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学家要给原神剧情中失败的角色塑造擦屁股?以雷电将军(雷神)为例
或许原神的魔神任务我们可以有一个导演剪辑版?

首先,米哈游对雷神的角色塑造是有很大问题的。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米哈游为了让雷电将军尽快进入卡池,压缩剧情,忽略了剧情对角色的刻画、性格的转变。已经不会好好讲故事了。举个例子,重要的剧情细节全靠处在大气层的八重为玩家口述科普。导致我对雷电将军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共鸣,对角色甚至还会觉得不舒服。我对米哈游这样的策划、文案编剧感到失望,他们一定要给美术、音乐、场景、关卡设计磕个响头。

纵然原神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会难以叙述并行发生的故事,但这本应该是策划与文案编剧共同来调和的,处理不好真的只能说是功力有限,虽然说一些RPG游戏也会有这样的问题,但绝对可以处理的更好!
米哈游当然可以在支线、书籍、PV里埋下线索伏笔,但这绝对不是不好好讲故事,不把故事讲好的理由!现在是雷神厨、原学家们在跟大家科普角色的设定,帮米哈游在剧情里没能好好刻画的角色擦屁股!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像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帮米哈游擦屁股是乐此不疲,我很无语更感到可怕,甚至还说出了一部分玩家根本没有12+游戏的理解水平...(或许是我真的没有看懂12+的剧情吧)。而米哈游你自己没把故事讲好讲清楚难道不羞愧吗?
对于原神这样一个以角色为核心驱动力的游戏来说,这是个天大的麻烦!如果没有良好的剧情,玩家从哪里去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呢?
蔡浩宇蔡老板在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中曾经说过,角色不仅仅是玩家想要的,也是米哈游讲故事的方式,更是原神商业化的基石!卖Waifu卖厨力的游戏,反噬起来是很可怕的,这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我觉得心海也会是这个问题的牺牲品!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睿智的军师,兵法是从行秋的小说里学来的吧,我真希望对她的印象停留在2.0pv那里...在之前的版本里刻晴也是这样(连传说任务也没有,剧情对角色没有什么刻画就进卡池了)。
神里、万叶这些早就入池子的角色能露个脸都算是很给面子了,不是吗?
对于原神来说剧情真的就不重要吗?当然不!要不然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用心的设定,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支线任务,为的就是营造一个真实的提瓦特大陆,那上面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秘传说,更有许多个性鲜明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角色,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而旅行者的魔神任务则将他们一个个串起,我们与角色共同体验一段故事,与角色一起共情,感受着剧情对角色的刻画,提瓦特大陆在我们眼前因而变得有血有肉,我们也因此对这篇大陆,对这片大陆上的人产生了喜爱。
记得戴因的魔神任务吗,故事讲的非常棒!很有代入感,对人物的印象也很深刻!为什么?在同样的任务时间里,就这么几个角色,每个人物都得到了充足的笔墨来刻画,不是吗?
所以说,稻妻魔神任务第三幕拆成两幕来刻画并相应增加内容也不过分,不是吗?
这个星期我一直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在过剧情之前就把卡池给抽了,算是买到教训了。我和雷电将军真的不熟,就算好感对话里有再多的细节说明她是多么爱民如子的一个角色我也不能接受!

最近索尼第一方游戏的导演剪辑版事件闹的是沸沸扬扬,虽然我不觉得对马岛和死亡搁浅的次世代版本需要且有资格冠以导演剪辑版的名号,但我突发奇想的觉得原神的魔神任务未来有没有有机会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用导演剪辑版的方式重做一遍呢?这大概也可以弥补一些缺憾吧(或许5年后还真的有可能就这么干了呢?)希望可以当DLC来卖。
这或许是Gacha游戏在商业性上对艺术性所做的妥协吧?作为一名曾经的纯买断制游戏玩家,好像我对于游戏商业模式的的思考也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