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常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023-08-18 22:31 作者:马列的忠实追随者  | 我要投稿

(UP主注:本文内容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信,无任何时政内容和新闻信息。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本文仅用于个人收藏和学习,无任何不良引导,文中的内容完全不代表UP主的观点,请审核大大高抬贵手,谢谢!) 什么叫矛盾?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一、矛盾处处在,矛盾时时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所谓矛盾的绝对性、普遍性,就是讲任何事物、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有矛盾。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或者叫“矛盾处处在,矛盾时时有”。 先说事事有矛盾吧。在自然界不光是像太阳这样大的东西充满着矛盾,就是很小很小的东西也是一分为二,充满着矛盾的。原子已经很小了吧,小的只有小米粒的几万分之一,但它里面也充满着矛盾,也是可分的。在社会生活中也到处都有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矛盾,阶级和阶级之间也有矛盾。再拿人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一个人不能光呼气不吸气,一呼一吸就是矛盾,要是这个矛盾没有了,这个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再讲一支军队吧,在它里面同样是充满着矛盾的,例如领导与被领导、政治与军事、先进与落后、公与私等,不都是矛盾吗?这就叫矛盾无处不在。 再说时时有矛盾吧。比如地里的庄稼,它既要吸收水分,同时又要蒸发水分,就是一对矛盾。这株庄稼生长多少天,这个矛盾运动就要进行多少天。再比如人类社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则始终存在着阶级矛盾,将来阶级消灭了,在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也还存在着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和斗争。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两种思想的斗争就不会停止。这就叫矛盾时时有。 总之,不管是简单的东西还是复杂的东西,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不管是客观事物还是人的思想,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一句话,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二、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事物的矛盾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这就叫矛盾的特殊性。例如,自然界的矛盾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不如同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厂里的矛盾也不同于学校里的矛盾。 由于事物的矛盾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的时候,就要做到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比如,对敌我矛盾,就要采取专政的、强制的方法去解决;对人民内部矛盾,就只能采取说服教育、民主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如果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对待敌人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那就一定要犯错误。我们平时讲的“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说的都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三、矛盾有主次之分 我们在研究客观事物的时候,往往发现复杂的事物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在许多矛盾中有一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就叫次要矛盾。例如,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矛盾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对整个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建设,都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如工作千头万绪,繁纷复杂,但每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中心工作,这个中心工作就是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中心工作,就能带动其他的工作,就能掌握主动权。如果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什么工作也做不好。我们平时经常讲“要抓关键”“力气要用在刀口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意思就是要抓主要矛盾。 我们强调抓主要矛盾,并不是说可以忽视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如果次要矛盾解决不好,主要矛盾也难以解决好。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如果我们在抗击日寇的同时,不去反对汉奸和投降派的活动,不去反对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的活动,不解决好其他次要矛盾,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注意抓次要矛盾,不能强调一个否定一个。抓纲,还要注意带目,做到以纲带目;抓中心工作,还要辅以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要通盘安排。总之要搞有重点的两点论,不能搞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四、矛盾双方既互相统一,又互相对立 矛盾的双方,不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种情形,叫做矛盾的统一性。首先,矛盾的双方都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例如,打仗时,作战双方的胜败就是互相依存的,没有一方的失败,也就没有另一方的胜利。其次,矛盾双方又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由于吸收经验教训,失败可以转化为胜利;由于骄傲自满、麻痹大意,胜利也会转化为失败。矛盾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做工作,既要承认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又要承认矛盾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 矛盾双方既互相统一,又互相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这里讲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哲学范畴。例如,敌对阶级之间的对抗冲突是斗争,人民内部的辩论、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斗争;自然现象中的化合与分解、吸收和排斥、阳电和阴电等各种对立面的互相作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作用也同样是矛盾的斗争。因此,不能对斗争的含义做狭隘的理解,不能把斗争的一种形式误认为是斗争的全部形式。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意思,绝对就是普遍的、无条件的意思。矛盾双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都在那里互相斗争着。所以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斗争性离不开统一性,因为一切矛盾的斗争都是在一定的统一体中进行的。两个没有直接联系,互不相干的东西是谈不上斗争性的。矛盾斗争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立的双方是不能调和的,斗争的结果总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克服另一方。但是矛盾的性质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之分,矛盾斗争的形式也有对抗与非对抗之分。例如,对于阶级敌人,你不打,他就不倒;人民内部先进克服落后、正确克服错误也靠斗争,但这种斗争形式是靠说服教育、民主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 五、要敢于揭露矛盾,善于解决矛盾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对待矛盾,在我们的队伍中,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愿意看到矛盾,不敢承认矛盾,他们听到矛盾就发愁,见了矛盾绕道走,总想找到个没有矛盾的理想王国,这种态度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另一种态度就是从实际出发,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认真分析矛盾,积极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干工作,就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如果没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还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呢?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敢于揭露矛盾,善于解决矛盾。

政治常识——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