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窝花脸:浙江衢州古城游记,参观赵抃祠感受清廉本色
衢州古城位于衢江之滨,是“四省通衢”的“东南锁钥”之地,夏商为“扬州之域”,春秋归越,战国归楚,秦属会稽,汉属东阳,三国从吴,建制于唐,兴于宋,昌于明,盛于清。前后近两千年历史。
衢州城墙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原为土墙,唐以后开始以砖石筑墙。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郡守高至临重修旧城,奠定了后世的规模。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农业发展需要,大兴土木,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府城现存西安门、大西门、大南门、小南门、东门及小西门之半,除大西门于上世纪末重新修缮外,各门城楼已圮。
钟楼为明万历年间太守张尧文所建,楼上有重达1.5吨的大钟,大钟上铸有经文、铭词,及各种精美的花、草、鱼、虫图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口大钟被入侵衢城的日军盗掠,运回日本,从此钟楼无钟。由于年久失修,日渐损坏,在20世纪60年代,钟楼被拆除,只存基座。复建的钟楼,恢复了衢州城内的一处标志性历史建筑。2006年,钟楼与衢州城墙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抃(1008~1084年),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苏轼曾为之作《清献公神道碑》。
赵抃祠,位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下街街道钟楼底街14号,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祀奉宋代名臣赵抃的祠堂,祠堂为四合院布局,有正祠、正室三楹、两厢等。
2005年命名为首批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赵抃祠举办赵抃廉政文化节。赵抃祠也成为宣传衢州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和窗口。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思窝:花脸
钉个思窝,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