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一
夜已深,一个瘦高的,剃着寸头的中年男子靠在老旧的沙发上,双眼呆呆地望着家中的天花板。
他叫云明。
他最近都在料理着他母亲的后事,就在刚刚送走了最后一批来向母亲告别的客人。有这么多人来给云明母亲送行,云明其实心里还是蛮欣慰的,他想他母亲也应当如此。
云明起身,拿起母亲遗留下来的菱形风筝,顺手把房间的灯关上,然后又坐回沙发上,双眼又回到了天花板上。
他想在一片黑暗当中静一静。
“你母亲很温柔,一生都在帮将逝的人幸福地告别。”云明脑中回想起刚才客人的话语。
云破开了一层,圆月露了出来,家中的落地窗透进了月光,云明的思绪从天花板抽离,放在了窗外的云和月,他借着月光,端详手中的菱形风筝。
他想起了一些事情。
二
朝阳初升,玫瑰色的朝霞将云点燃,一层层火烧云铺满了初醒的天空。云明母亲带着五岁的云明,跟着村里的水书先生,爬上这里最高的山。
这一天是当地庆祝丰收的日子,周边几个村的村民都会来到这个山下,去庆祝丰收。
云明母亲头上带着有银饰环绕的帽子,帽檐的银饰略微能遮住额头,与眉毛隔着几厘米的距离,她上身穿着深青色的无领大襟过膝长衫,袖口和膝上的衣边绣有多彩的花纹,脖子上戴着大银项圈,项圈的下弧线,靠近胸口的位置挂满了一簇簇银饰,项圈之下系着绣着马尾绣的的围腰,抽象的、彩色的花鸟鱼虫图案在胸前银饰下若隐若现,下身则也是穿着深青色的长裤,背上则是挂着一个菱形风筝。
云明母亲每走动一步,她身上银饰的声音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捏着锡箔纸发出来的声音一般,云明喜欢这种银饰碰撞出来的声音。
不久,云明一行人登上了山顶,云依旧在烧。
云明母亲从背上取下洁白的风筝,以恭敬的姿态双手呈给同行的水书先生。水书先生提起手中的毛笔,用水书体在风筝上写下祈祷来年丰收的话语。
云明母亲从水书先生手中接过风筝,在风筝上系好需要放飞的绳子。
山顶起了风,层层的火烧云好似也翻起了波浪,云明母亲身上的银饰随风作响,好似自然通过银饰来回应他们心中的祈求。借着山顶的风,在几人注视之下,风筝逐渐升空。
风筝没入云层当中,不见踪影。云明母亲小心操作着,口中念念有词,但是云明不知她在说什么。
不一会儿,云发生了变化。云层里出现了一个洞口,这个洞越来越大,阳光从洞口倾泻而下。洞口周边的云红似火,仿佛一层火圈嵌进了天空。
云明看到这里有些紧张,不自觉地牵起他母亲的手,云明母亲望着天空,感受到云明手的触感,也握住了云明的的手,安慰着他。
云明总觉得天空的那个洞总会蹦出一座大山。
就在这时,洞中窜出一群火红的东西,从洞中心到洞边缘,密密麻麻地落下,就像是下了一场火雨。这些东西随后铺在天空上,集群后围着“天空的火圈”旋转,仿佛火圈旁的火焰规律性地摇动。
见到此景,在母亲身旁的水书先生跪下,唱起了祷告的歌谣。天空的灵动云群全部集结在“火圈”边缘,洞口,洞里只有阳光倾泻而下。
云明母亲稍稍牵动风筝线。在火圈边缘的云群开始游走于天空中,形成火圈的云最后也变成了一条火红的流线融合于云群当中,让云群又红了一度。
很快,活动的云群离开了天空,冲向云明一行人所在的山头。云明下意识地防范,先生也是一直在祷告,云明母亲一脸镇定。
云明以为他会触摸到云,但是他没有,他把手挪开,发现他们面前仿佛有一层瀑布,一个个鱼型的红云团逆流而上,由此重回天空。云明感到好奇,将手伸进面前的“鱼群”,一条条“红云鱼”穿过他的手掌,然后再聚合成“鱼”。
“鱼群”重回天空,然后揉合成一团积雨云。云明望着着一大团如金字塔一般的积雨云。
积雨云渐渐塌陷,铺成了波浪一般的层积云。层积云也渐渐细化,每一条云好像在被精雕细刻。很快,天空出现一层层稻浪,云中的稻穗被刻画清晰可见。
云明觉得“风”也被母亲画进那团云中。
云明母亲不顾及高度,使劲扯下风筝线,这时天空仿佛时间回溯般,云回到了之前未曾改动的状态。
之前升入天空的风筝又回到了云明母亲的手中,上面的字迹已经消失了,一旁的水书先生起身,结束了他的祷告。
太阳已然从东边升起,云也在缓缓流动,三人俯视山下,万物被阳光唤醒。云明母亲把风筝放在背上,微笑着拉起云明的手,迎着朝阳下山。
“你的母亲是个出色的绘云师。……看来这个日子对于你母亲而言,一定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水书先生用着略微蹩脚的普通话向云明称赞他的母亲。云明母亲向先生点头鞠躬,用笑容回敬称赞。
云明也一直将这句称赞放在心中。
三
在云明十岁的时候,云明的外公去世了。那时候云明一家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回去。
云明母亲在每次有月光的深夜里,拿起那片菱形风筝,用云画出她父亲的面孔,借着月光看着,然后对着天空里的那副面孔落泪,宣泄自己的悲伤。
在云明十二岁的时候,云明的父母因为某些无法弥合的矛盾而离婚,云明母亲拿到了云明的抚养权。云明在思想上也很早熟,理解父母的离婚想法,云明母亲也尽力回应云明的理解,把自己所有的爱给了他。
在这之后,云明母亲一有空闲时间,拿着那个菱形风筝出去,即使云明问她出去的原因,她也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看到母亲这样的态度,云明觉得她有难处,也就没有追问下去。
四
某天,云明闲在家中,而云明母亲刚好有事,出门去了。云明趁他母亲不在,拿起他母亲的风筝,跑到自家的楼顶,将风筝升空,学着他母亲,想用云在天空中画出点东西,但是无论怎么弄,风筝还是高高地飞着,天空中的云朵对他手上的风筝不理不睬。云明见此没有效果,也就此作罢,就当放风筝玩呗。
这时候云明母亲回来了,她呼唤着云明,云明在楼顶上回应,云明母亲顺着声音来到了楼顶。
“你在楼顶干嘛?”云明母亲问道。
“我想用云作画,像……像妈妈那种。”云明嘟囔着。
云明母亲把自己的手搭在云明的手上,“你先想想你要画什么?”
云明顺着他母亲的意思,闭上了双眼开始思考。
“我想好了,接下来怎么做?”云明双手拉着风筝线,谨小慎微,生怕出了差错。
“双手拉进风筝线,想象着自己的思考顺着这根线进入天空。”云明母亲双手捧着云明的双手。
过了不久,天空上出现了两张用洁白的云画成的笑脸,一张是云明的脸,一张是他母亲的脸。
云明母亲看到之后有点出乎意料,“你赶紧风筝收了,这种明晰图像不能留在天空太久。”
“哦,晓得了。”云明慢慢地将风筝收回来,云也变成了之前的样子。云明将风筝收好,还给了她,母亲也顺手把风筝收了回来。
“儿子,你怎么会想到画那个?” 云明母亲捞起楼顶上的两个小板凳,给了云明一个,把风筝小心地放在地上。
“看你这几年不开心喽,于是想让你开心开心。”
“你个傻小子……”云明母亲摸着云明的头,云明也没有躲开。
“妈,这几年都拿风筝出去干什么?”云明抛出了他的疑问。
“你知道吗,我的绘云技术,就是你外公教给我的。当时你外公去世的时候,我不在身边,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在,那最起码你外公临终前,会想在天空看到最后一幅他想看到的云画,这样他可以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云明母亲拿起放在地上的风筝,将其放在膝盖上,抹开它散在表面上的灰尘,“我尽量想让每个将要临终的人满怀幸福地离开,这是我经历你外公去世这件事之后,我余下的时间想要做的事情。”
她望向了天空,随着她的视线也看向了天空。
“天空象征着广大和深邃,如果人们能在天空当中看到贴合自己的如神迹一般的云画,我想着都会有所触动吧。”
云没有理会之前的更改,依旧缓缓地流动着,楼房像够不着天空的手指,摆脱不了遗憾的引力。
“儿子你想学绘云技术吗?”
“我不知道。”
“如果你有想法了,记得找我。”
在云明二十岁的时候,他终于下了决心,向他母亲学习绘云术。
五
云明母亲临终前一天,云明坐在他母亲的床边,握着她枯瘦的手掌,陪伴着她。
“云明啊,我走了之后呢,记得把我留在天空上,我这辈子都和云打交道,就把云作为我的归宿吧。云明啊,我有东西交给你,你把这个盒子拿去吧,这个盒子呢是有关于绘云术的,你一定要好好保留啊,不要弄丢了。”
“嗯”云明低下头,尽量不把眼泪落在他母亲的手上。
“来,儿子,跟我一起把手伸进盒子里吧。”云明把盒子放在床前,他母亲拉着云明的手臂,放进了盒子里头。
在那么一瞬间,云明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产生了与置身于天空的错觉。
“云明啊,我想在天空上看看你外公,我都快忘了你外公的脸了。”云明母亲指着天空。
“好!”云明二话没说,抄起病床前的风筝,爬到了医院的顶楼。没有母亲的协助,风筝也能很快升上去,这不是云明的错觉,云明可以独立完成绘云工作。很快,云明就在天空上画好了他外公的脸。
当云明回到他母亲所在的病房,云明母亲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云明把跟了他母亲一生的风筝放在床头,自己却站在窗边,看着恢复原状的云彩。
六
思绪回到了现在,云明把风筝放回原地。从床上捞起一层毯子,睡在了沙发上。
在此期间,云明也算是明白了绘云术的基本原理:绘云技术是刻于灵魂当中的,不可复制的技术,而这种技术所需要的精神力过于强大,少有不慎就会造成精神崩溃,所以要经过长期的精神力训练才能承担此技术。云明母亲临终时所交付的盒子大概是一种绘云技术的灵魂认证交接器,只要经过愿技术拥有者同意就可以将此项技术交换。拥有绘云技术的人,就可以以风筝为载体,以风筝线为通道,将风筝接触云层的部分打成细小粒子,改变云的形状结构,之后收回时,那些细小粒子也能够归位,云层没有那些细小粒子的干扰,也能够迅速恢复原状。
这就是绘云术。
第二天,云明带着母亲的骨灰盒来到了小时候母亲来祭祀的山头。骨灰从这里洒下,风将灵魂吹向了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