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强制全民学考罂语制度该取消了 专题之一:全民学考罂语真的存在吗?

2023-03-28 10:33 作者:蠢笨罂语  | 我要投稿


强制全民学考罂语制度该取消了(专题系列)

 

系列一、全民学考罂语真的存在吗?

(一)各个学段,每个学生都要学都要考罂语

1.中小学各年级都开设罂语课,且课时占比很高。

即便群众与家长对取消或降低罂语比例呼声很高,一些省市也缩减了罂语科课时占比,但到了2023年新学期,罂语依旧占主科地位。期中期末还都要必考。

这是北京某小学三年级2023年2月份下发的课表:

北京某小学三年级2023年2月份下发的课表

对这个课表的课时做个简单统计,结果是罂语课时占比为10%,居第三主科地位:

罂语课时占比为10%

这个学校2022.8月下发的课表,还专门设置了“信息英语”,

2022年8月下发的课表

如果把“信息英语”课时中的罂语算一半,罂语课时占比依旧高达11.67%,如果算百分之百,则占13.3%,与数学等量齐观。而此前占比更高。

 

罂语课时占比

很多家长认为:在三大主科中,语文,大家都拉不开多大差距,就靠罂语拉开差距了。

实际上,罂语课后复习作业所占时间依旧不少,因为它是中考必考课,不同于美术音乐科学道法等课程,背罂语单词额外占用时间多,考虑到中考高考分值比重,实际所以花费的时间不会少于15%,而不是10%或13.33%。

 2.中考、高考罂语为必考,且录取分数占比很高

2022年度,北京中考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00分,体育满分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满分均为80分。外语其实大部分是考罂语,罂语依旧是主科,且与语文数学比重一样,占15.15%。而不是课程设计的13.33%或10%。

不要以为小学花15%的时间应付中考就完事了,高考过关才是目的。北京高考采用3+3模式,总分为750分,外语满分150分,与语文、数学权重一样,高于其他选考科目满分分值100分。150分与总分750分比,占比高达20%。这个20%的高比例必然才是整个中小学学习时间资源分配的指挥棒,指挥中小学生全程必须花大功夫苦学罂语。

就是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要考罂语。但很多专业却不考语文。

3.在大学阶段,罂文为必修

我们以北京大学课程安排为例,来说明罂语地位。

从北大现行的2022-2023年第二学期课程设置来看,罂语课与汉语课的地位大不相同:

 

北京大学教务部课程查询


北大给罂语课版块的很高地位,北大教务处给它设计了两大版块:“大学英语”与“中英双语或英文课”。这两个版块还都是单列的。北大教学机构,除了有个“外国语学院”外,还有个“英语语言文学系”。其中“中英双语或英文课”设计了160门课程。虽然这里说的是双语,实际上基本是指罂语,没有看到西班牙语德语与法语,个别涉及了所谓拉丁语,如历史学系有一门课讲的就是《基督教拉丁语》。这个双语或罂语授课的,文科有7个学院,57门课;理工科有13个学院,41门课。具体如下:

 

文科双语课

文科院系所谓外语课设计这里要多说两句。虽然马克思《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等都有英文版,但他们的双语课没有涉及一点点这方面课程,涉及的都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所谓管理学的内容。“国家发展研究院”有七门课用罂文讲受,也多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罂语授课还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世界考古学”课程。北大还有的汇丰商学院,用罂文讲课的就有9门,光华管理学院罂语课有“投资中国”、“影子中央银行”、“沉浸式中国发展探索”,讲“中国金融”也用的是罂语。

理工科双语课

理工类的几十门课程都改用罂语讲授了。医学部的罂文课程设计要求的是对罂语要“精读”,学会用罂文会话。物理学院的“超快激光和光谱”“地球环境问题与应对”也用罂文讲课。

北大教务处也许对罂文表达效率很低可能有所不知,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上,罂语文比起汉语中文来,表达效率那、要差一大截,授课传递知识就会慢得多。关于两种语文的表达效率研究,请详见本人专门论证(https://weibo.com/1914663687/LeybiCFKG)。不知这样设计去教授科学,是基于什么考虑?是故意降低学习效率吗?

有一位警类院校在读的工科类网友告诉我,他们学的课程中,中国语文课只学一学期, 2个学分。而罂语课要学四学期,12个学分,且要严格考试。而他们的学校因为行业特殊,基本上不用和外国人打交道,但罂语的分量却很重,是汉语的四倍。不可理解。

有些大学以使用“罂文教材”或使用“罂语授课”为荣,强迫学生必须熟练深通罂语听说读写能力。清华大学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全罂文授课的本科生课程有80门。现在更多。

在暨南大学课程设计中,我们会看到讲中医课还鼓励用罂语授课,谁用罂语讲课便给予更高课时费。中医课用罂语授课讲得清楚吗?《黄帝内经》白话文汉语能准确解释清楚就不错了,罂语担当得了吗?学的是哪门子中医呢?不可思议。口说无凭,且看他们自己的网站:


(二)“高级”学术论文成果评价,以罂文所谓“国际一流刊物”为最高标准,因子权重很高

随着罂语教育在华夏大地的泛滥蔓延,在学术界,在学术成果评价、职称评定中,海龟地位、罂文学术论文地位出奇地高。导致学界文人就很喜欢将自己的科研评价体系纳入到洋人标准之内。洋人给他们自己的期刊制订的所谓“影响因子”权重很高,我们就随帮唱影努力接鬼。因为洋刊(实际主要是米国罂国期刊)因子设置权重大,得分高,自然学界就以在洋刊特别是所谓“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罂文文章为尊,视为学术成果最高,发表者获得的名利就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为谁服务?则少有人问津。管它对国家民族的实际作用如何,管它是否拜在五眼联盟脚下,只要获得洋人给予的地位,那就是好成果。他们神话那个“影响因子”,至于分母分子怎么得来的,数据来源怎样,则没有人细究。

例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2019年联合发布了一个《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指数报告》。尽管这个报告搞了一大推图表,但他们自己也承认洋刊数据来自于西方的一个民间机构,即基于睿唯安公司的数据库。在这个三家机构评价的数据来源期刊中,我们给米国选了 5914种、给罂国选了 4482种,而中国,才选了 1427 种。

 

期刊来源国别数量

这种与所谓“国际期刊同台比较”前提的自变量值就选错了,何谈公正呢?如前几名的科技期刊,按照他们的“接鬼”体系,罂国的《自然》杂志、米国的《科学》杂志,影响因子都达到了41分以上,而我国,即便是坐头把交椅的《科学国家评论》(还是英文版)就只有13.762分,只排行第八:

期刊因子权重

至于中文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刊》只排了第35位,影响因子也只有可怜的1.7分。

中科院期刊因子权重

这样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怎么不会让一般科研人员钻牛角尖去学考罂文呢?

如今,各个系统、各类职称录取晋升,罂文是必考科目,用得着用不着的都要过这一关。除了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等专业技术工作申报高级职称的外,甭管你业务多精通,爱国为民心有多么红,一律要考罂语。

(三)60岁以下的都被蠢笨罂语熏蒸过

在我们这块土地上,60岁以下的中国人,恐怕都要过一下罂语这个筛子,都被蒸过一遍。如果谁没有被罂语熏蒸过,似乎就没资格做中国人了,会被认为是当代文盲了。除非你没进过校门。哪位可以拿出个反例?

“全民学考”是现实存在,而没有丝毫夸大,更不是一句空话。

 

下一期:强制学考存在吗?

专题第三期:强制全民学考罂语的危害在哪里?

 


强制全民学考罂语制度该取消了 专题之一:全民学考罂语真的存在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