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道:美国对半导体的制裁已成为中国的成功故事
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几年前发起了以半导体技术禁运为主要内容的对华“科技战”,拜登政府继续加强了技术禁运措施,西方媒体一开始兴高采烈,“预测”中国半导体企业和电子企业将大批倒闭,现在“回过味儿”来了,中国似乎没有被打垮,反而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大幅度提升,自主企业正大规模占领市场。
美国彭博社发布文章《美国对半导体的制裁已成为中国的成功故事》,评论了这一事件。华为公司在今年8月份推出的Mate60Pro手机,搭载了完全国产化的7纳米芯片,在美国政界引发震动,这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科技战”已经初步遭到了失败。
美国政府的对华半导体技术禁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8年起到2022年10月之前,美国政府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采取了一些技术禁运措施,但是比较零散。
第二阶段是在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更严格的对华半导体技术禁运措施,并且把日本和荷兰等国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也纳入管控中,目标是防止中国生产14纳米以下的芯片,这些措施被西方一些媒体称为“对华技术宣战”。第三阶段是在2023年10月起,美国伙同日本进一步收紧了对华半导体技术禁运,细化了一年前的禁运措施,外加禁止对华销售高端AI芯片。
这些措施确实对一些中国半导体和电子、AI技术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没见哪家公司倒闭,反而让中国加强了国产替代,从设备到芯片和软件,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飞速地成长。
彭博社的文章认为是中芯国际为华为生产了“麒麟9000S”芯片,这个消息是不准确的,但是中芯国际并没有被美国的制裁打垮,反而蓬勃成长,这是事实。在8月底华为Mate60Pro手机上市以来,中芯国际的股票上涨了22%,成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的第三大业绩最好公司。
最让美国政客震惊的是,他们企图把中国芯片制造业的水平限制在14纳米以上,而“麒麟9000S”芯片7纳米的水平直接打脸。这还不是全部,台积电浸没式DUV光刻技术的发明人林本坚曾经确认,中芯国际使用现有的浸没式DUV光刻机,完全可以生产5纳米的芯片,这也是浸没式DUV光刻机的极限。
有了7纳米和5纳米芯片的制造技术,应该说除了高端手机和电脑使用的CPU我们还稍稍落后外,用于企业业务的设备和芯片已经完全够用、并且好用了。
至于AI芯片,好消息更多。美国政府在今年10月17日公布的禁运措施,使得美国英伟达公司的高性能AI芯片A100/H100系列,以及专门为绕开限制为中国研制的A800/H800系列AI芯片,甚至高端游戏显卡使用的RTX4090芯片,全部对中国大陆禁运。
按照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的话说,这些措施除了把中国大陆市场让给中国本土企业以外,根本不可能阻止中国AI技术的进步。事实也是如此,华为公司在今年9月公布了新的Atlas 900 AI集群,采用了国产昇腾910B AI芯片,单论芯片性能比英伟达的A100/H100芯片弱一些,但是大量芯片组成的集群服务器,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国内的大型AI企业如百度、阿里、科大讯飞、腾讯、字节跳动等,都在大批采购国产AI芯片。而华为将在明年推出的下一代昇腾920 AI芯片,其性能甚至有可能达到英伟达下一代B100芯片的级别。
所以说,彭博社的哀嚎是对的,“美国对半导体的制裁已成为中国的成功故事。”你们制裁的越多,我们的国产化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