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如何铺成的?
在古罗马拉丁语中,其实是没有“道路”一词的。道路的拉丁语就是“murus”,也就是“堡垒”的意思。或许古罗马人认为铺设道路和建造军事堡垒是一样的,所以就直接把“堡垒”一词借来表示道路。
不过,铺设道路的技术并不是罗马人原创的。建筑技术是伊特鲁尼亚人的专长,在大希腊化时代,大量的伊特鲁尼亚人定居罗马,也把铺设道路的技术带到了这里。
罗马大道使用碎石和细沙铺设三层地基,再用石板铺设路面。大道分为四米宽的车道和左右各三米宽的人行道,其中,人行道上还设置了石制长椅。
有趣的是,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开始大规模修建大道的时候,东方人也开始了大兴土木。不同的是,和罗马人的名为“堡垒”实则道路的工程不同,在东方,秦始皇修建了名副其实的“堡垒”——长城,而到了明朝,长城全长已经超过了5000公里。
在西方,罗马人则是大规模修筑道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罗马人一共铺设了8万公里的罗马主干道,如果算上支线,道路总长超过了15万公里。
为何东方人选择了修筑长城,而西方人却选择了铺设道路?当然,秦朝也不是没有铺路,而罗马同样也不是没有修过壁垒,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当然,问题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维惯性。罗马人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就战争不断,但是在罗马人的观念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修筑壁垒,而是修建道路。因为壁垒的作用是隔绝人的来往,而道路则是促进人的交流。
同样是为了巩固国防,罗马人的观念是:通过和其他国家、民族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接纳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和平共存。而东方人的观念是:通过限制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稳定。
这种观念上的区别,甚至奠定了未来东西方的文明形态。
那么首先,罗马的大道是谁修建的呢?
当然是罗马人,更准确地说,是“罗马军团”。因为长达数万公里的罗马大道,本来的作用就是运输军用物资。而罗马大道建成以后,维护保养也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
在罗马时代,平均每一罗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而每30罗马里,就有一家驿站。驿站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站,可以给往来的旅客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不过更重要的是提供安保和马匹。在古代,出远门并不安全,就算是在罗马五贤帝时期,郊区的强盗也从未绝迹。所以驿站驻扎一些士兵,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设道路的第一目标是运输军用物资,以及重型军用机械,所以要求道路尽量平缓笔直。罗马时代几乎没有盘山公路,罗马军团遇水搭桥,遇山开洞,把几乎每一条大道都尽量修得笔直。今天的阿尔卑斯山南侧还有当年罗马人开凿隧道的遗址,比如弗拉米亚大道的“弗尔洛隧道”,几乎贯穿了整个山体,可见当时建设道路的艰辛。
而且当时的罗马大道,就算不开凿隧道,铺设工作也非常繁琐。
罗马大道的建设分为四层:
首先,要用30到40厘米厚的石子铺设地基,这是因为,就算在平原地区,地面也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因此需要石子填充,使其平整,其次,是为了防止地基内部积水。
地基铺好之后,用细沙和黏土组成的混凝土糊在地基上,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接着,细小的石板严丝合缝地铺在混凝土表面上。
最后,用大型石板铺设最外层的路面。路面呈和缓的弧形,可以将雨水排到路两侧的排水沟里去,避免道路积水。
除此之外,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的树全部都要连根拔起,以避免树根生长,破坏路面。
有趣的是,公元19世纪中叶的时候,意大利人在罗马古道上铺设沥青,使之变成了机动车道,成了今天的意大利国道7号线。也就是说,罗马古道从罗马到布林迪西的540多公里路段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事实上,不仅是7号线,今天的意大利国道1至9号线都是直接在罗马古道遗址上铺设沥青建成的。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破坏历史遗迹了。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在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法律规定铺设道路是“凯旋将军”的义务。
也就是说,只要将军得胜凯旋,归国之后就有义务捐款修筑道路或者引水渠。
或许有人会觉得很不公平:将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凭什么还要捐款?
这是因为,将军得胜之后通常会缴获大量战利品,而将军通常会获得战利品中的绝大部分。因此,让将军出钱建造公共设施,其实合情合理。
事实上,马略、苏拉、庞培、凯撒,都捐过钱铺路,而且捐款人有权利为大道命名。比方说阿皮亚大道,就是阿庇乌斯. 克劳狄乌斯出资修建的,因此也以阿庇乌斯的名字命名。
另外,罗马人还编写了道路施工的行业标准:普林尼编写了最早的罗马建筑行业规范,详细规定了修筑道路所用的材料,砂砾的大小,石板的规格等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建筑标准化的先驱。
最后,在1968年,有六个“无聊”的人:麻省理工大学的梅林教授,罗马大学的托莫其教授,剑桥大学的哈里斯教授,斯坦福大学的里奇蒙德教授,以及意大利作家李格罗,用了十年时间走遍了所有罗马古道遗址,不仅绘制了详细的古道地区,还编写出版了至今为止最为翔实的罗马古道研究刊物——《The Roads That Led to Rome》。笔者私以为是罗马古道研究中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本文内容也悉出自此作。遗憾的是,似乎大陆没有汉译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