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5.2.2 道德(3)
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者歪曲马克思主义承认客观规律对人们行动的决定作用,诬蔑马克思主义否认对人们行为作道德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不承认人们有意志的绝对自由,却承认人们有意志的相对自由,就是说在客观规律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范围内,对几个可能的行动,有主动地选择其中某个行动的一定的自由。人们的这种选择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因此,人们对其行为是要负道德责任的。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和变节分子、革命叛徒在道德品格上截然相反,这是因为他们在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列宁说:“决定论思想确定人类行为的必然性,推翻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做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而不致把一切都任意推到自由意志的身上。”[1]
马克思主义绝不排除道德和道德评价,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严格正确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它要求客观地历史地去评价人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者对过去劳动人民中所表现的勤劳、朴素、勇敢、友爱互助等美德,对一切献身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事业、反抗侵略、反抗压迫、关怀人民的优秀人物的道德行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予以充分的肯定。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些美德,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的道德。
共产主义的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它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最高尚的道德。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道德观根本相反,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同志说:“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 [-]说:无产阶级与共产党员,“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使别人同享幸福’的基础上。是在努力于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与全人类的解放斗争中来解放自己,来消灭少数人的特殊权利,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高贵、伟大与被人尊敬的基础,共产主义的道德的基础。”[3]
共产主义道德是为团结全体劳动人民,反对一切剥削制度和私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服务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只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分子所具有的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形成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共产主义道德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地成为多数人的行为的准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就会成为全民的道德。
培养全体人民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彻底克服剥削阶级的道德观点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特别是通过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实践,对广大群众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同剥削阶级的道德影响进行坚决的不断的斗争。提高人民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巨大的作用;对于将来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它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注:
[1]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载《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9页。
[2]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654页。
[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