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太空牧星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建于1967年,地处温带,交通方便,居中国内陆腹地。具有多轨道、多航天器、远程跟踪和精确测控能力。测控中心依托跟踪测量航天器飞行状态并控制其运动和工作状态的测控网,对航天器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实现测定和控制航天器的运动。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①拟制航天器飞行试验测控通信总体实施方案和航天器陆基测控网的计划,组织实施陆基测控网的调动和管理。②承担航天器测量、监视、计算、预报、控制、回收和数据事后处理。③跟踪测量航天器的飞行轨迹,获取各分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状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航天器飞行轨道的正确性和航天器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为改变航天器轨道、飞行程序和控制工作状态及改进航天器设计提供依据。④完成实时或程序控制,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轨道和得到所需的姿态。有的应用卫星(如对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是由星上计算机按存储的理论轨道参数自动完成程序控制的,卫星入轨后,须由测控网测量和计算出实际飞行轨道,将轨道参数注入卫星,依次修正卫星上的程序控制时间。航天器变轨、交会和返回等,都由航天测控网控制。⑤接收航天器的部分探测数据、反映航天员生理状态的遥测信息和电视图像等专用信息及话音,航天控制中心记录、显示、处理这些信息,供实时和事后分析使用。⑥承担在轨运行航天器的测控管理。⑦参加运载火箭、导弹的跟踪测量,进行试验数据的实时分析与交换。⑧对于要求高精度定位的应用卫星(如导航卫星、测地卫星、高分辨率侦察卫星),由测控网向用户提供准确的卫星位置(或轨道)数据和相应的时间等数据,作为应用数据处理的基准信息。由航天控制中心和若干配有跟踪测量、遥控和遥测设备的航天测控站组成。测控站的数量、配备和分布取决于航天器的飞行轨道及其测控要求。航天控制中心通过测控通信网与各测控站构成一个综合体,即航天测控网。航天测控网一般是全球联网或洲际布站。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航天测控网依照测控对象可分为三类:①卫星测控网。为发射各种应用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服务。②载人航天测控网。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服务。除拥有比卫星测控网要求高的跟踪测量、遥测接收和遥控设备外,还配备有与航天员通话和传输电视等设备。③深空网。为探测月球和深空行星的航天器服务。为了达到超远程的作用距离,深空网的地面设备有大口径天线和高灵敏度接收系统,所用设备采用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综合测量体制。在全球均匀分布3个站,任何时间至少有一个站能跟踪深空目标。 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轨道计算备份中心,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共同负责对飞船发射入轨、在轨运行、返回再入等阶段进行精准跟踪监视与计算分析。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要担负卫星的跟踪测量、数据传送、信息处理和监视控制等任务。下辖西安测控技术部。陕西渭南、广西南宁、新疆喀什、福建厦门、山东青岛、吉林长春、佳黑龙江木斯等固定测控站和三个活动测控站,以及纳米比亚特鲁扬普、巴基斯坦卡拉奇、肯尼亚马林普、智利圣地亚哥、澳大利亚当加拉五个境外测控站,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卫星测控网。 自上世纪60年代组建以来,成功地对我国发射的卫星和远程导弹提供了测控支持,多次完成神舟飞船的测量控制和返回地面的搜救回收任务,为我国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南宁测控站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
功勋着陆场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