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科研与游戏的不同

2022-12-04 17:15 作者:Doge大学的Doge学研究生  | 我要投稿

没有人天然就是勤奋的或者懒惰的。人们之所以能坚持做某件事情,在于其受到外力的胁迫,或者自身动力的驱使,并且不断获得正反馈。外力的胁迫随着人们从中学进入大学而渐渐衰微,而自身的动力主要来自个人的喜好。就学习这件事情来说,仅仅靠个人的兴趣和热情是不可能支持他长期漫漫求索的。我们还需要的东西就是反馈,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所做的事情找寻某种意义,只有不断地得到反馈才会使我们相信这种意义是存在的。学习需要花费巨量的时间,而人的欲望随着年龄增长,如果学习的过程不能提供正反馈(他人的认可,物质回报,优越感),人的欲望就得不到满足,那他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那么正反馈来自胜过他人的优越与切实的物质回报,尽管好奇心的满足也是一种正反馈,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这是因为好奇只能一次性满足。而胜过他人的虚荣是长期存在的,只要你与他人存在关联。物质回报的快乐也是长久不灭的。那么问题是你怎样获得这两种正反馈呢?要胜过他人,就必须与他人比较才可,要获得物质回报,所学的知必须有所用方可。有些人之所以努力追求更高的绩点,当然是为了在课程评价上胜过别人而得到快乐,而且他们还可能获得物质奖励。


进入研究生后,你的学习模式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学习的内容变得小众,很多东西得靠自学。自学的问题是你丧失了与别人直接比较的机会,因而无法直接得到胜过别人的快乐。当然,可以靠小组学习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效率会更高,互相的交流可以视作一种比较,这会激发人的好胜心,另一方面,小组内的人的学习效果将会比单独学习的人好,与组外人比较的优越感是一种正反馈。总之,在学习上,合作要好过不合作,而且合作的人越多越好,合作的形式越正式越好。反之,如果一个人独立学习,那么他大概率会面临负反馈的困扰,学习也就无法长期地推进下去。大家都明白独立学习不如小组学习,那为何有人还是会选择独立学习呢?原因很简单,他无法选择小组学习。小组学习需要一个领导者确定学习内容,制定计划,组织活动。这个领导者的控制力不能太弱,那一个显然的选择就是导师。但并非所有的导师都热衷于组织并出席学习活动,而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要求他这么做。因此,佛系导师一般鲜少小组学习,有亦因导师缺乏控制力而中道崩殂。人之贤与不肖,在于其所在的环境。


而科研与学习又迥然不同。有些萌新小白(如在下)在开始的时候以为科研是以兴趣为基础,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活动。科研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内卷化Chinese功业化的职业,新人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入手。学生要面临的是艰深且小众的知识与浩如烟海的可读性为0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被要求独立寻找课题并发表文章的话,实在是强人所难。所以成败就在于是否获得良好的指导,是否得到可做的课题,是否在失去信心与兴趣之前得到正反馈。有的人发Sci就像发知乎一样,有的人却深受抑郁困扰,大抵因环境不同。如果学生阶段比较幸运,你花费的是五年大部分时间埋头书笔或实验室的光阴,获得的东西是足够毕业的论文,能够支持继续艰难发文的屠龙之技。有时候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就是个水货,搞科研也不会有成就,保持吃饭能力又十分辛苦,将来大概率去二本(可能是三本)学校教大学物理,那现在整天搞这些玄学(真空里的球形鸡)的意义何在呢?


最后看一下游戏何以令人沉迷,原因就是源源不断的正反馈。不断升级装备的喜悦,击杀敌人的快乐,随时可以重来的零沉没成本,根本不用学习复杂知识的低门槛,这些都使得游戏的吸引力远大于学习与科研。


这篇文章仅仅是自我感悟,没什么用,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懒惰寻找一个理由。


学习,科研与游戏的不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