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俄罗斯军乐局局长的哈利洛夫中将

节选自2019年8月出版,由瓦西里·希什金(Василий Цицанкин)所著的哈利洛夫中将传记《瓦列里·哈利洛夫:要热爱生活的一切》(《Валерий Халилов:Любить всю жизнь...》)
第二十七章 开始领导所有军乐队
2002年10月25日,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上校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乐局局长。在当时,阿法纳西耶夫中将(Генерал-лейтенант Афанасьев)由于已到服役年龄的极限而被解除了在武装部队里的职务。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当时有好几位候选人被考虑,但是,显而易见,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是最适合的那个候选人。首先,在为军乐团服役的20年中,他担任了从基层军乐军官到军乐团副团长的所有职务;其次,在所有的腐败丑闻中我们都没有看到哈利洛夫上校的名字,他不像其他那些在军乐团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军事指挥那样;第三,他担任军乐团副团长已经有9年之久了,他在阅兵和其他政府的活动中都表现出色,是联合军乐队优秀的指挥和出色的领导。
在此,再次引用由哈利洛夫上校的直属上司签署的,提交给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事乐队部门的绩效评估:
“他督导各军区和舰队的军乐队负责人的工作,创立了军乐团的教育机构并亲身参与其中,同时又负责军乐团的日常活动以及管理军乐团的文件。他领导一个委员会为军乐教育机构设计课程,又负责系统地去检查各军区和舰队的军乐队服役状况,以及他们对常规军乐任务和战斗、特殊训练军乐任务的执行情况。
在阅兵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他是莫斯科的联合军乐团的副团长。他能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和积累地经验清楚而无保留地传授给各军区和舰队的年轻军官。他参与了军乐队服役人员的选拔和职务安排。他有原则、诚实,能够及时地注意到下属的需求和要求。同时,他是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俄罗斯作曲家联盟成员。
我研究了V·M·哈利洛夫上校的日常活动,并认为该军官能够领导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的军乐团。
我正式提出申请任命哈利洛夫·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上校出任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乐团总司令及首席军乐指挥。
总参组织动员总局局长
总参谋长 V·斯米尔诺夫中将”
他的直属上司给予他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啊!
在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进行改革的那段艰难时期,哈利洛夫领导着军乐团。在那些年里,许多军区和军事单位(比如军事院校)的军乐队都被裁减。某些军乐队的人数甚至不超过10人,因此这样这样军乐队就不再可能提供专业的军乐仪式,比如部队出发去训练前的送别仪式。是的,什么是在有军乐队参与下举行的庆祝音乐会,许多军事单位都已经忘记了。现在通常只有一群由两三个人组成的鼓手参加一个军事单位的演习。而且,最糟糕的事情是这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规范!
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用他的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向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领导证明了,在一个团级的军事单位中的军乐队应该至少有15人。在更大的军事单位中,特别是在军区和军队首长所在驻地中,至少应该有22个军乐队成员,这些人不仅仅可以进行军乐行进间表演,还应该可以表演俄罗斯和外国作曲家的古典音乐。就这样,他终于把音乐重新还给了各地卫戍部队的军营。
在对军区和舰队进行检查时,当时正在参与检查任务的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和他的军乐团军官们发现,许多地方违反了军乐队人员编制的条例。军乐队中经常出现地方指挥官的妻子以及一些他们的亲属,尽管这些人从来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并且从没有到过乐队里报道。好吧,还有一些文职人员,通常包括一些退出了现役的前乐队指挥,他们给自己留了继续在乐团工作的机会。多亏了哈利洛夫和他的军官们,这种情况终于在我国的军乐队中被根除了——更不用说那些被哈利洛夫团队的反腐人员们发现的“死魂灵”们也被铲除了。
武装部队人数在2000年初的削减给一些主要的军事院校训练军乐指挥——这类独特的人群——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2006年4月1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把莫斯科音乐学院改组为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大学下属的军事学院(军乐指挥)。现在,作为军事教育机构重组的一部分,军乐指挥学院,军乐指挥学院成为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军事大学的一个下属单位,并从别戈沃亚地铁站附近的十月军营搬到了科马尼基军营,以往他们待过的地方。
以前至少有70人以上的班级,现在即使算上外军人员也没有20人。因此,教师人数也减少了,取消了许多部门及其军事职务,而那些军官也就随之被迫提前退休,同时许多课程也被修改了。此外,当时国防部有大量的房产在被出售,作为被卖掉的一部分,军乐指挥学院的学生本来应该从科马尼基搬到莱福托夫军营,并将在科马尼基的建筑出售给第三方。
哈利洛夫在说服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高层领导方面不要这样做时遇到了很多麻烦。自从他们搬到位于科马尼基军营的住所以来,“许多国家的物资被投入到购买教室设备以及建造封闭的室内军乐队排练场所当中”,更不用说他们对该处进行的大修了,俄罗斯国防部中央军乐团在那里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步入正轨。如果上述决定正式敲定的话,那么这个杰出的集体又要被怎么安置就又不得而知了。
在担任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乐局局长之后,哈利洛夫像他的前任阿法纳西耶夫一样,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将那些他一直认为可信的人安置到他认为应该到的位置上去。哈利洛夫的团队由莫斯科军区军乐团的前负责人科洛图什金中校(Колотушкин)和从外贝加尔军区调来的杜雷金少校(Дурыгин)领导。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则由格拉西莫夫中校(Герасимов)来领导。取而代之的是,谢伟尼诺夫中校(Шевернёв)出任莫斯科军区军乐局局长。马亚金少校(Маякин)被任命为莫斯科军事音乐学院军乐队的领导人。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军事大学的军事学院(军乐指挥)则是由特鲁诺夫上校(Трунов)来领导,而不是因病被转入后备役军官的格里亚兹诺夫上校(Грязнов)。
还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哈利洛夫担任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团长而来的变化还有,军乐团除了本来已有的管乐队以外,还多了小提琴手、弦乐队、爵士乐队和歌唱家。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所有音乐会的主持人是哈利洛夫的密友及同学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萨维茨基(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авицкий)。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的曲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动。除了演奏俄罗斯、苏维埃和外国的古典音乐作品以外,军乐团的曲目还多了有人演唱的声乐作品、器乐的独奏、爵士乐作品和世界各地的民乐作品。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在此时开始不再为任何可以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的公司和商业机构提供庆典和音乐会服务,而是开始为军人及其家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退伍老兵、首都和俄罗斯其他城市的工人们进行巡回演出。在每场演出中——无论是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主厅的舞台,还是在总参谋部的音乐厅,亦或是在远东或堪察加半岛驻军基地的军官俱乐部里——首席军乐指挥哈利洛夫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常常亲自为下属们解决在军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国家军乐队的负责人,哈利洛夫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史上第一次向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建议演奏俄罗斯联邦国歌的纯人声无伴奏合唱版。令他惊讶的是,国防部长不仅支持他的这一建议,并且还建议联合军乐团的艺术家们和参与阅兵的所有军人一起演唱俄罗斯国歌,以便“给阅兵带来别样的色彩”。
此外,哈利洛夫还对阅兵式上的歌曲的选用和编曲进行了极大的变动。他首次使用了当代作曲家E·阿克塞诺夫(Е. Аксёнов)和D·卡迪夫(Д. Кадеев)所写的进行曲,并对许多苏联作曲家的军事歌曲进行新的改编。同时,作为一个作曲家,哈利洛夫本人也使用了自己所写的进行曲,其中包括列夫·托沃斯基进行曲(«Лефортовский марш»)和米罗拉多维奇将军进行曲(«Генерал Милорадович»)。这些创新显著的丰富了军乐团的曲库。
当然,这不是说一切进展地一帆风顺,而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就全然是正面的。现在,从看过往事情的角度来看,我们注意到,由于要参加红场阅兵,正如他们当初也注意到并写下来的一样,“千人联合军乐团”使得在别尔哥罗德州、奥廖尔州、利佩茨克州、图拉州、弗拉基米尔州和其他地区的军乐队人数大为减少。在那些地方城市5月9日所举行的阅兵式上,伴随着阅兵式进行的军乐队只有40到50人,毕竟,这个国家把所有的部队都花在了莫斯科的阅兵式上。而且,同一个地方阅兵式上的一切事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大领导来负责。
尽管如此,哈利洛夫本人还是亲自向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请求,放弃这种把来自莫斯科周围地区的军乐队借调过来的恶习。“毕竟一切应该要亲身来做才知道!您可以搞这种七八百人的军乐队,但是当您要想要音质好时就不应该要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搞这种‘红场上神话般的千人军乐队’呢?”这就是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的全部观点。尽管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威胁到他在军队里的未来发展,但是他仍然要向这个国家的领导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尽管这件事是这样的特殊,他仍然得到了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在红场上,在每一个这个国家特殊节日的庆祝活动里,对军乐艺术家的人数已经没有了绝对要求。现在这个国家的军乐队负责人,哈利洛夫的继任者季莫菲·康斯坦丁诺维奇·马亚金将军(Тимофея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Маякин)所负责的军乐团的特点是管乐队的专业和声音上的和谐。
不久后,在2005年,为了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在阅兵式上,仪仗队的卡宾枪上写上了数字“60”和“胜利日”这一单词。而在阅兵的最后,联合军乐团和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的学生们、鼓手们在红场鹅卵石的地上演奏了“胜利日”。但是,最令人们惊讶的是,虽然联合军乐团、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的学生和鼓手们人数众多,但是在各种节奏的表现上以及变换队形上,他们都纹丝不乱,井然有序。
如果哈利洛夫在从前不支持他的好友,军乐系的学员维克托·伊万诺维奇·阿尼金(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Аникин),那么一些现在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当时哈利洛夫正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军乐队服役专业担任讲师。在阿尼金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军乐指挥系毕业后,命运使他们又总是相遇在一起。当时军乐局的监察处在巡查基辅军区的以M·V·伏龙芝命名的基辅高等联合兵种指挥学校的军乐队及他们的指挥阿尼金少校时,其中一位监察官抱怨道:“在他的节目里,没有指挥过哪怕一首的俄罗斯经典作品。”
“好吧,您指挥的作品真是经典:柴可夫斯基(Чайковский)、贝多芬(Beethoven)、巴赫(Bach)。很好!”监察官说。
“您知道的,上校同志。这样小规模的军乐队演奏不了那些大型的俄罗斯传统经典作品。”阿尼金试图为自己进行辩护,“在上次检查时,我的前任选取了穆索尔斯基(Мусоргский)的‘荒山之夜(«Ночь на Лысой горе»)’,然后呢?从监察官那里得到了‘不满意’的评价!”
“是的,但是在我们的训练计划中,对军队的政治训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监察官并没有松口,“训练计划里白纸黑字地写着:‘军乐队必须练习和表演俄罗斯经典作品’,而您没有!因此,少校同志,您本人没有通过考核!”
这次巡查的结果是,监察官直接向以M·V·伏龙芝命名的基辅高等联合兵种指挥学校的负责人提问:“为什么你们学校军乐队的节目里没有一首俄罗斯经典作品?”乌云立马在这位年轻少校的头上聚集了起来。但就在那时,哈利洛夫中校从哈尔科夫赶了过来,他是唯一一个为阿尼金站出来的人,他说:“要求一个在这个军事学校任职才仅仅十天的军官完成有关的训练计划,简直是荒谬又愚蠢!而且阿尼金少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好表演俄罗斯经典作品。”如果不是有哈利洛夫上校为阿尼金少校进行辩护,这件事情将会以何种方式收场是不得而知的。
随后,哈利洛夫看出了阿尼金身上强大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要将他调任到莫斯科,担任军乐乐器专业教师,他从未为这个决定而感到后悔。维克托·伊万诺维奇不仅仅有着出色的教学才华,他还作为“思考者”提出了鼓乐的发展的新方法,以引领世界的新方向。此外,直到今天他还在军乐队和学院的学员当中有着无可争议的权威。
有一次,当他在一场音乐会上看到阿尼金的学生在演奏打击乐时(那时他已经晋升为上校),哈利洛夫建议阿尼金在表演同一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增加更多的鼓手:这样当进行阅兵时,红场上就会充满了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的鼓手所敲击出的鼓声,即把这样的表演弄得像一场“盛宴”一样。然后,阿尼金就开始在鼓手的课堂上向所有人传授一些看起来很高级但很复杂的动作,并把他们分为学习小组。而且,他们并不是从简单的部分来开始练习,而是从困难的部分来开始练习,让学员们意识到这些复杂的动作应该如何做出来,并让他们自己思考如何表演一些简单的片段。之后,阿尼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让一队持卡宾枪的仪仗队与鼓手联合在一起表演。但是为此,有必要在阅兵结尾时再增加一首歌的时间。哈利洛夫再次对他下属的决定表示了支持,并将他介绍给了仪仗队的负责人,而后者也很高兴可以在红场上与这样杰出的团体一个单独的乐队一起表演——在乐队的陪同下一起演出。
还应该注意到的时候,阿尼金上校总是不得不很困难地为莫斯科军区所有的军乐队配备必要的雅马哈鼓。哈利洛夫看到联合军乐团在红场阅兵上有必要配备足够数量的鼓,因此设法说服了总参谋部的军官们购买了必要的进口的鼓。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上的军乐队表演的水平非常高超,就如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所宣称的那样。在阅兵之后,因为哈利洛夫的申请,阿尼金上校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的命令,被授予了“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
对于包括哈利洛夫在内的所有军乐指挥家而言,2006年10月22日发生了一个很不幸的事情,苏联国防部前军乐局局长米哈伊洛夫少将(генерал-майор Михайлов)遭遇了车祸,不幸身亡。一开始关于这件事情,有各种各样的谣言:有人说这是车臣武装分子对将军实施的恐怖袭击,因为驾驶员当时醉倒在了方向盘上。但当我们了解到更多相关的信息时,才发现原来事情是一系列不足以致命的因素加起来导致了将军的不幸。唉,我们的民族在描述历史的时候不喜欢说“如果”,不然以“如果”开头的句子就会太多啦。唉,所以这件事情里相关的所有人都无法在那个致命的晚上改变什么。如果米哈伊洛夫在格涅辛音乐学院的同事们在庆祝儿童乐队成立周年的晚宴后不让他独自离开,如果他们当中有人想到要给他叫辆出粗车,那么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事实就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的方向盘后的那个女人没有看到一个男人在错误的地方横穿马路,于是汽车碾过了他,然后他死了……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在格涅辛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指挥系任职,他在那里的同事们也是出色的指挥:V·G·列布索夫(В. Г. Лебусов)、N·P·谢尔盖耶夫(Н. П. Сергеев)、V·V·奇斯蒂科夫(В. В. Чистяков)。当然,凭借着出色的水平、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很快,他就被评为副教授,不久之后,更是成为管弦乐队指挥系的教授。当然,对于所有同事们而言,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的死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但是生活仍然要继续,所以有必要找人来弥补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留下的空缺。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曾经游说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在格涅辛音乐学院里任职,但是由于哈利洛夫繁忙的工作,他没有答应。然而,在他亲爱的前辈去世之后,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接受了他的建议。为了纪念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夫,俄罗斯首席军乐指挥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填补了格涅辛音乐学院管弦乐队指挥系副教授的空缺职位。
2006年12月,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晋升少将军衔。
尽管他的生活是这样的繁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和巡回演出,但是哈利洛夫仍然竭尽全力寻找回到课堂里进行教学和与学生们互动的机会。即使由于各种情况他总是不能够回到格涅辛音乐学院,但是学生们还是经常能够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里,在他的办公室里,上到他的课。一般情况下,哈利洛夫的学生们都很乐意参加由哈利洛夫指挥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下属中央军乐团的排练。从这位首席指挥的身上,他们学到了如何与这样专业的团队进行排练和演出,学到了什么是音乐。2014年,在经过一轮竞争后,哈利洛夫被任命为格涅辛音乐学院管弦乐队指挥系教授。
但是,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在2004年6月12至14日,在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乐局局长哈利洛夫的倡议下,全俄罗斯音乐协会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就联合举办了“联合军队(«Содружество армий»)”国际军乐节。
随后,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在军乐节上所发表的讲话指出了军乐节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这个军乐节团结了前苏联各共和国的军乐队。“毫无疑问,军乐队凭借着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艺术,继续为复兴和促进爱国军乐作出切实的努力,同时也发展和加强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理解,为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国防部长在致欢迎辞时这样说道。
在莫斯科中央陆军的主场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的“联合军队(«Содружество армий»)”军乐节成为了一个盛大的军乐节,一共有六千多人参加。这次军乐节的参与者有: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下属中央军乐团、莫斯科军区军乐团、海军模范中央军乐团、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军乐团和俄罗斯空天部队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军乐团。而之所以这次军乐节被称为“国际军乐节”,是因为有奥地利军乐团的参加。除了军乐团以外,来自莫斯科及莫斯科周边地区、顿河畔罗斯托夫和弗拉基米尔州的民间乐团也参加了这次军乐节。
然而,其实在那时,哈利洛夫的想法远不止如此。他想在第二年举办真正的国际军乐节。这样,不仅来自前苏联的各个共和国的军乐团都能参与其中——当然,哈萨克斯坦的模范军乐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中央军乐团都引起了哈利洛夫极大的兴趣——还可以邀请其他国家的军乐团参加,比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一起来参加胜利日纪念活动。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毕竟他们都参加了20世纪那场可怕而残酷的战争!
于是,在恰好过了一年之后的2005年,在“歌颂和平(«Ода Миру»)”莫斯科国际军乐节上,除了俄罗斯武装部队的军乐团以外,已经邀请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军乐团——法国的、英国的和美国的。美国驻欧洲地面部队的军乐团、英国皇家空军中央军乐团、法国空军中央军乐团、来自大不列颠皇家卫队中掷弹兵卫队和爱尔兰卫队的鼓手们都参加了这次军乐节。
当然,这已经是对军乐队进行了筛选后的结果。毕竟不是所有的外国军乐队都精通用乐器演奏出和谐的管弦乐并拥有精湛的技巧的。在那时,哈利洛夫生出了想要在红场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欧洲军乐节的想法。
“上将同志,为什么从1950年到现在,每年8月在苏格兰爱丁堡都要举办军乐节?在瑞典,自1986年以来,在斯德哥尔摩圆球体育馆都会举办军乐节,而且不是每年一次,而是每年两次。在柏林,自1995年以来都一直举办军乐节,而在不莱梅,是从1964年开始。好吧,在伦敦,我不得不说,自1880年以来他们就已经开始举办军乐节了!”这是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在总参谋长面前说的话,“确切地说,我们国家在这个事情上已经落后于许多欧洲大国几十年了,现在,使我们俄罗斯举办的首届军乐节保持在和他们相同的水平上,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好吧,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您打算在哪里举办这个这么大型的活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别洛乌索夫(Белоусов)上将难以置信地问。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我认为,最适合举办这类国际军乐节的地方是红场!”哈利洛夫自信地说,“第一,这是我们国家的心脏!红场是什么,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我保证,如果是在红场举办军乐节的话,许多来自国外的军乐指挥家——我的朋友们——都将会很乐意参加这个第一次举办的军乐节;第三,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军乐节办得极高水平,我们就可以在俄罗斯每年都举办这个军乐节,这就可以用来替代欧洲类似的军乐节了!”
“但是这个问题需要和克里姆林宫里的那些人进行协商,红场是他们的地盘。”别洛乌索夫上将反对道,“谢尔盖·德里米特耶维奇·赫列布尼科夫(Серг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Хлебников)会不会同意您的意见,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认为,克里姆林宫的卫戍司令和您都会站在我这边的!”哈利洛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赫列布尼科夫将军难道会不明白红场是我们国家的心脏,而在这个地方举办军乐节才能具有世界水平吗?不必谈论可以对我们国家的青年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乐教育,单单是别的好处和实惠,这个节日就不知道能带给我们的多少了!”
“好吧,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他们被你说服了。那么,应该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举办这个军乐节呢?”别洛乌索夫上将问,他同意了这件事情。
“最好的选择是在八月底到九月初!最好是在莫斯科城市日的庆祝活动举行时进行!”哈利洛夫很开心地答复了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还有,军乐节可以在每天晚上进行,持续一个礼拜,同时举行庆祝莫斯科城市日有关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他们制定了红场首届军乐节的章程。
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对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副局长、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赫列布尼科夫中将(Серг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Хлебников)的宽广的视野、极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的精神、作为公民的不卑不亢、创意性和易于沟通给予了高度赞扬。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对创立军乐节的想法立马表示了支持,这在军乐节的举办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毕竟,他的肩膀上负担着巨大的责任!
公平地说,应该指出的是,在2006年哈利洛夫少将只是做到了在红场上举办上述所说的想要举办的军乐节的前提条件,这场军乐节的名字是“克里姆林宫的黎明(«Кремлёвская зоря»)”。然后,作为在莫斯科俯首山举行的城市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国家元首和军方首领的仪仗队参加了庆祝游行。这次的活动是在莫斯科市政府和克里姆林宫的支持下联合举办的,一共有5万名观众参与。法国、挪威、丹麦和德国大使馆的大使和武官也以贵宾的身份参与其中。这项活动被组织者们认为是筹备莫斯科一年一度的军乐节的必要元素。
好吧,在一年之后的2007年8月,“克里姆林宫的黎明”国际军乐节终于在首都的广场上首次举办了,它的主要特点是军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舞蹈的有机结合和管乐队的行进间表演。9个国家(英国、北爱尔兰、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丹麦和意大利)的军乐队成为了第一届克里姆林宫军乐节的外国参与者。来自各军种的军人和其他表演者加起来,参加人数超过了一千人。在这个国际军乐节是,俄罗斯派出了俄罗斯军队最好的军乐队来作为代表: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军乐团、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下属中央军乐团、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苏沃洛夫军乐团、莫斯科军事音乐学院综合军乐团。当然,还有一些民乐合唱团:库班哥萨克合唱团和“纳美思”阿迪格民间艺术歌舞团(ансамбль народного танца Адыгеи «Нальмэс»)。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军乐团(350人)和各国的军乐队从救世主塔门口一直排列至红场的出口,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们在结束时一起表演了俄罗斯民歌“年轻的哥萨克散步在顿河边(«По Дону гуляет казак молодой»)”和“月光(«Светит месяц»)”。哈利洛夫少将本人在决赛中负责指挥联合军乐团。顺便一提,决赛中乐曲的出色编曲和配器是由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的弟弟亚历山大·哈利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Халилов)完成的。
嗯,根据一年前在俯首山定下的习惯,在军乐节表演的结尾,国际联合军乐团一起演奏了作曲家阿加普金(Агапкин)的“斯拉夫人的告别(Прощание славянки)”。“克里姆林宫的黎明”军乐节的众多创新给所有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马术表演,毕竟在世界上所有同类的节日中,还没有进行过马术表演。这是由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赫列布尼科夫将军提出的建议。他不仅积极地协助了军乐节的举办,而且还对军乐节提出了许多积极地、创造性的建议。
这次“克里姆林宫的黎明”军乐节进行了每天至少100分钟的一共五天的表演,每天的观众都超过了7000人,也就是说,一共有超过3.5万名观众参与到了军乐节当中。为了能够容纳下所有的观众,红场内特别设置了临时看台。而除了在红场上的演出以外,在特维尔大街上也有着军乐游行表演。
组织者们在对这次军乐节进行总结时,决定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举办这种军乐节。
受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和俄罗斯帝国军乐团标志的影响,瓦列里·哈利洛夫前往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的徽章设计中心,那里为军乐团的艺术家们设计了多种徽章以供选择。在对这些草图进行了一些小改动后,根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2005年第41号特别命令,正式批准了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事音乐学院学员与军乐团及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的徽章图案(包括肩章、臂章和袖章在内)。
于是最后,军队中的军乐指挥和艺术家们都获得了专属于自己的徽章!此外,根据该命令还设置了“以N·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命名的功勋奖章”,以表彰为军乐团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同时,根据命令,被第一个授予这个奖章的是军乐团的全体成员及已经退伍的成员,以纪念他们为推广俄罗斯军乐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此时,哈利洛夫少将不仅试图提高军乐指挥和军事音乐家们的声望和地位,还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励下属积极为军乐奉献。他认为,不管你是什么人,是乐团的音乐家、偏远地区驻军的军乐指挥亦或是已经退伍了的军乐团老成员,只要你曾经在自己的军乐团中忠实地服役了许多年,你就是一个杰出的人物。
在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的领导下,退伍军人(曾在军乐团中服役多年的退伍军人)委员会的年会又定期在科马尼基军营里举行了。他为退伍军人们设计了年会的整个流程:退伍军人们应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乐团团长哈利洛夫少将的邀请一起来举行盛大的聚会,同时奖励那些为我国军乐团发展做出贡献的年事已高的人们;然后,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大学的军乐团会为退伍老兵们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嗯,最后一起拍照,吃自助餐,让退伍的军人们彼此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不得不说,尽管哈利洛夫少将在军队中担任很高的职位,日常行程很紧,但是他从未错过与军乐团的退伍军人们相聚的机会,总是与这些在他的军乐之路上给予他真诚的帮助的老师们或者和他一起服役过共事过的军乐家们进行真诚的交流。此外,按照传统习惯,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军乐团的每一场音乐会上,他总是为退伍军人委员会留下一定数量的免费门票,以便让退伍军人们知道自己仍然被记得并且被照顾。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还被记得。
我总是记得,在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间,军乐比赛在我国已经完全停止了。哈利洛夫少将本人在2007-2008年间举办了首届全俄罗斯正规的军乐队比赛。在本次比赛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前,哈利洛夫为国防部下属的所有军乐指挥家举办了俄罗斯武装部队军乐史上第一次集训营。这次集训的主要目标是进行武装部队军乐队的改革以及确定军乐队音乐会的任务是什么。来自我们辽阔的祖国的200多名军乐指挥参加了这个集训营,这次集训营为每一个人都报销来回路费,是20年来的首次,这个鼓舞了军乐指挥们的士气,让他们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毕竟,经过这么多年,他们终于可以再次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和他们的领导者们讨论他们目前紧迫的需要和需求是什么!
在训练营结束后,在2008年12月底,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厅,举办了首届全俄罗斯全职军乐队比赛优胜者们的盛大的音乐会。俄罗斯国防部军乐局副局长V·G·伊万诺夫上校(В. Г. Иванов)宣读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给予比赛优胜者奖励的命令。值得注意的是,哈利洛夫在此时也没有忘记那些已经退伍了的军乐团老人们。哈利洛夫邀请了在1988年举办的上一届全苏维埃联盟全职军乐队比赛的获胜者们到场观看,并庄严地向他们颁发了“以G·V斯维里多夫命名的纪念奖章。”
2009年,军乐节重返红场,但更名为“救世主塔(«Спасская башня»)”,即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主塔来命名,因为军乐节是在这个地方及其附近进行的。如您所知,这座塔名字的由来是在通往红场的门一侧的上方和通往克里姆林宫一侧的门上方均绘有救世主斯摩梭斯基。根据国际上的习惯,从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诺维奇(米哈伊尔一世)开始,各国的外交官会见俄罗斯所有的统治者前都要穿过这里。因此,2009年在这里的一个发现是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的,当时在这里的石膏层下发现了20世纪时遮住了的救世主的图画,并在军乐节开幕前不久对其进行了修复。
根据哈利洛夫少将的计划,每年的救世主塔军乐节应该都要有一个重要的日子来作为主题。2009年救世主塔军乐节的主题是纪念沃尔塔瓦战役(Полтавской битвы)300周年。因此,以“滑稽的军团”为主题,士兵们装扮成沙皇彼得大帝以及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团的士兵的样子在红场登场。哈利洛夫一直很担心演出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不过事实上,在红场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负责支援和调度的人员们有对讲机,通过对讲机他们可以和红场的表演者们紧急联系;嗯,其次,每一个参与救世主塔军乐节的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当外国军乐团在表演时,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看着他们的表演,有时候会开开玩笑,有时候会告诉站在他旁边的军乐指挥家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当联合军乐团离出场表演还有几分钟时,哈利洛夫少将立马变得严肃了起来,拉直了他的礼服外套,戴好他的帽子,为音乐会的漂亮结尾做好一切准备。那一年,法国著名歌手米雷耶·马蒂厄(Mireille Mathieu)也来到莫斯科参加国际军乐节,后来她变成了军乐节的一个标志。所以,当他们在排练联合军乐团在结尾时所要演奏的由亚历山大·哈利洛夫所创作的作品时,瓦列里·哈利洛夫突然想到,是否可以在结尾时让米雷耶·马蒂厄可以和军乐团一起演奏“青色的头巾(«Синий платочек»)”这首歌?当然,是用俄语!在中途休息时,他通过翻译向这位著名歌手提出了他的建议,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歌手同意了,只是要求让她用俄语写下歌词。最后的演出令人难忘!米雷耶·马蒂厄不仅仅在联合军乐团的演奏下演唱了“青色的头巾”,还演唱了俄语歌“黑眼睛(«Очи чёрные»)”,得到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从那时起每年举行一次的救世主塔国际军乐节就开始了飞速发展:每年都会有新的外国军乐团参与、联合军乐团在每次结尾中的曲目都是不同的、并且每年的军乐节都会有一个新的主题。这些亮点都是世界上其他军乐节所有没有的!
例如2010年的军乐节的主题是“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在2011年所举办的救世主塔国际军乐节主题则是纪念俄罗斯军队专业军乐团成立300周年。2012年,军乐节的主题是“纪念俄法1812年战争胜利200周年”,著名艺术家M·谢米亚金(М. Шемякин)特地为此创作了雕塑作品。
嗯,在2014年第七届军乐节的主题是纪念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日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百周年。2015年军乐节的主题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统计,从军乐节开始举办以来,一共有来自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军乐团参与其中。
每年,救世主塔军乐节都会邀请著名艺术家参与其中。比如在2015年,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赫列布尼科夫上将的建议下就邀请了苏联人民艺术家塔玛拉·戈维尔特采维莉(Тамара Гвердцители)在红场上演出。她表演了米卡埃尔·塔里韦迪耶夫(Микаэл Таривердиев)的作品“音乐(«Музыка»)”和“点燃蜡烛(«Зажгите свечи»)”。
“不要扰动无辜的灰尘,在今天晚上,
为了消除世界上的黑暗,请您点燃蜡烛;
让那些敌对和邪恶的语言都消失,
世界上没有不幸是与自身无关的,请您点燃蜡烛;
在这永无止境的寂静之中,请您点燃蜡烛;
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友善,更具友爱,
请您在灵魂深处,点燃蜡烛!”
这些令人难忘并深入到灵魂当中的充满哲学意味的歌词,深深地进入到了哈利洛夫将军的内心当中——这些歌词是多么的深刻啊!
于是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突然打电话给他的儿时朋友兼同学尤里·斯米尔诺夫(Юрий Смирнов),邀请他和他一起去布尔登科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去看望他们共同的朋友和同学季玛·阿托夫米扬(Дима Атовмян)。他患了咽喉癌,已经时日无多,并且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通过纸笔交流。
“尤拉,我们去吧?”
“瓦莱拉,你知道的,我有公务在身。我的莫斯科军区歌舞团正计划前往德国进行巡回演出。”尤里·斯米尔诺夫回答。
“尤拉,去吧!那些事情可以以后再做!但是,我告诉你,这件事情再不做就太迟了!”哈利洛夫坚持他的想法,最后斯米尔诺夫和他一起去医院看望了他们的朋友。
季玛·阿托夫米扬当时刚刚进行了手术,他非常感激朋友们没有忘记去看望他!而且瓦莱拉·哈利洛夫将军本人和他的朋友为了去看望他还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哈利洛夫从前的老师戴维蒙·叶拉斯托维奇·戴夫达扬尼(Давид Эрастович Девдарьяни)的身上。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哈利洛夫和同学们在他不久于人世时也曾去拜访过他,那时他已经被遗弃在肿瘤科的病床上,在那躺了一年有余,被所有人遗忘。他的妻子和女儿已被他亲手埋葬(在他之前已去世),并且他没有任何亲戚。也许他从前的学生的到来给予了他温暖,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他的寿命……
哈利洛夫将军如此尽心尽力,可能是他并不认为:生命就是生命(是不可挽回的)!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并不认为是不可挽回的,总是常常以牺牲自己的时间为代价,试图向同志、向他的亲近之人伸出援手……
http://xiahouyuanhan.lofter.com/post/1e7555a9_1c6c3be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