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断魂销(3)
“我们决不能在这坐以待毙,一定要想办法将珊珊给救出来!”丁五味猛的拍了下桌子,将正陷入沉思的赵羽吓了一跳。
“我说丁五味,你能不能别一惊一乍的,我们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吗?”说罢,赵羽看了眼一旁端坐的神色凝重的楚天佑。他知道自家公子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担心珊珊的安危,他一定是最着急的。
楚天佑沉默了半晌后低声开口道:“小羽,你即刻去暗查此地屠龙会的消息。”
“那我呢?”未等赵羽应答,丁五味疾步上前着急询问自己的去向。
楚天佑轻叹一声,“小羽,你先去吧。切记,万事小心。”
赵羽领命离去。
目送赵羽离开,楚天佑吩咐丁五味先到城中探探本地的民情,暂时不要以钦差大人的身份惊动官府,以免打草惊蛇。
至于他,要去查一个人。
他心中莫名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那个人一定和珊珊被抓有关。
楚天佑依着有些模糊的记忆来到了一处宅院,望着眼前的宅子勾起了一段儿时往事。
他曾经来过这里,可记忆中那个大气明亮的宅院如今却变得破败不堪,异常荒凉,就连那方府的牌匾都不知所踪。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地方?
楚天佑手捋鬓发,面色凝重。
不,不对!
此处就是那人的宅邸,他绝不会记错的。
难道说......
迎面走来一位拄杖的老翁,想必定是本地的老人,也许能从中打听到什么消息。
思及此,楚天佑便上前询问:“老伯,我想向您打听些事情。”
那老翁看了眼楚天佑,又看了眼那宅院,重重的叹了口气,神情复杂。
似是惋惜,又似是...惊恐。
老翁无力地摆了摆手,显然不愿多说,可还是好心提醒了一句:“年轻人,我方才便瞧见你在这里驻足良久。听老朽一句劝,不要打听这家的任何事。”
楚天佑拧眉,心中的猜测又加了一分。
那老翁说罢便要离开,被楚天佑拉住,“老伯,请您告诉我这家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楚天佑言语恳切,“实不相瞒,这家的主人是我一位十分重要的长辈,已经多年未见。此番前来,便是想来看望,却不想...”
那老翁听了楚天佑的一席话,仍有迟疑,但见楚天佑恳切又着急的样子,摇了摇头,终是娓娓道出:“那是五年前的事了......”
五年前
逢前朝玉龙少主复国,举国欢庆。
本已致仕多年的太傅方青山决定重新出山,辅佐新君。却不想此想法一出,便给自己乃至整个方家招来了杀身之祸。
方青山奏请再任的文书才一发出,方家便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就在那天,方家上下几十口人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不见。府内上下并无财物丢失,也没有任何的打斗痕迹,但府上的人在一夜之间全部失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偌大的宅院像是从未有人住过一般。
官府调查下来却毫无头绪,这几十口人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无处可寻。
此事一出,震惊了整个青城郡。
太傅方青山是本地德高望重之辈,青城郡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敬。
如今,无人不叹,无人不悲。
调查数月,终是无果。调查此案的一众官员无奈只能就此结案。
因此便成了一桩悬案,方府也因此败落。起初还有百姓慕名前去吊唁,日子久了便无人问津。
此事太过蹊跷,百姓们也都对此闭口不谈。
......
楚天佑听罢十分震惊,此等大事为何没人上报朝廷?
至于那封再任的文书,他根本就没有收到。如今想来,定是在途中被人截下了。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人竟能致使方家上下几十口人在一夜之间消失?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是否还活着?
无数的疑问盘踞在楚天佑的心上,顿觉有些不知所措。
“可惜啊,方大人是好人啊,如今却...”老翁冲着大门行了一礼,以寄哀思。随后便不再停留,拄着拐杖缓步离去,徒留楚天佑一人驻足原地。
没走多远,老翁顿时停下脚步,转身复说道:“我突然想起,一年前我曾见到一个与方大人女儿长相极为相似的女子。”
楚天佑大喜:“您可知方大人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方柳。”
楚天佑并没有马上回到客栈,而是趁着入夜潜进了方府探查。
如今府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但也却如老翁所说那般,府内陈设完整,没有任何变化和痕迹,现在看来只会当做是一座久未住人的大宅子。
楚天佑不禁忆起儿时,父王曾带他一道与众臣南下,就曾在青城郡短暂停留。那时的方青山还是个鲜衣怒马,满腔抱负的少年郎。
他记得,父王对此人赞赏有加,说他来日必会成为国之栋梁,是难得的清流之辈。
方青山也不负众望,同年便升任吏部侍郎,是当时朝中最年轻的官员。群臣对他的能力也十分认可,而他本人也是性格稳重,办事妥帖,正直却不激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天佑看着这一室萧条,不禁唏嘘:方大人一世清明,如今却落得这样的结局。
无论如何,他都要找到方大人一家!
方柳,方柳,难道她就是珊珊所说的“挽留”之一吗?
——分割线——
各位看官好久不见!!!
太久没写,略微生疏,烦请见谅。
这个故事个人认为还挺有趣的,希望你们会喜欢!
主页合集的春山尘音是共赴同归衍生篇,是四人组孩子们的故事。
大概会在落殇写完之后更,为自己不能同时写好几个爆哭!!!
总之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个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