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囊: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2023-05-30 09:3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香囊: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这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俗语,中药香囊因其使用历史悠久,方便随身携带。驱邪辟秽、保健防病效果显著,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在多个官方公布的中医药预防冠状病毒措施中都有提到。并将其作为中药外治疗法中重要方式之一。 中医药熏法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呼吸道疾病重要的辅助疗法之一。它以具有芳香气味的天然中药组方,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 “肺朝百脉,司呼吸”,“肺开窍于鼻”,鼻是人体重要门户。“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传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统。预防疫病,最重要的是 切断疫气传播途径。防疫香囊中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散发,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粘膜,使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体生成,这种抗体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因此能较好地发挥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成人老人幼儿都可以用,非常安全。孕妇禁用。 【香囊的使用方式】 一、佩戴于身上:佩戴时放在上衣口袋或者吊在胸前、腰际、肚脐处等, 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囊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 每日置于鼻前闻3次,每次3分钟效果更理想。 二、悬挂于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三、放于枕边。 中药香囊的使用时间一般15-30天左右,味道变淡时候可置于太阳下暴晒,晒后气味仍然偏淡即可更换内芯粉;更换下来的内料不要随意丢弃了,可以放在碟或者其他容器燃烧,使香气释放完全,以物尽其用 香囊历史起源悠久,古代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就记载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把装满各种香草的佩帏戴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中药香囊具有“避疫气、驱邪湿、散蚊毒虫”等令人不染之功效。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将“闻香治病”写入了《本草纲目》。清代名医徐大椿也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载录:“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 在疫情流感的好发季节,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会用中草药制成香包挂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发挥其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可见古人不仅仅在传承、记录香囊治病防病的疗效更是善于加以总结、探索“香药”对于疾病的防治作用。 ,佩戴中药香囊防病治病,其实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称为香佩疗法。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皮毛肌腠与五脏六腑相贯通,其药物外用,药性可从皮肤毛窍汗孔而入腠里,通过经络直达脏腑,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 佩戴香囊也需对症 香囊因药味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使用时要对症应用,不可盲目。即便是预防同一种疾病的香囊,也要根据使用者体质选择使用。 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经历了三个主要变异株的疫情周期,自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以后,全球疫情又开始反弹,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症状较轻、致死率较低,但对特殊人群如有严重基础病、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仍有较高的致死率。 在强调疫苗接种重要性的同时,应用中医中药预防新冠也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简便易行的香囊佩戴。 中药香囊一般选用芬芳中草药材作为调料,有芳香、除虫、避瘟、预防疾病的作用,香囊浓厚的药香在口鼻周边就可产生浓度较高的的小自然环境。香囊中的药品并沒有立即杀掉病毒和细菌的功效,只是药品释放出持续的芬芳味道,刺激性身体呼吸系统粘膜造成了代谢型丙种球蛋白A,这类抗原对病毒和细菌有极强的消灭功效,使这种微生物菌种在呼吸道粘膜不可以生存,因此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使用方法:香囊佩挂在脖子上,或用曲别针固定不动于衣衫,香袋间距鼻腔越近的则实际效果越佳,布袋子中药材末每10天拆换一次,以维持药力。孕妇谨慎使用。每个人1个(3.5-5克/个),挂胸口配戴,并每日放置鼻前寻香2次,每一次3分鐘,睡觉时置放枕边,每星期拆换一次,用以芬芳辟秽祛毒。 ■ 注意事项: 1. 禁止内服。 2. 孕妇佩戴香囊要谨慎。 3. 对香囊内药物成分过敏者忌用。 4. 防水、防潮,保持香囊干燥。 5. 使用期限1-2个周,香味变淡后可及时更换。 我们依据当前疫情特点,精心选取了十几味草本中药材,经科学合理配伍制作一批香囊,这种防疫香囊分为常态防疫香囊(平时使用增强抵抗力)和应急防疫香囊降低感染风险。

香囊: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