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系老车型录简史15|进击的“婴儿奔” 奔驰初代C级(W202)

2023-08-24 19:35 作者:龟速船长老周  | 我要投稿

文/编译:麦芽糖

型录图:外网 资料引用:喂鸡,奔驰官方新闻稿(部分)

在奔驰首款入门D级车W201 190系列推出后而立刻受到了瞩目和欢迎,并且在所有领域都获得了成功,不过到了90年代,一些死对头竞品开始相继换代或推出后继车,比如宝马3系E36,奥迪80中改,以及基于菲亚特Type three前驱架构的阿罗155,因此让消费者更加强烈地转向新车,特别是宝马在92年的销量超越了奔驰,这促使了奔驰加快时代步伐。

W202于86年10月开始投入研发,其新车目标是比前身尺寸稍大宽敞,以及具有“重要的线条”,最重要的是它必须为后排提供更多空间,并在奔驰总设计师布鲁诺·萨科的指导下开始了造型设计工作,其第一批全尺寸模型于88年完成,到了同年12月设计方案被缩小到两个,其中奥利弗·布雷(Olivier Boulay)的设计方案在89年年被选中,最终量产设计于1990年被冻结,开发测试于89年进行,W202最初被汽车媒体称为“新190”,新车随着奔驰更改车系命名规则的关系,摒弃了190这一数字名称,取而代之的是—C级,最终W202 C级于93年5月发布,随后上市。

C级依旧作为奔驰当时的入门级车系,直到97年被更小一号的A级接替了这一宝座,外观沿袭了W140 S级的当时最新设计风格,并依旧维持了当时奔驰的设计价值观,其设计师的目标是整合优雅与和谐之间的同时,将更多的动态设计概念融入到已被实现的设计整体形式,总体比前身190系列更为柔和,尤其是前脸以及清晰的线条也让人联想到W140 S级,包角造型的尾部成为了汽车设计史上的创举,并采用了带防污设计的大型三角尾灯,尾箱盖依旧带有自W124以来的V字典型造型,尺寸比190系列有略微增加。

内饰方面延续了奔驰当时的经典布局,仪表板控制也符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同样带有简单易读的三连仪表,并带有数字里程表和外部温度显示等,手刹被当时奔驰车系普遍的脚踩式驻车取代,通过重新调整发动机变速箱等布局,以及油箱被移设至后座下方,实现了更大的车内空间以及几乎不大的外部尺寸,重新设计的座椅处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外也提供了更好的舒适性,另外行李厢容积同样也被提升,开口也比190系列低了不少,配置基本上也比前身190系列丰富了许多,如ABS,全尺寸主驾驶气囊,集控中央门锁,电动加热外后视镜,带恒温控制的取暖系统等几乎标配,当然车价与190系列相比变化不大。

而大灯雨刮,方向盘纵深调节,前排或四门电窗,取暖系统循环模式,带花粉过滤器的手动或自动空调,卡带收纳仓,防盗系统和红外遥控中控锁(后变为全系标配),主驾或主副驾电调座椅/头枕,前后排扶手,座椅加热,定速巡航(除C220D外的自动版标配),真皮内饰,后座靠背比例放倒和嵌入式儿童增高垫,后窗遮阳帘,后头枕气动放倒变为全系标配),金属或玻璃电动天窗,车载电话等为部分配置标配或选配。

为了让买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个性化自己爱车,W202 C级提供了四种不同风格版本,这些版本以不同外观和内饰风格,以及装备差异上来划分,除了最初没有命名的基本型外,提供了活力型ESPRIT,运动型SPORT,以及优雅型ELEGANCE,其中运动型和优雅型需加钱来选择该版,不过某些市场就没有风格版区分,此外AMG性能版也同时提供(详见下文)

基本型起初没有命名,翼子板防擦条上也没有版本标识,外观配备了橙色前转向灯,红黄组合尾灯,深灰色保险杠护条和侧防擦条,以及哑光灰色B柱饰板,内饰只不过配备了简单且光秃秃的黑色塑料面板,以及黑色织物车门饰板。

ELEGANCE优雅型则是豪华版,配置上更为丰富充实,外观上带镀铬饰条的车身同色或灰色保险杠护条和侧防擦条,带镀铬饰条的车门把手,并配备透明前转向灯,红灰组合尾灯,亮黑色B柱装饰和翼子板ELEGANCE铭牌,内饰上采用了斑马诺木仪表板和车门饰板,提供了不同配色的普通或MB-text织物,和真皮三种材质内饰,配置上标配四门电窗,大型中央扶手箱,真皮方向盘和波棍/档把,后排扶手,行李厢内衬,前排靠背储物袋,以及内循环模式和花粉过滤器等。

而SPORT运动型旨在使C级提供更具有运动感的风格,外观上使用了带车身同色的保险杠护条和防擦条,透明前转向灯,红灰组合尾灯,翼子板SPORT铭牌,带有格纹图案的黑色B柱装饰,另外运动悬挂,15寸五幅铝合金轮圈和205/60R15轮胎为标配,内饰方面仪表板和车门采用了仿碳纤维饰板,标配的前排运动座椅带有方格子图案的织物饰调,可选的运动后座同样带有侧部支撑,不过同样只有四座布局,并配备真皮运动方向盘和档把,以及后排扶手。

ESPRIT活力型则面向年轻买家而设,并且免费白嫖即可享受该版,在基本型的基础上配备了黑色保险杠护条和防擦条,哑光灰色挡风玻璃下方装饰(94年被取消),红橙白组合尾灯,翼子板ESPRIT铭牌,降低25mm的运动悬挂,可选浅黄色等特殊车色,内饰上以座椅中央和车门面板带有鲜艳强烈的红色或蓝色织物饰调内饰,当然也可以选全黑内饰。


W202 C级的动力总成几乎被全面换新,汽油版最初分直四的C180C200C220,以及直六的C280,而柴油机同样最初分C200DC220DC250D三款构成。


所有汽油机采用了交叉气流缸盖,每缸四气门和中央火花塞布局,汽油直四均换装了M111系列发动机,而C280则搭载M104.94X 2.8L直六,两款发动机均率先在92年改款W124上所搭载,其中M111是奔驰第一款大规模量产的四气门发动机,与前代相比提供了更大的输出和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排放也得到显著的改善,除了C200和C220外,只不过C180上所搭载的M111.920发动机是当时最新开发的,另外C220和C280都搭载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而柴油机除了C200D继续搭载经改进调校后的OM601 D20柴油机外,C220D和C250D分别搭载了当时最新开发的OM604 D20直四和OM605 D25直五自吸柴油机,两款发动机均引入了双凸轮轴和每缸四气门结构,和前代一样使用了铝合金缸盖,以及电子喷射泵等。

OM604/OM605是柴油乘用车史上首款拥有四气门技术的柴油机,随着四气门技术的引入使得OM604发动机在长速度范围内增加了扭矩和动力响应,并降低了8%的油耗,由于优化了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使得颗粒物排放减少了30%,此外所有柴油机都配备了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氧化催化器,不过OM604不像奔驰当时其他柴油机那样使用博世直流喷射泵,而是使用了不靠谱的Lucas卢卡斯电子分配喷射泵,该喷射泵的密封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会老化泄露。

变速箱方面,手动变速箱全系只提供5速手动,而自动变速箱最初配备了722.4 4G-TRONIC 4速自动。

底盘方面也有着许多创新,前悬架换装了双叉臂式悬架,新的悬架确保了更精准的车轮定位,减震器和弹簧为独立布局,与190系列所使用的麦弗逊前悬架相比,由于减震器不引导弹簧并且不必传递横向力G值,从而实现更高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而后悬架则维持了190系列的多连杆式并加以改进升级,另外使用新的减震器弹簧和调整减震器设定,以及长轴距和宽轮距,也同样助于乘坐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另外可选后悬挂自平衡调节。

安全方面也是奔驰的点睛之笔(大嘘),W202 C级采用了改进后的安全车身结构,其车头变形区也被进一步的改进,对前纵梁以及防火墙横梁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强化ABC等,在除了正面和追尾碰撞安全性外,奔驰工程师依旧重视其侧面安全性,一体式侧面结构采用了三层B柱结构,并带有大型而坚固的B柱底座,车门配备了管状防撞钢梁,其前座下方的横梁将撞击力传递到中央通道和车身未受影响的一侧。

除此之外座椅采用了横向刚性座椅骨架并经过了严格设计,仪表板内设置了横梁,油箱被移设至后座下方并改用塑料材质等,ABS,全尺寸主驾驶气囊,前排安全带张紧为全系标配,而副驾驶气囊最初为选配,牵引力控制同样为可选并最初分两种,四缸机版为ETS电子牵引力控制,六缸机最初为带限滑差速器的ASD,直至95年被ASR所取代。

不过由于车身结构不稳定,加上主驾驶腿部空间被侵入和侧气囊没有发挥作用的关系,W202 C级在Euro NCAP的97年碰撞测试中仅仅得到了乘员2星的成绩。

和前身190系列一样,造型优雅的W202 C级也同样深受用户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也获得了市场成功,产销量和也不断涨涨涨,直至95年产量突破50万,并且在97年销量突破百万大关,其中CLASSIC和ELEGANCE这两个版本卖的不错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不过后来推出的旅行车的销量却不如轿车版那么好卖,当然W202 C级同样也在生命周期内有着变化。

95年进行了细节修改,透明前转向灯和红白组合尾灯被扩大到CLASSIC和ESPRIT上使用,内饰只对开关和暖风/空调控制面板进行了小改,开关变成了与W210 E级相同的圆形造型,新设计的自动空调控制改用了DIN面板尺寸,并简化了按键数量和扩大屏幕尺寸,新造型档把的字样同样以不同风格版来区分,同样的不同风格版的内饰饰板和座椅面料图案进行了调整,而副驾驶气囊,暖风/空调内外循环模式和花粉过滤器,195/65 R15轮胎(除C36)作为标配,音响主机变为Radio MB主机,分低中高三个版本,并新增8扬声器或BOSE音响可选。

基本配置被命名为“CLASSIC”,并在翼子板上新增“CLASSIC”铭牌,内饰除了不同图案的织物面料外,ELGANCE所使用的斑马诺木饰板也引入使用该版上,车门饰条变为哑光黑,新增收音机预留,而ESPRIT改用了拉丝仿铝面板,并换上新设计的钢圈护罩与CLASSIC区别开来,而SPORT则换上15寸15寸轮圈,碳纤维内饰面板和新图案织物座椅,而ELEGANCE只是换上了根木面板和新图案织物座椅。

同时还新增了C200/230 Kompressor机械增压,以及C250TD柴油涡增,其中C200K和C230K分别搭载M111.943 2.0L和M111.973 2.3L直四机械增压,这也是奔驰时隔50年来重拾了机械增压技术,两款发动机均使用了罗茨式机械增压器,最大马力为192ps,扭矩为280N·m,机增加持使得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扭矩显著提高,提供了更灵敏的动力输出,其燃油经济性比与相近动力的自吸发动机要高出五分之一。

而“黄金排量”的C200K依旧为避开超2,000cc排量汽车征收高额税款的市场而设(如荷兰,意大利,葡萄牙,希腊,保加利亚等市场),M111.943发动机同样使用了M111.973上的机械增压器,最大马力与C230K持平,只不过扭矩被略微降低至270N·m。

C250TD则搭载了OM605.960 ERE 2.5L直五柴油涡增,并带有中冷器,这也是柴油乘用车史上第一款带有四气门技术和中冷器的柴油涡增机,最大马力比自吸版多了37ps,同时还取消了C200D和C250D。

另外盼望已久的旅行车(S202)于96年推出,旅行车基本上与轿车版一样同期开发,这也是奔驰首次在该级别内推出旅行车,虽然前半部分与轿车版相同,不过尾部呈圆润的弯曲造型,其行李厢容积比轿车版提升了465-1,510升,当然后排座椅可分割放倒,S202唯一的缺点是由于注重外观设计,弯曲造型的尾部使得无法容纳部分大型方形物品,这也让行李厢的实用性方面几乎大打折扣,除了不提供C36 AMG外,动力依旧与轿车版相同。

在旅行版推出的同一年对车型进行了调整,搭载M111.970 2.3L发动机的C230取代了原先的C220,而一度被取消的C200D重新推出,只不过限葡萄牙市场独家提供,并换装了OM604.915EVE四气门柴油机。

同年8月动力进行了升级,C180和C200的发动机进行了改进,除了搭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外,还换装了带有热膜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博世HFM-motronic控制单元,而C200K换装博世ME2.1 motronic单元,使得最大马力被提升至190ps,全系的自动变速箱换装了更现代,更经济的722.6 5G-TRONIC自动,不过变速箱的“S”运动模式变成了标准模式。

同时还新增C220D低功率生物柴油版,该发动机是专为的士市场而设,仅仅调低了75ps并适应生物柴油,97年ETS电子牵引力控制除C180和C220D外改为标配,而C280自动版和C36 AMG的ASR进行了升级并改为标配。

此外还提供了旗下定制部门designo个性颜色版,金属特殊车色除了提供橙色绿色金黄色的普通特殊色外,还提供了一种变色龙金属漆,designo真皮内饰提供纯色或双色,颜色也是色彩丰富,枫木内饰饰板分自然或炭灰色两种,也同样配备了真皮+木质方向盘和档把。

其中期改款于97年进行,小改款后的外观使得整车更加凸显了运动感,外观对前格栅,前后保险杠,行李厢盖(三厢版)等进行了小改,并带有运动包围,保险杠装饰和车门防擦条变为与车身同色,而三厢版的行李厢盖下方多了一个小的线条,收音机天线和旅行版一样被集成到后挡风玻璃上,

内饰方面有着微小的变化,车门门板为了容纳气囊也同样被重新设计,内饰饰板和织物面料图案同样也是分不同风格版进行了调整,其中SPORT的方向盘改用了与W208 CLK/R170 SLK同造型的运动方向盘,之后被R170 SLK中改所使用的方向盘所替代。

配置同样也进行了升级,原本需加钱选装的前排电窗,隔热玻璃,室外温度显示改为标配,并新增ASSYST间隔保养提醒作为标配,选装配置新增了PTS(Parktronic System)驻车辅助,APS导航系统,带TELE AID紧急呼叫系统的车载电话,手机免提系统,Linguatronic语音控制(部分音响主机可选),雨量传感器,带动态控制的氙气头灯等。

动力也得到了升级,新增搭载当时最新开发的M112 V6发动机的C240C280 V6,前者取代了直四发动机的C230,从而使能够以低价格方式进入"六缸机的世界",而后者则接替了搭载久经考验的直六发动机的C280。

M112 V6发动机的技术要接近于后来推出的M113 V8,并共享了许多部件,发动机缸体为硅/铝合金材质,而缸盖同样依旧为铝合金材质,其发动机夹角为90°,采用了单凸轮轴三气门结构,每缸采用了双火花塞点火,为了解决发动机震动而增加了平衡轴,基本上消除了一阶和二阶的震动问题,此外还配备了双长度的可变进气歧管,以优化其发动机的灵活性,M111发动机在不牺牲动力下从而降低排放并提升了燃油经济性,C240的最大马力比原先的直四C230提升了20ps,为170ps,而V6动力的C280比原先的M201直六只提升了4ps,为197ps。

技术和安全层面也同样被升级,除了引入了CAN-Bus总线外,还新增了ELCODE驾驶员授权系统并作为标配,ELCODE采用了电子钥匙并取代传统机械钥匙,集成了EIS电子点火系统,另外安全带张紧系统进行了改进升级,新增了侧气囊,BAS制动辅助和安全带限位作为标配,直四版(除C180和C220D外标配)的牵引力控制从原来的ETS被升级为ASR,随着CAN-Bus总线的引入的关系,ESP同样也被引入,最初只限C240和C280自动版可选。

在改款推出的同一年,C220 CDI柴油版随C43 AMG在IAA法兰克福车展首秀,搭载带有CDI高压共轨直喷技术的OM611 2.2L直四柴油涡增,其喷射压力最高可达1,350bar,电磁阀通过喷油器来喷射燃油,而涡轮增压器使用了真空控制的VTG可变截面涡轮和VNT可变喷嘴涡增,同样带有中冷器,此外还配备了EKAS涡流控制阀。

与C220D所搭载的OM605柴油机相比,其最大马力增加了30%,扭矩增加了50%,而油耗减少了10%,随着扭矩被增加使得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内尤其明显虽然乘用车柴油机高压共轨直喷技术最初菲亚特和马瑞利等旗下共同开发,本来菲亚特是不想出售这个技术,但迫于菲亚特当时的财务状况不佳,以及缺乏自行完成开发资源为由,只好将自己的技术专利许可卖给了博世。

98年新增C200 CDI,在排量不变的同时最大马力和扭矩被相应降低,随着CDI共轨柴油版的推出,C220D在德国市场短暂的被变为的士专供版,直至99年被取消,而葡萄牙独家专售的C200D伴随着C200 CDI的推出而被取消,与此同时ASR改为全系标配,99年5G-TRONIC变速箱新增手自一体模式,新增ESP作为标配(同级别车系中首次在所有配置上应用),APS定速巡航改为自动挡版标配

00年由于W202轿车的推出,S202旅行车则继续生产销售,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调整,取消了AMG版的同时,汽油直四被精简至C180和C200K两款,并换装了与W202相同的M111 EVO发动机,该发动机比老款发动机进行了150项的优化升级,如强化了缸体,气缸盖进行重新设计,火花塞改为单个和铱金材质,活塞和连杆具有更高压缩比,电喷总成换装西门子SIM4,配备双氧传感器,以及符合欧IV排放等,而C240换装了M112.E26 2.6V6发动机,汽油版换装6速手动变速箱。

AMG版

在C级推出后的同一年,其性能猛兽C36 AMG亮相于IAA法兰克福车展,并于94年上市,以对抗长年劲敌宝马M3,这也是在99年被收购之前,奔驰与AMG联合开发的第一款AMG车系,不过C36 AMG只有轿车版,其期间产量为5,221辆,C36 AMG以C280 SPORT作为基础,外观套上了AMG运动套件,并配备了当时AMG传统艺能的17寸大饼轮圈和双出方块状排气管,可选多条状前中网,内饰方面配备了黑银双色运动真皮方向盘和带有C36字样的真皮档把,以及灰色表框仪表盘。

C36 AMG搭载了M104.E36 3.6L直六自吸,该发动机同样由AMG进行根本性的手工魔改组装,M104.E36发动机基于M104 E28的缸体进行镗缸而来,使得缸径和冲程被增加,曲轴源自OM605 D35A 3.5L柴油发动机并进行了配重和曲轴再平衡,确保了其长行程,并使用了轻量化铝制锻造活塞并带有额外的喷油嘴进行冷却,另外对进气凸轮轴,进气系统,缸盖,喷油嘴和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了修改,并完美平衡校正了各个发动机部件。

最初标称最大马力为280ps,扭矩在转速4,000转下为385·N·m,不过AMG后来承认了该发动机为手工魔改组装,其功率输出可能略有不同,从280ps到291ps不等,变速箱只有4G-TRONIC 4速自动,变速箱源自于E500和S500,后换装5G-TRONIC变速箱。

其0-100km/h加速为5.8-6.7s,由于配备了电子限速,最高时速被定格限制在250km/h,底盘则使用AMG运动悬挂,高度比原装运动悬挂降低了10mm,刹车系统也同样进行了强化当然部件依旧源自现有其他车系,前制动源自R129 SL600,而后制动源自W124 E420,前后轮胎尺寸不同,前为225/45R17,后为245/40R17。

之后M104.E36发动机被应用到S/C/A124和W210 E36 AMG上,只不过S/C/A124的最大马力要比C36和W210 E36要低。

而继任者C43 AMG随小改款一同推出,并于97年在IAA法兰克福车展首秀,与C36不同的是,C43是在98年戴姆勒奔驰收购AMG后第一款完全在奔驰工厂组装的AMG车系,也是首款搭载奔驰V8发动机的C级,C43 AMG提供了轿车和旅行车两种,两年间总产量为4,200辆,其中轿车占了80%的产量,而旅行车只有稀少的772辆。

同样以SPORT风格版作为基础,除了套上新造型的AMG运动套件,以及17寸大饼轮圈外,排气管改用了椭圆形双出,并且可选多条状前中网和五幅AMG轮圈,内饰方面换上了气囊带AMG标志的四幅运动方向盘,电调运动座椅带有气动腰部和腿部支撑,真皮内饰提供单色或双拼色调,以及280-300km/h表底的黑框白底仪表盘等。

C43 AMG搭载了当时最新开发的M113.E43 4.3V8发动机,不过该发动机是乌特图克海姆工厂生产的标准版发动机,并且率先应用到了W210 E430上,就如前述提及M113 V8发动机的技术要近于M112 V6,并共享了许多部件,依旧为90°布局,也同样带有单凸轮轴三气门结构,每缸双火花塞点火,以及配备曲轴平衡轴等,其最大马力被压榨至306ps,扭矩为410N·m。

变速箱依旧为5G-TRONIC 5速自动,其总成源自98-00款R129 SL500并经过AMG修改,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更高转速下换挡更为清晰适应,轿车版的0-100km/h加速为5.7s,同样由于配备电子限速,最高时速被定格限制在250km/h,当然根据需要还可选电子限速提高到300km/h,底盘同样使用了AMG运动悬挂,刹车系统改用了W210 E55 AMG的部件,当然ESP也在C43 AMG上标配。

C55 AMG于98年推出,只不过该版是以C43 AMG作为基础,并在AMG总部进行了深度魔改,外观和内饰与C43 AMG相同,仅仅换上了300km/h表底仪表和C55铭牌。

不过最大的地方就莫属于动力部分,C55 AMG搭载了由AMG开发的M113.E55 5.5V8发动机,除了扩大排量的同时还升级了曲轴,活塞,凸轮轴等部件,并增加了变速箱油冷器,当然发动机和变速箱ECU也进行了重新调校,使得最大马力再次被压榨到347ps,扭矩为510N·m,0-100km/h加速为5.5s,此外底盘还进行了修改,以适应2.82差速比差速器。

C55 AMG产量比前两者更为稀少,轿车和旅行车合计只有59辆,其中右驾版为27辆。

另外,C36 AMG担任了FIA官方安全车(含医疗车)初号机在96-97年F1赛事上出现,使得从那时起奔驰为每季F1赛事提供AMG性能车系作为官方安全车,以及其他官方角色直至至今(如今F1赛事安全车和医疗车新增了阿斯顿·马丁)

纯电试验车

W202纯电试验车于93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电机与190E纯电试验车不同,配备了35kW的异步电机,而电池依旧使用了ZEBRA熔盐电池,一次充满后续航依旧维持在110km内,当然纯电系统总成和电池经过了重新设计,由于其尺寸和安装位置,使得内部空间宽敞度与燃油版W202同等,同样的也在德国吕根岛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

当然同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还同时亮相了基于两款W202的早期混动研究车,前者使用了并联式混动,而后者使用了是串联式混动,两者都为几年后奔驰将混动技术投入量产化作为了关键。

DTM赛车

在DTM德国房车锦标赛(现:德国房车大师赛)于93年启用了初代更加自由的Class 1的赛车组别后,技术复杂的阿罗155 V6 TI赛车凭借其车手尼古拉·拉里尼,同年赛季斩获了车手和制造商冠军,使得让一直使用老旧的190E Evo赛车的奔驰几乎气急败坏,不过并没有对赛事中失利掉以轻心,随着C级的推出,所以奔驰与AMG就开始开发了W202 C级DTM赛车,最终于94年DTM赛事上首秀,外观上除了尾翼外所有空气动力学套件都设置在在低于轮圈顶部的位置,其所有面板使用了碳纤维材质,里里外外看起来还是很“普通”。

动力则搭载了M106 2.5V6发动机,并取代了原先在190E Evo赛车所使用的直四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以E420和S420所搭载的M119 V8发动机作为基础开发,其发动机夹角为90°,大量使用了铝合金材质,并带有双凸轮轴和每缸四气门结构,发动机重量仅为110kg,最初的最大马力为400-440bhp之间,96年发动机被提升到500bhp,转速高达11,500rpm,变速箱为6速序列式,并以后置方式布置以改善重量分配,虽然阿罗155赛车使用了四驱布局,不过W202赛车则维持了后驱布局,理由是公路版没有提供四驱版。

C级DTM赛车切掉了原本的车头被副车架取代,以容纳发动机,拉杆双叉臂悬架和各种冷却系统,副车架同样带有快拆系统,使得维护团队能够在15分钟内更换发动机总成,而后部也进行了大量修改,维持了多连杆+拉杆激活式布局,ARS牵引力控制和ABS这些关键电子功能也在该赛车中出现,并且还采用了主动襟翼通过前部冷却结构,实现了主动空气动力性平衡,不过实际上只关闭了“热空气”出口,这样在刹车时产生最大的下压力。

在赛车首秀后就有了6辆C级DTM赛车参战,其中AMG-梅奔D2车队车手阵容依旧由92年赛事冠军的克劳斯·路德维希,以及该赛事参赛的唯一女性车手埃伦·洛尔,尽管欧宝拿出Calibra Class 1赛车参赛,但94年赛事胜利由阿罗与奔驰平分,尽管阿罗赢得11场比赛,不过奔驰只赢得了9场比赛才再次夺得制造商冠军,另外路德维希凭借其稳定的表现以222分数夺得车手冠军。

95年是DTM德国房车锦标赛的最后一年,也是ITC国际房车锦标赛的过渡期,奔驰和阿罗都对这些赛车进行了改进,在C级DTM赛车上,发动机被调校至440bhp并使用拨片式变速箱,由于阿罗的电子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使得在DTM/ITC本赛季的表现几乎一坨答辩,这也让C级DTM赛车轻轻松松的再次夺冠。

96年DTM被ITC并入,虽然C级DTM赛车的发动机最终被调校到500ps后,不过还是被欧宝Calibra完爆虐死,96年ITC赛事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不过制造商们却一点都不高兴,由于赛事推广和制造商回本问题,在阿罗和欧宝宣布撒手不玩后,ITC锦标赛被取消,直到2000年DTM(德国房车大师赛)才正式回归。

2000年随着W203 C级轿车的推出,W202轿车于00年6月停产,而S202旅行车在换装新发动机后(详见上述)则继续生产销售直至01年被S203所接替,最终总产量为1,847,382辆,其中轿车为1,626,135辆,而旅行车产量要远低于畅销的轿车版,为221,247辆,并且C180占据了大多数产量。

W202 C级曾以官方大贸进口方式引入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虽然是入门级的“婴儿奔”,不过同样由于当年的各种因素而价格不菲,最初C180你得要60万才能买得到。


欧系老车型录简史15|进击的“婴儿奔” 奔驰初代C级(W20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