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建业】《望岳》杜甫人型照相机,泰山景色的广角与特写尽收眼底

2022-01-01 22:36 作者:兰亭野竹  | 我要投稿

唐诗和宋诗有哪些区别?

宋朝严羽的观点:诗本来就是来抒发性情的

唐朝的诗表现了自己的胸襟、气度、情感。

而宋朝对诗的理解很奇怪,一般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他不以诗来抒情,却往往用诗来说理。

学习宋代的诗歌应该与宋朝的宋明理学的盛兴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个民族的民族氛围和当时人们思维的方式(人们对事物感受的方式)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唐音宋调。

从山水诗来说,从唐朝诗人的角度和宋朝诗人的角度去如何看待山水,如何用山水诗来表达?


02:32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背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的736年),24岁的杜甫虽然没有考上进士(公元735年没考上)但是心高气傲没有当回事,打算去齐鲁大地拜访下父亲。齐鲁大地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实际上就是今日的山东)以泰山为界,山北为齐,山南为鲁。


03:25


他这次玩的很开心,有诗为证:“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过了一段无拘无束,放荡放纵的生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04:02


由于历代帝王总是在这里封禅,而且祭天祭地的那些大点也是在这里举行的,所以把他尊为五岳之尊。



此时的杜甫年轻气盛,轻狂如野,杜甫的这一点与李白颇为相似。李杜并称是有一定道理的。关于真正的泰山的诗,可以说是真正的汗牛充栋。不仅仅是要有才气,还要有勇气,这个时候的杜甫可以说是二者兼备。《望岳》这首诗,既力压前贤,又气盖万世。

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àn niú chōng dòng,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

“岱宗夫如何?”其中的“夫”字朗读时需要有停顿感。岱宗到底像什么样子呢?对泰山有一个极度的向往。

齐鲁青未了。整个齐鲁的大地,全部望不到边儿,又都在泰山的山脚山麓,描写泰山之大齐鲁大地都被笼罩着。用到的说法:举重若轻。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06:47


前两句写泰山之雄伟巨大,辽阔逶迤,一直延绵到整个齐鲁大地。

“造化钟神秀”上天已经把所有的美,所有的雄伟全部集中在泰山岱宗了。即壮观又秀美。这首诗中的“钟”字有集中的意思。

“阴阳割昏晓”前两句写泰山之大,这两句写泰山之美之高。山南为阳,山北为阴。东南边对着太阳那一边,太阳升起来时,天已经亮了。而西北背对着太阳,还是天黑的。“阴阳割昏晓”的意思是:泰山太高了,就是太阳这边已经天亮了,而背对着太阳那边还是天黑的。因为泰山太高太大,才把同一片大地分割为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08:27


因为泰山太高了,包围的云层也很厚,一层层的云彩不断涌起,使他感到特别震撼。心胸感到荡涤,从内心感到净化和震撼。决眦:就是把眼睛盯在那看。“入归鸟”看到大量的鸟群慢慢的回到泰山来。由此来看,详细描写的非常的美丽,同样表达作者观察的仔细。本诗中既有大笔的勾勒,又有特写的镜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9:38


最后这两句直抒胸臆,虽然一直看,但是还觉得不过瘾。凌:超过,登到泰山的顶上去。“会”:唐朝的口语,就是“一定要”“会当”:必须,一定要。比如说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有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背诵这首诗,能够“养气”我总有一天会踏上泰山的顶部,能够看到所有的山都臣服在自己的脚下。

杜甫晚年《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年轻的时候到处游玩,当时的进士都认为我是班固和杨雄一个档次的人物。“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七岁就能写的一手好诗,一写就写凤凰。比如说罗宾王七岁的时候也写了诗,叫做《咏鹅》。“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杜甫九岁已经成了书法家,字和诗都写得很上乘。“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已经远超同龄人,结交的都已经是一流的名人。“酣饮视八极”喝完酒浑视天地,俗物茫茫。

《望岳》这首诗写的是他的胸襟、气魄,写出自己的壮志抒发自己的性情。

下次预告


王安石《登飞来峰》

【戴建业】《望岳》杜甫人型照相机,泰山景色的广角与特写尽收眼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