄而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地盘上互相撕咬,要没有王允与董卓里应外合,董卓还不知道要嚣张到什么时候呢。

董卓的嚣张,也是有资本的,他进京后重用门阀士族,包括蔡邕在内的许多大儒都真心归附,这说明董卓还是有一些人格魅力的。

董卓慷慨豪迈勇悍,在西凉的时候就很有名:“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

孟德献刀刺董卓是小说虚构,曹操应该知道自己手中有刀也打不过董卓,他绝不会冒险送死,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袁绍一时冲动在董卓面前拔刀,最后被吓得连夜出逃,他肯定不是董卓的对手,那么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有谁能单挑战胜董卓?马腾未必有那个本事,换了公孙瓒和孙坚出手,结果会如何?


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