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降价的秘诀在哪?

最近一条新闻刷屏。F-35不仅在美国正式入列数量超过100架(累计产量超过500),而且订购单价在美国本土已经低于1亿美金。为什么以前还号称“世界最贵”的四代机,现在美国国内已经低于一架苏35飞机的价格了呢?现在让我们简短分析为啥美国降低了他的采购成本。
F-35在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高低搭配”的四代机开发的。如果有热衷美国军事的朋友,就会发现F-35在“数字化头盔”,“全触摸屏座舱”和“信息网络化作战能力”背后,其实完全基于现成成熟平台。

首先是核心系统有很强的继承性。以他的APG-81雷达举例:作为F-35作战系统最重要一部分,APG-81雷达是目前产量最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一。其实这款雷达基本技术来自于F-22的APG-79雷达,只是把发射接受单元TR降低到1200个(和歼10C差不多),但通过计算机升级,基本功能保持和F-22差不多,如同时打击的多目标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等。由于该雷达基本上延续了APG-79的整体架构,因此分摊的研发费用减少。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子系统和美国既有设备有很高通用性。

F-35这款飞机使用通用数据接口,可以采用几乎所有的美国现役武器。而且采用了C语言(中国枭龙也用)的中央计算机,能够不断的开发新型武器的“驱动程序”,大幅降低了武器的后台匹配难度。
除此之外,F35的F-135发动机延续了过去的PW F100和GEF110的传统,它的核心机采用的是F-22的F119核心机,这样对于经常需要维护的飞机发动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人员培训和零件供应都相对便宜。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完整的工业研发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能解决作战时后勤保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系统化产品,提升兼容度,从而在人员培养,武器开发等整个系列降低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