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支教三里,放飞童心

2023-08-10 22:30 作者:我特么走了  | 我要投稿

中国大学生网恩施7月12日电(通讯员 朱思敏)7月9日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梓玮”爱心支教团队开启了前往恩施高坪的路途。在高铁上我们不断感叹着恩施高山的美丽风景,那重峦叠嶂的绵绵山脉无不令人赞叹。到了高坪之后我们参观了高坪镇,在这里我们被当地人激情的体育精神所感叹,被当地人的热情所款待,而紧接着我们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我们真正的目的地--三里乡,在这里我们开始了我们真正的支教生活。

刚刚来时感到很意外,与我想象的支教生活并不相同,我们的生活很好:有空调、有大床铺和美味可口的饭菜,更有可可爱爱的小孩子们。而这一切正是当地人为我们提供的最好服务,我们为了回馈他们一定会尽己所能去教育小朋友们,用知识改变命运不只是一句空话,对于这些处在大山里面的小朋友来说,知识就是他们走出大山的钥匙;知识就是他们新的生活的铺路石。

经历了三天的支教工作,我的感受就是“累”,我们辅导学生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到下午五点,中间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而且,辅导他们的课程与作业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心态。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讲了几遍的题目,学生依旧不会;讲了几遍的知识点,学生依旧记不住的情况,此时我们会不断不断的暗示自己,换一种方法换一种方式,我们理解了没有用,我们要想出更加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听懂理解,而当他们理解明白了学会了的时候,我的内心又会感到开心和快乐,也许这就是作为教师的乐趣吧。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心中的骄傲感油然而生。当小朋友们喊我“小朱老师”的时候,我总会暗自窃喜,我没有想到曾经不喜欢的职业现在居然成为了我的一种骄傲,也可能就是自我成长吧,肩膀上面挑着担子的日子,也是辛苦并快乐的。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着。我深刻的明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道理,在支教上课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还是不会,我便会不断思考我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来我才发现,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孩子们学习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而我们便是在学校每一个小孩的特点开展我们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有些孩子有的知识点就是理解不了,我便会举出很多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现象让他理解;有些孩子题目不会写,我会给他将题目的知识点列举整合,分步骤的拆解题目,循序渐进的将题目解决;遇到不同的性格的孩子就要用不同的态度与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吧,支教不仅仅带给孩子们知识与成长,更教会了我处理事情的能力与素养。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责任的重量。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客观事实里,这些孩子们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在这个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知识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必须紧紧的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才可以让他们走出大山。而我们作为支教老师,身上所肩负的不单单是你的教学任务,更是孩子们的未来与前途,也许你仅仅知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是却成为孩子们的心目当中的启明灯,照亮着他们未来的道路与方向,带着他们走出了大山,去拥抱着自己的美好未来。

我相信,即使我的贡献很小,但我依旧还是尽我所能去传授更多的知识给这些小朋友们,让他们握紧自己命运的钥匙。



 

 

图为支教成员为孩子讲解物理题 中国大学生网 通讯员 朱思敏 摄



 

 

图为支教成员为孩子们上英语课 中国大学生网 通讯员 朱思敏 摄


支教三里,放飞童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