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士申请】德国顶尖大学读博申请经历 | Needle 博士申请辅导老师介绍

2022-07-09 23:00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 回忆当初申请博士的点点滴滴,我时常想起这首诗,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在探索和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
风景园林是一个无限奇妙的学科,我从未在其他学科的身上见识到如此的丰富性,它集理性与感性与一体。学生即需要学习非常生态学的课程诸如植物学、花卉学、土壤学、气象学等等,也需要学习非常工程学的课程比如人体工程学、园林建筑、园林预决算等等,同时还要掌握和学习大量艺术学的知识比如素描、色彩、园林手绘、各类软件制图课程等等。因此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结合科学与艺术,让我的作品看上去即合理又美观。有时我也总苦于找不到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理由来支撑我的设计,我想,正是这种不断的思索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
渐渐的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前沿的学术论文和相关书籍。当我关注到生态景观这个领域的时候我非常兴奋,仿佛这正是我所寻找的充足的设计理由。那时引导我入门的第一本书籍正是俞孔坚老师的《“反规划”途径》,这也是我推荐给每一个景观学子的必读书籍。该书以浙江台州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详细介绍了区域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步骤。正是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地理学和生态学在风景园林学科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为我现在的研究方向埋下了种子。


对研究的兴趣和一直相当大学老师的愿望让我开始有意识的寻找这方面的机会。在德国,科研助理常常是试探大家是否适合科研的一个好方法,也是非常多博士生选择读博之前常有的过渡阶段。因此我在网站上广泛搜索关于科研助理的信息,投了一些简历、动机信和作品集,最后获得了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系Ludwig教授的一个科研助理的机会。在这一年的科研经历中,我联系四川农业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一起联合申请了题目为“基于Bauboranik技术的活体植物景观材料选择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租项目。

合作申请的国际项目

ludwig教授的活体植物研究
这个项目联系和撰写的经历也让我后续的博士申请更加的顺畅。结束了近一年的科研助理的工作之后,我开始更加细致的思考了未来想要研究的领域,并且针对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了博士的投递工作。
地理学和生态学是我一直关注的两个重点方向,我查阅了几乎欧洲大部分的老师,确定了三个需要套磁的教授。为了尽快拿到offer, 我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套磁写法,即在第一封邮件中都直言每个导师所研究细分领域的痛点问题,并且说出我的部分见解,然后直接约教授线上会议。这种激进的写法效果出乎意外的好,三个教授都纷纷回复了我,并且和我直接约了会议时间。我就靠这种方法迅速的争取到了面试机会。
准备面试的过程也比较的简单粗暴,我几乎分三大块讲述了我的主题即:1. 如何发现的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为何重要?2. 我打算如何在博士期间解决这个问题?3. 我有什么理论基础和过往经验去支撑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面试之后一个教授拒绝了我,两个教授给了offer. 我最终选择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Lukas教授。

在lukas课题组所做的研究
总结一下我觉得对申请博士比较有帮助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确定性作用的是:1. 过往的科研经历。2. 套磁。 
科研经历能够真实的反映你过去的科研工作做的如何以及你的科研潜力。套磁的好坏直接决定教授是否会给你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你。鉴于我的套磁回复率非常高,我总结的经验是:第一个找准课题,不要随意海投。第二个在写套磁信的时候直击重点引起教授兴趣。比如你直接写在这个领域还有什么什么内容没有研究到,教授看了如果跟你有相同的看法就会对你好感倍增,如果看法不同,他可能也会觉得你好像有点思考能力,愿意跟你聊一聊看你怎么想的。第三个是步步推进。在写套磁信时问一个小问题,或者约个短的时间聊聊对某个科研问题的理解会比直接要求得到一个博士职位的概率大。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博士申请】德国顶尖大学读博申请经历 | Needle 博士申请辅导老师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