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shopper 1小时快速入门(有基础勿看)

参数化建模入门笔记
输入:几何形、数字、位置、列表
指令:数学(Math)、集合(Set)、坐标系(Plane)(在Vector栏里)、向量(Vector)、线面操作(Curve\Surface等)、变化(Transform)、显示(Display)

示范1:设置一列表并输出其中的一些数据(传送门14:00)

(Index为序号,Panel为列表)
示范2:将一XY坐标轴沿着X方向向量移动(传送门21:00)

示范3:对一条曲线获取中点、等分等操作(传送门26:00)

示范4:一个圆的位置和半径(传送门30:00)

示范5:给面赋予颜色(传送门36:00)

----------------------------------------------------------
小总结-参数化建模能干什么:

示范:造这个渐变栏杆(传送门44:00)

大概思路:
第一步,生成底边
1输入曲线(Curve)
2用坐标系等分曲线(Curve Frames)
3生成矩形底边(Rectangle),并分配到已经生成的每个坐标系(Rec的Plane接入生成坐标系的Frame)
4设置矩形的长和宽(Panel或Construct Domain接入Rec的X Size和Y Size)
5每个底边矩形向上挤出(Extrude,将生成的底边接入Base,并输入一个Z向的向量到Direction)
第二步,挤出底边
1从每个坐标原点生成一根直线向上与曲线相交(Line SDL,将坐标的Frames与Start相连,设置Z方向的Direction)
2生成已生成直线与目标曲线的交点(Curve丨Line)
3在交点与原点之间连线
(Line,对Curve丨Line的Point使用右键Flatten取消该处数据分组,或者对坐标系的Frames使用Graft让未分组数据分组,以让二组数据正确对应)
(此处重点,建议听完,传送门1:08:00)
(Tips第六条附加了List数据对应规则)
4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Distance,或者对Line使用Length)
5将该组数据替换成挤出指令的长度
6每个再加高0.5(右键Z向向量的Factor,Expression处添加一个x+0.5的表达式)
7改密度
8将个数指定的逻辑替换为距离指定的逻辑(原表达是一百个换成每20cm一个)(计算曲线的长度,用它除以0.2,替换原本等分指令里的Count)
-----------------------------------------------------------
Tips:
1右键电池内的Origin等选项,使用Set one point,选择建模内的点,即可将点添加入该电池
2按住Ctrl和Alt点击某电池,即可在上部工具栏里找到它
3Display里找到Draw full name 显示全名
4单击鼠标中键会出现对单个电池控制的快捷菜单

5先移动再Alt可以复制电池
6两组List的对应规则

7右键Simplify可以将组号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