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矫情想法
最近换了份工作,日益不顺,闲暇时刷视频,正好看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据说富有哲理且相当感人。于是我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在网上买了《我与地坛》的实体书。 在拆开书两天后,在某一天晚上10点,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开篇便是《我与地坛》,一个失魂落魄的人,一个安静、蕴含各种哲理的地方,姑且这样描述吧,因为我贫瘠的文化储备也找不出其他能够描述地坛的词汇了。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十分同意网上那些人的评价,史铁生的文字是富有哲理的。大概因为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和文章描述的比较相似。虽不至于身体有缺,当然这是我当前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的可能性。但我目前工作并不顺利,与同事间关系也并不见得十分融洽,我一贯是个敏感且十分多疑的人。与家里关系更是一般,作为目前家里学历最高、最有文化的一个人,我是有些自负的。我并不爱听父母长篇大论的说教,也不爱听他们自以为是的人生经验,更不想讨论任何关于我的婚姻之类的话题,这只会让我感受到挫败。我父母的婚姻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灾难,但我心中总是希望能遇到一个思维同步的灵魂伴侣,但目前还没有,而讨论这种话题,只会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一点。 基于上述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失意”,所以我时常会有一些伤春悲秋的想法,毕竟我是一个敏感且多疑的人。 我会喜欢安静的坐在咖啡厅或其他任何地方观察经过的路人,我会莫名其妙注意阳光中灰尘舞动的轨迹,我也会思考我来到这个世界,活着的意义的什么?如果我立马死了,又会有什么不同。因此,在看到史铁生文字中对于环境的观察,对于生死的思考,我十分感同身受。 再到后来,讲到他的母亲默默的关心,小心翼翼照顾他敏感的情绪。代入我和母亲,更是让我感触颇多。刚好前几天我母亲到我这边住,我每天下班后身心俱疲,臭着一张脸,我母亲也会贴心的照顾我的情绪,避免打扰我,只在背地里默默帮我准备好我需要的一切。想到这儿,我泪如雨下,立刻反思,当即给母亲发了两条微信,关心了她的身体(更多是为了安慰自己吧)。 又过了两天,书并没有翻开,但我收到了母亲寄过来的快递。是给我和我弟的衣服。我弟放暑假,来我这边住两天。 一个很大的包裹,里面放了一双鞋子,一件上衣,一件小背心,两条长裤。其中一件小背心是买给我的,一只手就能握得住,29.9元/2件。一双鞋子、一件上衣、两条长裤都是买给我弟的。 拆开快递的一瞬间,我又突然想起来,母亲的爱也是有限的,她分给了我一部分,但会分给我弟更大的一部分。她是爱我的,但她也更爱我弟。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26年,虽然并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但我仍然找不出答案。 只希望我下一次翻开书的时候,能从中找到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