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宝鸡研学纪实(3):秦岭,秦岭

2023-06-01 17:35 作者:绿皮东风  | 我要投稿


宝鸡站的月台上,许多同伴和6063/4次合影留念。这趟列车由国铁西安局运行,自陕西省的宝鸡出发,翻越秦岭,终到四川广元。2021年之前的6063/4次一度由国铁22/25B型客车担任,低廉的票价和沿途景色使得它进入“公益慢火车”名单和大众视野。升级25G型客车后,在6063/4次上虽然难以体会到“开窗通风”的乐趣,但对于列车员和一般乘客来说,他们再也不用为“冬凉夏暖”而苦恼。


从宝鸡站驶出后,列车转向西南方的宝成铁路。车速渐缓,任家湾车站到了,这里是宝成铁路和徐兰高铁的交汇点。当天的车厢里,热闹非凡。6063/4次的列车长成为当天的“知名人物”,不厌其烦地为大家题词留念。


我坐在座位上,同对面来自广州的铁路收藏协会的李万云会长攀谈着。“位于广州的铁路博物馆的藏品很多,值得一看。”得知我是铁路爱好者后,李会长向我推荐,“当然,海南东方市的海南铁路博物馆也有很多亮点。”


“海南铁博里有当年宋美龄的专车,不过听说个人参观该馆有些困难。”


“海铁现在散客也可以进入,欢迎你来。”


窗外浮现写有“杨家湾”字样的站牌。在列车时刻表上,6063/4次在宝鸡至秦岭段没有停靠点。但为照顾沿线车站的职工,列车在行驶途中会在杨家湾、青石崖、观音山等小站办理路内通勤。车站的护坡上,镶嵌着火红大字“大美秦岭,魅力宝成”。

车厢内,其乐融融


光明与黑暗的不断切换像旧时的电影,伴随车轮的咔哒作响。秦岭段的宝成铁路采用的是等高线修筑法,即“铁路展线+隧道群模式”。这种方式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盾构隧道,但旅客可以直观地感受沿线的风光。


经过一个小时的运行,6063/4次抵达秦岭站。此处距离广元仍有距离,但路途已不再艰险。

秦岭站


秦岭站对面矗立着“宝成精神陈列馆”,内部运用大量资料讲述宝成铁路修建以来的历程。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发生在宝成铁路上的“紧急救援事件”:2010年8月19日,途经宝成铁路的K165次旅客列车跨越石亭江桥时遭遇洪水,致使15、16号车厢悬空。所幸前一日该车的乘务员进行过安全演练,当天成功将受险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参观结束后,我们坐汽车前往观音山车站。从地图上看,秦岭站和观音山站的距离并不遥远;但考虑到山区因素,车速十分缓慢。沿着等高线修筑的公路时不时会来一个180度大回旋,一旁刻有标注“秦岭第X拐”。


观音山站的生活区隔壁,一条溪流为车站职工提供用水。当溪流到下游与长江汇合后,它的名字将如雷贯耳——嘉陵江。是的,6063/4次越过有“宝成铁路最高点”之称的青石崖车站后,就来到了秦岭南麓,这里也是嘉陵江流域的源头。


由于地势陡峭,观音山站的站区和生活区分隔两处。建站初期,两地采用在山体上开凿的石阶路联系。后为方便运输物件,一条缆车系统被开通。2022年,一架外观草绿色的“大电梯”拔地而起。“大电梯”的轿厢内部十分宽敞,楼层按钮仅有代表生活区的一楼和代表站区的二楼。

“大电梯”全貌


观音山站和成昆铁路的关村坝站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爆破方式在山间开辟出平地建成。1958年8月10日,随着一声巨响,9.68万立方米的石方被从爆破点成功扬弃,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铁路首次大爆破”的观音山大爆破。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山下的物体好像被微缩一样,用手指就可以夹起。午后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远处的山脊上,如梦如幻。

葱郁的群山


回程途中,大巴车路过一块写着“大散关”的路牌。这里曾是南宋的边防前哨,肃杀之气不言而喻。《书愤五首:其一》中就写过:“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几百年过去,如今的大散关已经变成一个安宁的小村庄。老妇人悠然自得在家门口晒太阳,看着汽车通过。


渐渐远去的秦岭,像一名“时间观察者”,在那里注视着沧海桑田。


注释

  1. 22型客车中国铁路22型客车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9至1994年间生产。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22型客车一直是国铁客运主导车型。据统计,22型系列客车产量约2.7万辆。20世纪90年代开始,22型客车逐渐由25型客车替代。

  2. 25B型客车:作为22型客车的替代品,25B型客车从1992年起生产,包括有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行李车(XL)。

  3. 25G型客车:25G型客车在1992年起生产,包括有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空调发电车(KD)、行李车(XL)等种类。2015年之前,该客车的标准涂装主色调为橘红色和白色,因此也俗称“红皮车”。




宝鸡研学纪实(3):秦岭,秦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