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毕业旅行》与我们的故事

2023-03-03 14:08 作者:Fightwithago  | 我要投稿

       在今天,这段六年的故事终于迎来了一个结局。琪亚娜的终章是她的毕业旅行,是这个角色,也是这个故事的毕业旅行。

       在《毕业旅行》之前,我们很多人曾去质疑,去批判,甚至去怒骂这个故事的终局。不可置否的是,爱衣·休伯利安确实是一个机械降神的角色,她突兀地出现在故事里,突兀地将第四面墙打破,将“我们”同这个故事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舰长”这一称呼更多的意义。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满足与感动,也有人说这种形式是对其他作品的一种拙劣模仿,但我想,这或许是这群创作者们对过去发生过的一些事件的反思,因而设计了一出似乎有些差强人意的连接现实与故事的桥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总有人会为之喝彩,哪怕它做的并不够好。

        回归到《毕业旅行》本身,琪亚娜和芽衣走过了长空市,轻轻踩过夏日的浅滩,行过十三人众的黄金庭院,最终驻足在命运的站台,踏上了通往未来的列车。在这段毕业旅行里,我们见到了天命北美支部的众位先驱,与十三英杰擦肩而过,也曾和昔日的死敌告别,在最后的最后,眼前的反而是年幼的琪亚娜在西伯利亚的雪原上独自前行的模样。故事似乎从未详细讲过少女和父亲分别后的一路旅程(这是一段少女四处流浪,孤独寻找父亲的故事),其中的艰辛很少被我们想起,大都被藏在她憨厚的笑容背后了罢。琪亚娜走过了她的旅途,但这似乎也不仅仅是她的旅途,跨越现实与故事,这段故事陪伴我有近六年之久,在现实意义上,这六年也是玩家与这段故事的旅途,或许这个故事本就不需要加入所谓打破第四面墙的情节,因为它陪伴玩家的这段时光本就不是第四面墙所能遮蔽的,这便已是这个故事所能带给我们最大的共情。看着她的毕业旅行,像是看过自己同这段故事走过的六年,六年的不安,六年的苦恼,以及,六年的感动,这六年里所有因这个故事而起的喜怒哀乐,都像是一幕幕电影回映在脑海之中。

        此前还曾有许多人争论成长后的琪亚娜到底该是什么样子,是该回归初心,做回当初的那份天真烂漫吗?还是沿袭薪炎律者的沉稳与慎言?我想,所有的争论在大家看到琪亚娜身着白练,在太空中跃动时展现的笑颜后会迎来定论,现在的琪亚娜,就是那个理解了现实的苦涩之后仍会微笑着继续前进的人。一路走来,她变了很多,但她又始终是她,是那个在西伯利亚的雪夜中跌倒,却仍爬起来微笑着面对月亮的孩子。

      《崩坏3》是个怎样的故事?我已经不敢轻易地为它定性,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些障壁,由于人与人阅历和观念的不同,或许你所热爱的故事对别人来说一文不值,甚至不比孩童的童话来的有趣。我看到过很多对这段故事的质疑,说它媚宅,说它无味,说它自我感动,甚至有更多偏激刻薄的评价,更苦涩的是,这些评价中有一些确实令我难以辩驳。尤其在临近终章的时间了,工业糖精、笔力不足、故事太过理想化、故弄玄虚、逻辑混乱等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故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也往往难以让玩家以外的人提起兴趣,它也确实曾让我们失望过,但对于一路走来,最终还愿意去见证它结局的我们来说,或许这样的结局就已足够了,这样就好。我还记得高中时偷偷带手机到学校,在半夜里偷偷跑去阳台上打开崩坏三的日子,也曾因没带手机不能体验崩坏国记活动而感到遗憾;在《罪人挽歌》发布的晚上,我还兴奋地在自习室和朋友分享这一消息;还有更早些时候,过星期不回家(学院离家里远,有时候不回家),只能周六一人待在空荡荡的宿舍楼里打会儿游戏的时光;在某个令所有玩家群体都不愉快的事件发生时,也曾为此郁郁寡欢,整日看着论坛里的争论而感到郁闷,很多一起玩的朋友也因此退坑,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无处告解,那时已经难辨对错了,有的只是观念的分歧,真要说该受指责的,大概还是官方的作为,风波过去后,事件也为这段故事留下了永远的伤疤,但即便是这样的伤疤,在我回头纵览整段故事时,它也是无法割舍,难以忘怀的一段插曲。

       这个故事并不完美,但足够令人印象深刻,对我来说,或许,这样就好。


《毕业旅行》与我们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