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ALO军械频道】UNSC核武器 —— 终极杀伤手段

2022-07-03 19:20 作者:XMR02  | 我要投稿

nuclear weapon是指采用核裂变或核聚变为能源的武器,核武的战斗力通常是以产生类似效果爆炸的TNT吨数作为衡量。

核爆炸

这篇内容写了一万一千多字,麻烦各位看官投个硬币吧,专栏也可以投币,长按点赞就可以

概述

核武在UNSC和特定民用领域的运用非常常见,它能在太空战中给予UNSC巨大的战斗力。在整个大反叛和人类星盟战争中,UNSC的核武依赖通过爆炸的直接辐射和热能冲击来进行打击,但这很快被证明对星盟船舰的护盾无效。因此,UNSC研发了一种使用核泵X射线激光器和榴弹炮式聚能装药的新型弹头,被俗称为“长矛”,能够将核爆聚焦为定向等离子流。而常规核武器仍在行星作战中作为终极打击手段。此外,一些行星用核武器也拥有聚能装药特性,例如Mark 2550浩劫核雷,能够将爆炸能量聚于地下。

通常情况下,UNSC的军用级核弹头会将外壳加固,既可以容纳辐射,也可以提高热核能量,从而让爆炸时间延长。硬化层可以保护核武器的内部,防止它们因意外引爆,据称,在芬里斯核弹旁发生的爆炸甚至不会伤及它的外壳。核武也分为不同等级,就比如浩劫核弹有挖掘型这个级别。虽然可能没有军用核武那么强大,但它的能量足以从内部解体衣钵临世号及重组机。

除军用途径,商业领域也可以合法获得并使用核武,通常用于小行星采矿。2511年,就曾有叛乱分子在马莫雷星使用商业级别核武发起自杀式袭击,造成两百万人死亡,八百万人受伤。

由于核武需要产生裂变反应,一些裂变材料如钚,在退出跃迁空间时会受切伦科夫辐射的影响,从而破坏自身所处物体的隐身效果。因此,若需要保持完全隐身,巡游舰在返回常规空间时为了不被发现,必须抛弃自身携带的核武。

此外,即使使用隐身涂层或铅衬,从跃迁空间发射的核武器仍然很容易被敌方发现。

星盟船舰使用的能量护盾可以抑制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即使是在护盾的内部爆炸也是如此。在致远星之战中,斯巴达们正是利用这个特性,使用核武摧毁了一艘星盟巡洋舰,而没有损坏附近轨道平台发电机的风险。

若身处缺乏核武的情况,UNSC会使用其他替代品。例如,致远星之战中的贵族小队,临时采用跃迁引擎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摧毁了CSO母舰漫漫长夜号。

服役历史

在22世纪的星际战争中,人类使用了首批的太空核武器。然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它们并没有被视为可行的太空作战武器;而在2494年大反叛爆发时,人们普遍认为在太空进行核裂变打击是无效的,因为真空会大大降低爆炸的效果和由此产生的电磁脉冲。因此,当后来叛乱分子在木卫四事件后的一场太空战中使用核武器时,UNSC感到十分意外。他们事先将核武藏在了一颗小行星内,引爆后,核武将小行星炸裂为融化的碎片,进而摧毁了UNSC的一艘飞船,并重创了另外两艘。在基拉哈尼的历史中,他们曾在全球内战时互相种植大量蘑菇,战争的惨烈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文明直接倒退了几百年。

长剑机所配备的核武

在人类星盟战争中,针对星盟的作战很快证明核武对星盟船舰的护盾无效,迫使UNSC研发更为有效的核武。而在战争中不断部署核武,导致UNSC的核武储备日渐枯竭,迫使UNSC有时会采用过时的核武或非正规的解决办法。

星盟一般不会使用核武,并将其视为异端武器。基拉哈尼是个例外,他们对缴获的UNSC武器及任何物资照单全收。在战后,星盟的残余派系迫于现实,对人类武器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态度,不断有核武落入星盟残党的手中。



UNSC核武名录

芬里斯核弹头

一小片的世界末日

—威尔-034对它的描述

FENRIS nuclear warhead是UNSC的一种中型裂变杀伤性装置。

尊容

概述

它具有超硬的外壳保护,能够更长时间地抑制爆炸并提高热核量。硬化的外壳也使其对轻武器和爆炸破坏具有抵抗性,事实上,若手中没有引爆码,它们几乎不会有任何威胁。同时,它们也只是被作为一种低当量核武。

它可以通过遥控或手动按压雷管来进行引爆。

服役历史

2531年,叛乱分子在维多利亚星的新希望营地持有三枚芬里斯核弹。UNSC发动了行动,派遣斯巴达蓝队去夺回这些武器。

2552年,它们本计划退役。但随着人类星盟战争的局势恶化,以及UNSC核武储备的减少,它们得以继续服役。

在地球之战中,蓝队于百年轨道电梯处从星盟处夺得了12枚核武。在电梯顶部,星盟试图将其中6枚缴获到星盟驱逐舰上,而另一艘驱逐舰血灵号则被蓝队夺得。在内部爆炸和等离子鱼雷的夹攻下,他们摧毁了那艘驱逐舰。

在奥星之战接近尾声时,库尔特-051手动引爆了2枚核弹,以阻止星盟部队进入奥星内部的戴森球空间。

琐事

  • 在北欧神话中,芬里斯是一只巨狼

武器信息

装药类型:裂变材料

机制:被硬化外壳放大爆炸的热核炸药

杀伤范围:极大面积

参与:人类星盟战争

出场名单

  • 光环:奥星的幽灵(首次出场)

  • 光环:瑞曲之陨

    • 星盟



复仇女神战术核武器

Fury tactical nuclear weapon是由米斯利亚军械库生产的UNSC中型聚变杀伤性装置,当量略低于百万吨。

尊容

背景

它是UNSC的一种战场用核武器,被描述为是UNSC军械库中最接近核手雷的等效物。它的体积和形状类似过度膨胀的足球。据称其当量低于一百万吨,且核爆不会留下多少辐射。在有大气的行星上,它的核爆会留下一个40米深,400米宽的弹坑。爆炸释放的热能杀伤能将两公里内的东西焚烧殆尽,而火焰足以蔓延到八公里以内。不管是袭击星盟基地还是星盟巡洋舰,它都是相当有效的武器,只不过船舰需要核武从内部摧毁。

服役历史

2526年的瑟巴之战中,UNSC繁星之夜号在引擎室内安置了一枚核弹,作为自己的自毁装置。它由琳达-058激活,爆炸摧毁了自己连带试图俘虏它的星盟船舰。

后来,在对星盟殖民地泽斯特的行动中,斯巴达们和ODST黑匕营装备了一套核武配备。在抵达星盟太空电梯后,小熊中尉在约翰-117的命令下,将蓝队的核弹安置在电梯处,并设置了40分钟的倒计时。而蓝队和第三排的人设法及时到达了电梯终站的运输管,当核弹爆炸时,冲击波沿着电梯井向上席卷了数万公里,但在抵达顶端圆环时冲击波已经大大削弱。绿队也在自己搭乘的电梯处引爆了核弹,爆炸摧毁了行星上十座启迪之城中的两座。

在涅瑟普之战中,UNSC守夜人号坠毁后,阿玛利亚·佩特洛夫少校激活了作为船舰自毁装置的核弹。而另一枚弹头后来被用于摧毁ONI打捞船菲利斯·惠特利号。

在费米罗之战中,贵族小队使用它摧毁了星盟CCS巡洋舰神圣净化号。这次袭击由贵族六号托姆-A293实施,他设法渗透到了船舰内部的部署湾,并在那里部署了核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摧毁了敌舰及其部队。

《传递希望》,落在地上的核弹
托姆牺牲自己摧毁了星盟巡洋舰

在致远星之战中,弗雷克-104、凯丽-087和约书亚-029作为红队成员,驾驶俘虏来的妖姬机,通过向其重力升降机投掷核弹,摧毁了一艘星盟巡洋舰。利用船舰自身的能量护盾,来挡住核爆释放的大部分电磁脉冲,以防止干扰附近的轨道平台发电机。采取这个策略的另一个原因是,能量护盾会把爆炸的能量兜住,三位斯巴达战士不会受到伤害。凯丽评价说,这会让这艘船成为史上最大的破片手榴弹。

后来,约书亚使用它摧毁了另一艘星盟巡洋舰,挡住了入侵所在地区的先头部队,杀死了大约一万名敌人,但他本人也在此次行动中牺牲。

琐事

  • 它的首个视觉形象在光环:致远星的《传递希望》宣传片中出现,由Bungie的资深概念艺术家艾萨克·汉纳福德设计。概念艺术展示了附在核弹底部的底座,而宣传片中没有这个底座,是为了使它在行动中更容易携带

光环:致远星概念艺术
  • 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Fury也被称为厄里倪厄斯(Erinyes),是一种长有翅膀的复仇之神

武器信息

制造商:米斯利亚军械库

类型:中型聚变杀伤性装置

长度:30.5 厘米 (12英寸)

装药类型:裂变材料

当量:约一百万吨

杀伤范围:1.3千米爆炸半径

参与:人类星盟战争

画廊

核武的触摸屏界面

激活状态的触摸屏界面

出场名单

  • 光环:初次反击(首次出场)

  • 铭记瑞曲

    • 传递希望

  • 光环:致远星(仅提及)

  • 光环:静默风暴

  • 光环:湮灭(仅提及)



浩劫战术核武器

HAVOK tactical nuclear weapon由米斯利亚军械库生产,被UNSC归类为中型聚变杀伤性装置。

尊容

型号

它拥有多种变体,适用于不同的战术情况,包括地面部署或作为导弹发射。虽然这些变体之间的设计、尺寸和当量都不一样,但都用于相同的目的——大规模核打击。

浩劫战术核雷

HAVOK tactical nuclear mine是UNSC最强大的陆基核武器之一,当量为3000万吨。它看起来像个小的黑色半球体,外部没有任何指标。仅在表面设有一个薄槽,用于插入引爆钥匙。核武的底部有吸附条,用于吸附在各种物体的表面。它只能通过远程信号引爆,若将它至于厚的混凝土层或钢材等其他可能造成干扰的物体下方,则必须设置信号接收器。

它被UNSC用于摧毁敌军占领区或防止某地落入敌手,但在某些情况下,UNSC会使用它摧毁部署步兵和物资的星盟战舰。虽然像它这样的核武被经常使用,但情况也并非总是如此,它只有在所有平民或军事人员撤离或目标地区受到威胁时才会使用。

V型

Variant V HAVOK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真空中的热核当量,它是一种搭载在导弹上的弹头,可以从地面或舰上发射。

2521型 / Mark 2521 MFDD

Mark 2521 Medium Fusion Destructive Device是一种挖掘型号,可以使用鹈鹕机携带,也可以安置在地面上。

2550型 / Mark 2550 MFDD

Havok Bunker Buster 2550 Medium Fusion Destructive Device也是一种挖掘型号,通过空投部署。作为一种中等当量的核武,它的辐射较小。它配备有可调计时器,在空投时通过三个旋转翼稳定降落。作为一种掩体爆破武器,它的设计目的是将爆炸的大部分能量往地下引导,以最大限度地杀伤地下目标。

2556型 / Mark 2556 MFDD

Mark 2556 Medium Fusion Destructive Device也是一种挖掘型号,用于可能需要核爆的挖掘目的。据称,只需一枚弹头就可以让亿万懦夫研究站灰飞烟灭。虽然它是挖掘型核武,但可以像导弹一样搭载在F-41阔剑机上,用于反舰用途。即使是先行者的衣钵临世号,只需一枚弹头在内部引爆,也足以将其解体。

挖掘型浩劫核弹头

战术用途

2526年的静默风暴行动就动用了它,其中有三枚被用于袭击无情服从舰队的后勤补给船队。后来,在袭击泽斯特轨道的极度丰裕之环空间站时,它与八硝基立方烷炸弹一起使用。约翰-117和凯丽-087将核弹扔进了星盟超级母舰信念之锤号的重力升降机,最终将它摧毁。俩人驾驶妖姬机逃避爆炸,但飞行器还是被爆炸释放的电磁脉冲干扰瘫痪,所幸俩人最终逃过一劫。

2531年,UNSC火灵号在接近UNSC预言号时,使用它和磁力加速炮的组合打击对抗星盟。

2535年2月12日,在杰里科七号星之战中,UNSC海军特种作战部部署了三支二期斯巴达小队,以打击入侵殖民地的星盟。在战斗中的某一时刻,红队成功地在星盟集结点附近部署了一枚核弹,巡洋舰正在此部署地面部队,而蓝队则负责消灭星盟的守卫,以便他们能够溜进目的地。他们的计划是在巡洋舰放下护盾并降落地面放下部队时引爆核弹。红队成功地安置了核弹,但尚不清楚成功摧毁了敌舰,因为斯巴达战士们不久后被下令撤离,行星也最终落入敌手。

2545年5月,UNSC陆军第53装甲师在亚克兴之战中引爆了两枚核弹,摧毁了三个星盟集结点。爆炸摧毁了星盟的大部分地面部队,但陆军也损失了不少于12000名人员。战斗最终以星盟的胜利而结束,亚克兴被玻璃化。

2552年7月17日,在西格玛·奥克塔努斯四号星之战中,蓝队于蔚蓝海岸城的战斗中引爆了一枚核雷,摧毁了城市和其中的所有敌人。

2552年10-11月,它也在地球之战中被使用。蓝队被部署到南极的埃雷伯斯山,使用它消灭了星盟的挖掘部队。

2553年7月,为了摧毁位于高星蒙特罗洞穴系统中的先行者装置,蓝队向洞穴的开口投下了一枚核弹,引爆并摧毁了该装置,爆炸还连带摧毁了12架MV-29炮艇机。核爆将回声之井变成了一公里深的熔岩竖井。但阿洛·卡西尔总统并没有意识到核爆的目的是摧毁先行者装置,而认为斯巴达只是想通过核爆掩护自己撤离。卡西尔并没有承认核爆发生的真相,而是选择掩盖事实,声称这次核爆是由一架被击落的巡游舰的反应堆爆炸引起的,因为他知道,如果高星的公民知道UNSC在自己的星球上引爆了核武器,他们会推动对UNSC的战争,而卡西尔并不希望这样。

在2553年12月,维塔·洛皮斯领导的雪貂队使用了十枚解除武装的核弹执行惩戒行动。他们向罗斯·涅托声称自己是海盗,这些核弹是从UNSC陶兰蒂号偷来的,并从蓝队的手中逃脱。事实上,其中四枚核弹中装有M7S冲锋枪,而另一枚实际上是一个伪装的信号发射器,目的是向UNSC沉默之乔号传送自己的位置信号。在众人被带上盗窃信仰号上后,雪貂队从核弹中取出了自己的武器。在发现统一自由阵线的基地后,他们决定让蓝队通过更换缺失的部件来重新激活这九枚核弹,并用它们摧毁基地。琳达-058设法重新激活了六枚核弹,但由于基地内关押有人类和桑赫利囚犯,维塔不希望核弹引爆。但由于敌方部队在周围集结,他们没有时间再去拯救人质。最终,蓝队和雪貂队撤离,而沉默之乔号使用核导弹击毁了六艘试图追击的船舰,核爆炸毁了基地,杀死了里面的所有人,也包括囚犯在内,这让维塔深感悲痛。据估计,百分之90的敌军被歼灭,他们在该地区的行动也受核爆限制。

2556年,UNSC发现当年秋风之敦号的爆炸在光环碎片上催生产了一种新的独有元素,而它对人类极其致命,且曾被用于塞德兰市的恐怖袭击。为了防止这样的袭击再次发生,詹姆逊·洛克建议海军少将古德温批准使用核武摧毁这种光环碎片。在塞德兰殖民卫队的陪同下,洛克的团队前往光环碎片。最后,为了逃离碎片,核弹的应急燃料电池被用来暂时为兀鹰号提供动力,但失去电池的核弹需要手动引爆。当洛克和二等兵塔莉莎·梅瑟搭乘走私船从碎片中撤离时,兰德尔·艾肯上校引爆了核弹,摧毁了元素矿,以防止它日后被再次使用。

兰道尔手动引爆了核弹炸毁元素矿

亿万懦夫研究站储备了7枚用于挖掘的核弹,在宣教士对研究站的袭击中,士官长希望动用这些核弹头摧毁重组机以防止宣教士得到它。在研究站被重组机袭击后,士官长拿取了其中一枚弹头,并使用阔剑机进行携带,然后驾驶战机追击衣钵临世号。在随后宣教士对地球的袭击中,士官长带着核弹头登上了衣钵临世号,并在内部引爆了它,摧毁了衣钵临世号和重组机。

装载在导弹里的核弹头,可以挂载在阔剑机底部
士官长把核弹头从导弹载体里拿出来


士官长将核弹头吸附在护甲后

在第二次安魂星之战中,穆达玛派系从无尽号上窃取了至少7枚核弹头,后来深红火力组发现了这些失去弹头的导弹。在星盟入侵无尽号期间,他们在舰上的服务器室安置了一枚弹头,并在引擎室安置了剩下六枚。星盟给这些核武配备了主动伪装,使得它们无法被舰上的传感器探测到。在其中一枚弹头的威胁解除后,罗兰意识到它们配备了隐身技术,并以此锁定了这种伪装的能量特征,从而探测到了其他的弹头。最后,深红在罗兰的指引下拆掉了所有炸弹,成功保护了服务器室和引擎室,确保了这些弹头不会再次被星盟收回。

2558年5月,在哨停行动中,一架长剑机向位于VEN三号星的海盗基地投放了两枚核弹。核爆摧毁了海盗女王、她的基地和她的部队。

长剑机投放的核弹炸毁了火山内的海盗基地

2558年9月,新殖民地联盟把自己的一个改造过的旧核弹给卡罗星人,用来为他们的应急掩体供电。在卡罗星冲突期间,核武的核心被作为临时EMP武器的动力源,以破坏基拉哈尼酋长赫卡柏对顶点装置的控制。总督埃利斯·加斯为自己夺取了顶点后,将沙奎伊人送回了自己的巢穴,随后引爆了核弹,摧毁了巢穴、巢穴内的数十万沙奎伊以及附近苏拉坎市的一部分。后来,UNSC护卫舰的扫描证实,核爆似乎已经歼灭了所有的沙奎伊人,不过还得密切关注附近的沙漠,以防漏网之鱼。

琐事

  • 在不同的作品中,它的效果也很大不同。它首次出现在《致远星的沦陷》,据称它的当量是3000万吨,而文中则说它的爆炸会造成局部杀伤。在漫画《瑞曲之陨》中,浩劫核弹在西格玛之战中的描述为:它的爆炸产生了一个大陆级的火球,直冲太空,且似乎可以使地壳碎裂,其造成的影响远比小说中强大的多。而在漫画《恶化》的第十二章,两枚核弹被空投至火山中的海盗巢穴,对基地造成了严重伤害,但却没有对附近的斯巴达战士造成什么影响。在真人片《夜幕》中,洛克暗示它的爆炸半径为100公里,核弹的触摸屏上也显示,爆炸会在7公里内造成严重破坏,并在44公里内造成轻微损伤,而这与麻省理工学院核冲击波效应计算机所计算的3000万吨爆炸效果一致。而后来的爆炸中,它产生的火球完全覆盖了318公里宽的光环碎片。虽然这种夸张的差距可能是一种错误或表演手法,但与现代核武器一样,不同型号可能也具有不同的当量。此外,在一般情况下,变体也会有不同的杀伤效果

  • 光环4中,它用于摧毁衣钵临世号的当量并没有给出数据,但科塔娜曾表示,只需一枚弹头,就足以让亿万懦夫研究站灰飞烟灭,而这也只是一种挖掘型变体,表示其当量可能低于军用核武。但它仍然也有足够的威力在内部摧毁衣钵临世号和重组机

  • 在动漫《瑞曲之陨》中,一架鹈鹕机在鲸鱼座之战中装备了它,其中一枚用于摧毁星盟船舰。这与小说小说《致远星的沦陷》相矛盾,文中鹈鹕号只装备了用于反舰的标准导弹。这个变化可能是为了动漫情节而修改,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能展示鹈鹕号携带核武的情节

鹈鹕机携带的核弹头
  • 《夜幕》出现的核弹比其他作品的要大得多,大多数核武都被描述为可随身携带或吸附在护甲上。而剧中的兰道尔必须把它扛在肩上

武器信息

制造商:米斯利亚军械库

类型:“清洁型”热核武器

长度:13.8 英寸 (35 厘米)

宽度:7.1 英寸 (18 厘米)

高度:7.5 英寸 (19 厘米)

装药类型:Mvalth-DTPF 80-S

装药质量:31.4 磅 (14.2 千克)

当量:3000万吨 (实际当量根据型号而定)

参与

  • 人类星盟战争

  • 战后冲突

画廊

光环4概念艺术,浩劫核导弹和弹头

装载在导弹里的核弹头
装载核弹头的导弹


浩劫核导弹及其用于挂载在阔剑机上的支架

出场名单

  • 光环:致远星的沦陷(首次出场)

  • 光环:奥星的幽灵

  • 光环战争:创世纪

  • 光环4

    • 斯巴达行动

  • 光环:恶化

  • 光环:夜幕

  • 光环:曙光

  • 光环:瑞曲之陨 - 动画系列

  • 光环5:守护者

    • 限量版档案(仅提及)

  • 光环:地面指挥部(仅提及)

  • 光环:使节

  • 光环:惩戒

  • 光环:静默风暴

  • 光环:致远星的暗影


M441大黄蜂遥控爆炸系统

M441 Hornet Remote Explosive System也俗称为HORNET mine / 大黄蜂爆雷,是UNSC的一种太空漂雷。

尊容

概述

设计细节

它是一种大型的四面体状核爆炸物。它们被描述为具有隐身性能,使用钚芯,当量为3000万吨,且经过真空强化。它的尺寸即使是与导弹的弹头相比,也还要更小。但它的直径可以确定为一米或以上。

用途

它主要由撒哈拉级重型巡游舰部署,该型船舰可以携带数十枚爆雷,并在行星周围的轨道部署。但巡游舰在携带它的情况下,离开跃迁空间时会受切伦科夫辐射影响,这意味着,巡游舰若想在跃出的时候保持自身的隐身性,可能需要抛弃这些放射性武器。因此,其他一些巡游舰例如寒冬级则改用了无核漂雷。

服役历史

生物危害隔离

2541年,巴鲁吉星因爆发流行感染病而被封锁,UNSC在行星的轨道周围投放了它,以此来示意此殖民地被隔离。

对抗星盟

2552年,UNSC黄昏号随舰携带了它们,并在奥星之战中使用它们毁伤了众多敌舰,延长了帕特森上将领导的奥米克龙战斗群的生存时间。黄昏号的助力使得战斗群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随后到来的星盟增援舰队以压倒性的战斗力摧毁了战斗群,只有黄昏号顺利脱离。

造物联盟危机

2558年10月,UNSC尼瑞德号携带有它们,因受造物联盟的攻击,它的动力瘫痪并被困住了太空中。舰上的船员试图重新启动跃迁引擎,并希望将它作为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为引擎提供动力。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

出场名单

  • 光环:奥星的幽灵(首次出场)

  • 光环:跃迁空间传说

    • 不败

  • 光环:惩戒(仅提及)



新星炸弹

这是一个新星炸弹的原型,有九枚聚变弹头被包裹在氚化锂装甲外壳里。当引爆的时候,其中的裂变物质会被压缩到中子星的密度,高热原子核反应能量就会增长上百倍。我是丹佛斯·惠特科姆中将,暂时负责指挥UNSC致远星军事基地。对于那些可能在收听的星盟败类们,你们有几秒钟的时间向你们那该死的异教徒诸神祈祷,祝你们在地狱度过美好的一天.....

—惠特科姆中将在原型装置上的录音,就在崇高卓越号于狂喜星轨道被毁前

NOVA bomb是UNSC的一种核武器,被昵称为行星杀手的它是九枚核聚变弹头的高当量组合体,可释放极其巨大的爆炸。且很可能是人类星盟战争中,双方投入使用的最具破坏性的武器。

背景

它是由九枚弹头组成的集束式核武器,每枚弹头都包裹在氚化锂装甲中,当它爆炸时,不仅会像传统核武器那样产生冲击波,也会将含氚外壳压迫至一个巨大的高温高压中心。这样一来,它的爆炸威力会增大一百倍。按照惠特科姆本人的说法,其裂变材料可以浓缩到中子星密度,致使它爆炸的当量比九枚弹头要大上一百倍。而正因为它拥有前所未有的当量,而被称为行星杀手。

服役历史

它的设计目的是用于在致远星之战中在太空对抗星盟舰队,剩余的则留在致远星上,并由惠特科姆“重新使用”,他的想法是:

要么,星盟把这玩意儿打包打回家研究,我也希望最好是这样,这样炸弹可以直接让他们的家园灰飞烟灭。要么,炸弹留在这里,把致远星上的星盟杀个片甲不留。

首次被记录的新星炸弹爆炸是在星盟超级母舰崇高卓越号上,当时这艘舰搭载了一枚新星炸弹。在昂苟伊人卡瓦萨斯意外启动了装置上的录音后,身边的哈拉克们受好奇心和对科技痴迷的驱使,修复了炸弹的电路。即使卡瓦萨斯试图阻止它们,炸弹最终还是被引爆了。

爆炸发生在星盟前哨世界狂喜星和卫星玛尔赫姆之间,行星周围的大气翻滚着,螺旋状的微粒照亮了行星的整个两极,并形成了蓝绿色的幕布漂浮在星球上空。接着,高热原子核反应高压波蔓延开来,撞击着这一热层,周围的空气被烧成了橘黄色,体积在不断的被压缩。这些燃着的空气落到地面,烧焦了四分之一的行星表面。邻近的卫星玛尔赫姆崩裂着,散落成无数片岩石碎片,化作阵阵烟尘。超压能量慢慢衰减,风以三百公里的时速呼啸着掠过狂喜星的表面,湮没了城市。刮动了潮汐、侵袭着海岸。这次的爆炸被描述为在狂喜星及其卫星间的一次小恒星爆发。

同时,正义目的联合舰队的五分之三规模被毁,共计超过三百艘船舰。但有18艘驱逐舰、2艘巡游舰、1艘航母和清廉号因提前脱离舰队而逃过一劫。后来,正义目的联合舰队的残部抵达奥星支援了清廉号,这表明它们可能当时位于行星的另一面而幸免于难。

地球之战中,ONI向灰队传达了一则关于阳戟行动的高优先级信息,下令他们携带新星炸弹摧毁格莱克星,该行星属于星盟的重要军事生产中心,拥有数十亿桑赫利人口。在登陆到行星表面后,他们启动了炸弹,摧毁了行星及其表面所有的生命。但此时此刻,他们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UNSC已与桑赫利奥斯之剑签署和平协议,因此不再需要采取行动。在2558年的卡罗星冲突中,灰队害怕自己会因犯下战争罪行而成为战犯,但ONI向他们提供了个机会,其中包括神风烈士提尔'瓦达姆对他们的赦免。

在05光环之战及随后的博爱之城封锁期间,科塔娜要求UNSC最高司令部在05光环附近部署新星炸弹,以阻止洪魔的扩散并连带摧毁博爱之城。但很明显这个请求没有被批准,因为博爱之城没有被轰炸,而05光环也是由桑赫利舰队进行的玻璃化。

琐事

  • 它与小说《星河战队》中提到的武器同名,其中的描述是“能够将行星一分为二”。这很可能直接对光环的新星炸弹带来了启发。一种名为“新星炸弹”的超级武器也出现在吉恩·罗登伯里的科幻著作《星舰复国记:仙女座号》中。“新星炸弹”同时也是Bungie的命运系列游戏中一项技能的名称,它可以让玩家向敌人发射强大的炸弹

  • 在《初次反击》中,惠特科姆表示,致远星上的新星炸弹已经启动了计时器。虽然没有说明,但这枚炸弹似乎在被星盟发现后解除了武装,以防止爆炸,直到它在《奥星的幽灵》中被无意激活

出场名单

  • 光环:初次反击(仅提及)

  • 光环:奥星的幽灵(首次出场)

  • 光环:使节(仅提及)



湿婆级核导弹

Shiva-class nuclear missile是UNSC星舰和太空飞行器最常使用的热核武器,拥有多种不同的当量。它们通常被用于对舰交战,UNSC仅在战斗力不足或必要时才会动用这种武器。

尊容

背景

大多数UNSC军舰都可以携带并使用它,它会被存放在舰上的核武储存舱中,直到要用时才会取出。发射后,它的引导系统会引导自身追踪目标。核弹的航向可以在飞行中由舰上的导航官或AI修正。

UNSC联邦号用于摧毁CRS不屈不挠号的核导弹

长剑机也可以携带它,以便执行低调的插入行动。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引爆,分别是无线电传输引爆码和近炸引信,能够让它适用于更多战术用途。在与星盟的战斗中,天基武器往往比它更受青睐,因为它的爆炸会释放大量的电磁脉冲。而电磁脉冲能够有效瘫痪舰上的电子设备,在瓦砾星之战中,灰队就利用过这种特性。

星盟主力舰的护盾完全有能力在远距离下吸收核爆的能量,有些情况下还能直接硬接核弹。若核弹在星盟船舰护盾的内部爆炸,爆炸的影响会大大增加;护盾会暂时地压住爆炸,然后把能量传回护盾内部的船体。雅各布·凯斯于致远星之战中,指挥UNSC秋风之墩号证明了在星盟船舰护盾内引爆核弹的可行性。

M947湿婆核导弹

撒哈拉级重型巡游舰装备有发射它的核武运载系统。

琐事

  • 湿婆是印度教中灾难与和平之神的名字,他能够摧毁世界并重建它

出场名单

  • 光环:致远星的沦陷(首次出场)

  • 光环:科尔协议

  • 光环:进化 - 光环宇宙的基本故事

    • 科尔的传奇一生与最后一役

  • 光环:瑞曲之陨

    • 星盟

    • 入侵

  • 光环:惩戒

  • 光环:致远星的暗影(仅提及)



鲁德拉级核导弹

Rudra-class nuclear missile是UNSC使用的一种核武器。

背景

UNSC斯坦利港号就配备了大量提高当量的该型核弹。

服役历史

斯坦利港号在血腥年代中使用了它们摧毁桑赫利奥斯之剑的远视号、公理号和奉献号巡洋舰。

琐事

  • 鲁德拉是印度教的一位神明,与风或风暴及狩猎有关

出场名单

  • 光环:星期四战争(首次出场)



M4093亥伯龙核运载系统

那艘巡洋舰没有开启护盾,若他们不升起护盾,飞弹就能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科塔娜

M4093 Hyperion nuclear delivery system是UNSC的一种核武器。

尊容

背景

亥伯龙是人类战舰所配备的最大型导弹之一,是用于攻击具备战略意义目标和反舰用途的武器。这种导弹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发射井)来辅助升空,导弹本体的内部火箭系统会在升空后启动。作为一种大型核武器运载系统,亥伯龙搭载的弹头配备有1.9公吨的氘-氚纯聚变(DTPF)-9025,能够通过核聚变反应进行杀伤。每枚导弹从装填到发射都需要好几分钟的时间,意味着这种武器无法进行快速反应。


它由冥河安全承包商生产,卡戎级护卫舰UNSC航向黎明号和坚定级护卫舰都配备有至少三枚。

服役历史

截止到2526年,它已经投入使用。当年,班杜萨起义组织的克里斯蒂娜·赖斯和詹姆斯·麦肯试图窃取这些核弹以谋划恐怖袭击。但在他们将计划付诸行动之前,他们于火星的新和谐星被ONI特工逮捕。

2557年,航向黎明号在安魂星的轨道附近遭到了穆达玛派系的袭击。在战斗中,一艘CRS级巡洋舰试图拦截并摧毁黎明号的残骸。科塔娜计划使用舰上的一枚亥伯龙飞弹,但发射设备的防爆门卡住了,需要手动启动。最后,士官长设法向敌舰发射了飞弹,没有升起护盾的敌舰被立刻摧毁。

航向黎明号的发射设备

名称

Hyperion是希腊神话中泰坦的名字,他是盖亚(大地母亲)和乌拉诺斯(天空之神)的儿子。它也和土星的一颗卫星同名。

开发笔记

  • 它的尺寸和坚定级装备数量的设定给《战争舰队》的作者带来了困难,要给护卫舰塞进三枚这种导弹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最终,肯尼斯·彼得斯受到了现实中朱丽叶级潜艇的核导弹装弹机制设计的启发

受现实潜艇设计启发的坚定级设计

武器信息

制造商:冥河安全承包商

类型:核武器

长度:202.6 英尺 (61.8 米) 

宽度:51.9 英尺 (15.8 米) 

高度:56.1 英尺 (17.1 米) 

装药类型:2.1 吨 Aeluphos-DTPF 9025

引导系统:计算机引导

参与

  • 人类-星盟战争

  • 战后冲突

画廊

光环4游戏中的形象

射向太空中的导弹

出场名单

  • 光环4:迈向黎明(首次提及)

  • 光环4(首次出场)

  • 光环:跃迁空间传说

    • 不败



11-B1洲际弹道导弹

11-B1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被UNSC于人类星盟战争中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远程高当量核打击。

尊容

概述

它们能够造成数百万吨的核破坏。平时,它们被安置在导弹发射井中,加强了抵御军事打击的能力,通常会配备UNSC防卫部队的安保人员看守。地球非洲的库皮加西姆军事设施中就存放有这些导弹。

导弹发射基地的标志

由于UNSC内部的相对稳定,它早在战前就被计划退役。它们的存在被认为是非必要的,因为它的爆炸会造成的大规模破坏、生态系统受损、核辐射和污染。但后来在战争期间,它被重新作为对抗星盟舰队躲避轨道防御武器后的最后打击手段。

开发笔记

  • 光环3多人地图《对峙》就位于一组11-B1导弹发射井设施。此外,在地图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几枚导弹从头顶飞过,通常是一次两枚

地图上的发射井
准备发射的发射井

武器信息

类型:洲际弹道导弹

装药类型:裂变材料

有效射程:5,632.7 公里(3,500.0 英里)

参与:人类星盟战争

出场名单

  • 光环3(首次出场)


最后还有个鱼叉核导弹,之前在这篇专栏里写过




【HALO军械频道】UNSC核武器 —— 终极杀伤手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