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梁锦平提醒:您的孩子有这四大信号可能是矮小症!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生长发育中心梁锦平主任呼吁家长们警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给孩子补充营养帮助长高。但事实上,有一种长不高,并非营养不良,而是因为矮小症。

在我国,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矮小的发生率大约占到了3%。按此 比例计算,全国4-15岁的矮小儿童约有700万。面对那些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总是说孩子长个分为“早长,晚长”,正是这种错误观念,让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以致遗憾终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矮小症”,
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长身高。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
相似环境下,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者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百分位。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对于2岁前儿童,身高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6厘米/年,就需要及时看医生了。简单的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需到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进行规范系统检查,切勿盲目等待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矮小症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是可以通过治疗达到正常身高的。


如何避免生长误区?
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的花朵,更是父母的心头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愈发的重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错误的观念或者谣言还存在于家长的旧观念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孩子生长发育的误区。误区101
误区1: 爸妈矮,孩子肯定矮。
一个人的身高主要取决于爸妈的身高,身高是先天注定的。近20年中日两国青少年身高数据证:在族群遗传基因未发生根本变化情况下,后天因素起很重要作用。有70%的身高是由遗传决定的,还有30%会受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内分泌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身高不完全由遗传决定,孩子可突破父母身高,充分发挥后天潜力超过父母身高20%~30%很正常。
误区2: 爸妈高,孩子就不会矮。父母长得高,孩子不一定高。
首先一方面,要看遗传因素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发挥,另一方面,还是是否能长到遗传身高,要看后天潜力是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身高除了遗传外,还受到营养、睡眠、运动以及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后天因素影响了孩子长高的30%。

误区3: 孩子身高鹤立鸡群,不着急。
有些孩子在青春早期属于身高特拔尖的那种,父母觉得完全不用操心。身高增长快的孩子,家长要注高留高孩子是否存在的,房发有或者丸增大的现象,如果有,可能您的孩子已经发生“性早熟”。性早熟不仅会导致孩子早初潮,早遗精,对孩子的终身高也会大打折扣。
误区4: 多吃钙片就会长高
钙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矿物质,骨骼形成离不开钙。除了小部分佝偻病患儿由于钙供应不足或吸收障碍,经适当补充钙有助其身高增长外,临床资料表明,大部分身材矮小的儿童,体内的钙是正常的。通常骨密度正常的儿童没有必要额外补充钙剂。碳水化合物,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这六大类营养素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不可。
误区5: 男孩长胡子、女孩来月经,才是青春期
科学统计数据表明:般男孩10.5岁、女孩9.2岁开始发育,发育的标志: 女孩乳房隆起、男孩睾丸增大.若出现胡子和月经是人体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未期。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的骨路生长区(骨板)已经临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8厘米,有些孩子其至只能增长1-2厘米如果出现子或日经的孩子本息不高,尤其是女孩只要日经初潮时身高任于150CM,可能永远地长不到1米67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各位家长一样要有科学的认识,避免误区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