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应该怎么避免跌进学习的怪圈?
各位家长如果是有心去关注身边成绩优秀的孩子就会发现: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也并没有大家刻板印象中所说的“埋头苦学”。其实想要保持成绩优秀,是不用牺牲睡眠和运动时间的,如果说孩子是在高三阶段,这确实会存在牺牲部分休息时间来加强学习,这种情况暂时不在我们本次讨论范围内。
但是不论怎么说,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拒绝孩子这样的理由:我要学习所以没办法必须睡得很早,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能这样去做了。因为,这都是学习上的误区,真正把握到了学习方法后,是不需要以压缩休息时间来补充学习时间的。
很多家长就有疑问了:黄老师你说得倒是轻松。但是孩子每天回来都抱怨说作业堆成山了,必须要使劲做啊!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避免跌进这样的学习怪圈呢?怎样才能让成绩稳定在偏上水平呢?
第一、孩子要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
我相信大家看过很多关于苦学的励志故事,大多数都是在向大家灌输:你学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你的学习时间太短了!
看看xxx,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再看看你,学一会儿就喊累了,这怎么行呢?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很多同学都把自己考试考得不好归结为学习时间不够,于是每次改过自新的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延长学习时间。
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啊。
每天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到底有没有学够12小时,如果学够时间了,就说明自己很厉害。但是从来不追究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到底有没有学到东西,是不是真正地让这段时间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第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当老师问起学生,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学生回答说:学习。
老师纠正说:是身体。
这是个很简单但是大多数都不注重的事实。
不论我们是学习也好还是工作也好,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假如你现在有座金山堆在你面前,但是你的身体不好,你看着这堆钱又能做点什么呢?
即使你现在有成千上万中解题思路,但是你身体不好,你还有心情和条件做这些事呢?
所以,身体是最要紧的。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是最不值当的一种方式。
我高三的时候旁边有个同学就习惯于把自己的睡眠时间挤出来背各种知识点,一般要等到凌晨三四点才睡觉。最开始我还很佩服她这样的毅力,但是长期下来,我发现她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打瞌睡,老师讲的知识点基本上都错过了,然后醒来后老师就讲完了。于是她又把这些没有听到的知识点全部挪到晚上去补起来。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像这样压缩休息时间去学习,反而是得不偿失的做法。我不希望大家用这样不健康的方式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