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段颎 字纪明

段颎 字纪明

段颎(?—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段会宗从曾孙。段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喜游侠,轻财贿,长大以后,改变年轻时的志向,爱好古学。段颎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宪陵园丞、阳陵令,任内便显示出治理的才能。后迁任辽东属国都尉,当时鲜卑侵犯边塞,段颎就率军赶往边塞。因为担心鲜卑会因惊恐逃走,于是派驿骑假送玺书诏令段颎退兵,段颎在路上伪装撤退,并在退路上暗设伏兵。鲜卑认为段颎真的撤退,于是率军追赶。段颎于是集合军队还击,犯边的鲜卑,全被斩获。段颎却因假造玺书,应该受重刑,因为有功,经过讨论,被罚至边境抵御敌人。刑期满后,被征为议郎。这时太山、琅邪的东郭窦、公孙举等聚众三万人起义,攻掠郡县,朝廷派兵剿讨,数年都不能平息。公元156年(永寿二年),汉桓帝诏令公卿选举有文武全才之人为将,司徒尹颂荐举段颎,于是以段颎为中郎将。段颎率军讨伐东郭窦、公孙举等,大获全胜,斩杀东郭窦、公孙举,获首万余级,朝廷封段颎为列侯。
延熹二年(159年),西羌的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进攻金城塞,被段颎击败。隔年,羌人又攻张掖郡,段颎出塞2000余里,追击40余日,至积石山大败羌人。延熹六年冬天,段颎复任护羌校尉,滇那诸羌闻说段颎到来,皆降,隔年又击破当煎、勒姐等种羌。永康元年(167年),当煎羌又叛,进攻张掖郡,被段颎击破之。至此西羌平定。建宁元年(168年)春天,段颎出击先零诸种羌,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羌军退败,斩首八千余级。拜破羌将军。是年夏天,追羌出桥门,率领轻兵日夜兼行二百余里,至奢延泽、落川、令鲜水上,连败之,及于灵武谷,段颎身先士卒,无人敢殿后,羌遂大败,段颎急追三天三夜,士兵脚下长茧,直至安定泾阳,羌人最后逃入汉阳山,聚集于凡亭山;凡亭被段颎攻破,又聚于射虎谷,段颎在西县结栅栏以遮之。建宁二年(169年),东羌为段颎击灭。
段颎屡破羌军,先后交战百八十次,斩杀近四万人。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与皇甫规、张奂皆籍隶凉州,合称“凉州三明”。段颎为保住富贵,依附宦官,又与中常侍王甫等结为党羽,冤杀了中常侍郑飒、董腾等人。公元179年(光和二年),代桥玄为太尉。在位一月多,因发生日食而上奏弹劾自己,有关部门上奏检举,诏命收其太尉印绶,并送廷尉受审。当时司隶校尉阳球上奏诛杀王甫,牵连到段颎,于是就在狱中诘问责斥他,段颎服鸩自杀,家属也被流放边境。后中常侍吕强上疏,追诉段颎的功绩,灵帝才下诏将段颎的妻子儿女归还本郡。
统帅 A
(段颎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骡驴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
武力 A
(段颎少便习弓马。及于灵武谷,颎乃被甲先登,士卒无敢后者。)
军谋 A
(段颎凡破羌胡,料敌制胜。孙子曰:“用而示之不用。”颎欲击鲜卑而诈为召还。又曰:“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颎谓士卒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又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颎每奉诏书,军不内御是也。)
智略 B-
(段颎之为将,虽克捷有功,御之不得其道。及陨於党争,天下冤之。)
内政 C
(段颎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所在有能政。)
魅力 B+
(段颎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然专以多杀为快,又曲意宦官,党中常侍王甫,遭狱中诘责之,遂饮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