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背后两个娱乐圈的碰撞
蔡徐坤快嘎了,借此说说两个娱乐圈 我们定义:第一娱乐圈是诞生于1980年代,以影视和音乐为媒介的文艺工作者组成的集团,这一集团最初以专门的演员和歌手为主体,在21世纪初出现了多栖艺人——偶像。第一娱乐圈受日本、韩国、我国的港台地区影响较大。 第二娱乐圈诞生于21世纪初期,媒介以游戏、动漫、短视频为主体。更多远的媒介决定了第二娱乐圈的文艺工作者们从事更多的工作:视频博主、实况主播、配音演员、虚拟偶像……多栖化在第二娱乐圈表现的同样明显,但他们几乎不会触碰超出本媒介的、属于第一娱乐圈的势力范围。如同我们很难想象蔡徐坤打BA一样。尽管第二娱乐圈的文化更加多元,但来自日本的ACGN文化在其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韩国与我国港台地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文化圈代替了传统的文化潮,成为第二娱乐圈的主要组织形式。 我们要明白,区分这两个娱乐圈的方式从来不是年龄。90年代初出生的Hanser显然比98年的蔡徐坤大很多。但明显前者属于第二娱乐圈而后者属于第一娱乐圈。“第二”的含义仅仅是它比第一个要晚。两者也并非完全割裂,作为第一娱乐圈最新的组织形式,出生于10年代后期的饭圈表现了许多文化圈的特征。在其受众上,第一娱乐圈的受众显然年龄更大(请注意:我陈述的是从80年代到现在的第一娱乐圈),第二娱乐圈的受众则以学生为主——意味着未来他们可能爆发出更大的消费潜力。 在道德水平上,第一娱乐圈的道德水平有目共睹,而第二娱乐圈的道德水平也差不多,炎黄与吴某的道德水平孰高孰低?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内娱当下低劣的道德水平不一定主要源于其长期的垄断,也不能指望另一个娱乐圈来打败内娱。 事实上,第二娱乐圈发展壮大与第一娱乐圈衰败的原因同样与道德无关:第一娱乐圈在短视频时代面前难以适应,由此闹出了“潘子卖酒”等笑话而难以产出高质量的娱乐;(要知道,作为第一娱乐圈产出质量顶级的周杰伦,目前也陷入瓶颈!!)面对在互联网中如鱼得水的第二娱乐圈,显然难以招架。观众们只在乎质量:方文山的词在20年前和今天同样受欢迎。另一个残忍的事实是:在没有触及法律的情况下,观众们也不会在意艺人的道德水平——只要他们能带来换了就行。 今天,第一娱乐圈强于第二娱乐圈,但在第一娱乐圈产出质量持续下降和第二娱乐圈受众走向社会的情况下,未来呢? 这里多说一句:对于企业,认清自己属于哪个娱乐圈的是重中之重。聪明的刘伟认清自己属于第二娱乐圈的事实,因此大发横财。而某位不怎么聪明的人身为第二娱乐圈的大将,却疯狂挤入第一娱乐圈(甚至蠢到把快乐向前冲这样的第一娱乐圈内部的古董都拿过来),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两边不讨好的股价大跌了…… 今天太晚,剩下的明天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