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愁

2023-07-23 17:16 作者:bili_80178056227  | 我要投稿

                住在山腰上的人     我的老家,住在村子最北部边界上的半山腰,若想到我家,需穿行过村庄的大半,再沿着小溪跨过一座年代不知有多么遥远的小桥。这小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矗立在这里的 ,自我记事起,这座长不过五六米、高约两三米的桥就一直在这儿了。穿过小桥,便是五米处向出行进的长坡,大概有三四十度的样子。这长坡一直延伸到我家,一座年代大概像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二层平房。小楼前后贯穿,大概有个二三十米的样子,一层总共有三四间房,大小不一,上下两层用途不同,上层是存放谷物与粮食的地方,下层是一家老少赖以生活的厨房、卧室等地。下层卧室采用了北方最为常见的土炕。在我们北方,这种形式是充分保证一家老小能够安稳度过寒冷冬天的必需,每当冬日来临,家家户户讲炕头烧的暖暖的然后美美入睡,这在以前可是人人向往的好光景。      我的老家不大,但它装满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每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各种各样的花呀 草呀竞相盛开,满山遍野都是。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春天小时候第一次和爷爷去深山中的果园里摘杏子吃的场景。我们从山谷最西边出发 ,沿着小溪一路往东行。十几岁的男孩子,天性是喜欢冒险的,最喜欢到处乱跑,一会儿去小溪里面洗洗脸, 一会儿到山腰上抓蝴蝶。爷爷只是笑,眼里带着温和又慈祥的目光。到了果园,我们采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果子,我在辨认果实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爷爷却像一个老先生一样,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每一种果子的种植、丰收的季节,我那时候觉得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夏天的微风吹过我的脸庞 像是在亲吻着我。深山里的夏天与城市是完全不同的。它远远没有高楼大厦在阳光照射下显现出的耀人的光泽 ,没有能够煎熟鸡蛋的热浪涌动的柏油马路 ,有的是精密幽深的树木,清远悠长的蝉鸣 ,有的是河水奔涌向前的欢腾 ,有的是青山笼罩的静谧。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鸟是森林的使者,是自然的传声筒。如果你亲身体会过,你就会明白这句话所说的是多么有趣且真切。      深山的秋天是短暂的,短暂的好像不打招呼就从你身边走过的路人。因为学业的缘故 我不曾看到过深山的秋景,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其实四季之中我是最喜欢秋天的,秋天没有夏日的炎热使人心烦意燥,也没有冬天的冰天雪地与万里寒霜。在我看来,秋天本身是最美好的。丰收的季节 ,人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就是人间最美的图景。      秋天的尾巴还没过去,冬天就来了。一开始并不下雪,只是刮风,就像毛宁歌里唱的那样,东北风呼呼的吹来,然后便是万物调零,孕育来年春天新的生机。大雪笼罩了整个山峰,年幼的我竟还曾想过山上是否有传说中的另一群人类。河水在北风的肆虐下结成厚厚的冰层,走在上面十分结实,但也经常让人摔个鼻青脸肿。所以每次出门,奶奶总是会千叮咛万嘱咐,再给我们兄妹三人套上手套围巾。我们三个人性格截然不同,但都喜欢在冰雪里玩,也许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着有这么一片游乐场吧。       四季之景不同,乐趣也不相同。       村子里的住户不多, 但大多朴实和善,爷爷总喜欢带着我们走街串户,一路上给我们讲他曾经到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和事。爷爷的爸爸是抗日战争中这个村的民兵 ,当年八路军在这里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爷爷的爸爸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根据奶奶的回忆,爷爷从小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挑水生火、房前房后,到处都有他矜矜业业的身影。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得不从小就承担起家里的大小事务,勤勤恳恳地劳作耕种,然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奶奶是一个贤惠可靠、善良体贴的人,我不清楚爷爷和奶奶究竟是怎么认识的,但我知道奶奶很爱爷爷,当爷爷不在家或者在外干活的时候,奶奶总是站在屋子前的大石上默默地等着爷爷归来 ,就那样静静地望着。      中国人骨子里的血缘与家族传统铸就了一个个不同的家庭实体 ,也同样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自然给予人类肉体,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留下的生命,往往装满了过去生命的文化气息与价值理念。它们或好或坏,都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行进不可或缺的部分。     时代在不断变化,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不胜感叹韶华易逝。老屋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深山上也竖立起一根根巨大的风力发电风扇,爷爷奶奶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我时常在想,这些住在半山腰的人未来会到哪里去呢?时代的列车承载着深山的蝉鸣一去不回 ,留下的只是一阵阵回响。我也曾经问过爷爷他为什么不愿下山,他什么都没说 只是望着远处的小溪与山上新破土而出的小苗。我知道,他放不下这片山、放不下这片水 、放不下这生他、养他的家乡,他能做的 ,只能是守着这一片片山,守着这祖祖辈辈赖以生活的地方。      住在山腰上的人,一起一落皆是人生百态。生活是不易的,每天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地耕种,只为自己身为一个家长的责任,他从没有活成过他自己。 人究竟该怎么活?有的人,为自己而活。有的人,为家庭而活。有的人,为了让他人能够更好地活而活。我想,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不同的生活情境、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价值信仰造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尽我们的全力去承担本应属于我们的责任,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的事业,终究会汇入时代的大潮之中,发出独特的声响,尽管无人问津,我终究是我。

乡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