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纽约,经历保研困境又心有不甘的我

基本背景:
本科:985 经济学专业
GPA:89.22/100
GRE:V 160+Q 168
TOEFL:104(R 28,L 28,S 23,W 25)
实习经历:行研+四大审计+四大咨询+房地产前策
科研经历:一个发展经济学方向,两个环境经济学方向,无发表
课外活动:校、院学生会,某经济论坛志愿者、某化妆品牌校园义卖比赛等
申请结果:Columbia 商业分析(BA);Duke MAE;Cornell AEM;Umich MAE等
写在前面
4月1日交完哥大BA的deposit,我的申请季终于划上了句号。从保研结果不理想决定出国,开始准备标化考试,并签订世毕盟定下申请方向,我满意于最终收获的结果,也感慨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人生所经历的巨大改变。当最初的目标没法实现时,我经历了长时间的自我抉择。是坚定过去的努力方向,拿到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果,还是开始一条从未规划过、充满未知也富有挑战性的征程?我最终选择了后者,而现在的结果帮助我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1.临时决定出国,仓促准备托福考试
实话说,在大学的前三年,出国这条路始终不在我毕业规划的路径中存在过。但大三下学期,当我最开始的目标无法实现时,我陷入了选择的矛盾中。一种不甘心的情绪不断地挤压我,它在脑海中循环播放地告诉我:你要去更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踏入更广阔的世界,你不能去选择一成不变、畏惧冒险的生活。所以我最终决定,准备出国读书,就开始了仓促和紧张的标化成绩的备考。
幸运的是,大三下学期我在学校仅有4门课程需要完成,所以在上学期间我主要备战托福考试,刷题、对着走廊练口语、做机经。在6月末第二次机考拿到及格的分数后,我害怕时间不够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也为我之后的准备工作打了一针强心剂。
2.与世毕盟(GGU)结缘,定位+选校+背景提升
托福成绩考出来以后,我就与GGU签订了半DIY的A项目。其实在签约之前,我就一直在和GGU进行沟通,最初关于出国和考试的诸多疑问都是在签约之前就得到了解答。签约以后,我被分配了一名咨询师和一名mentor,并尽快开始讨论。mentor对我的综合背景和目标专业进行了考察,帮助我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缺失的能力。同时,咨询师根据学校和项目的List,为我分析了各个项目的申请难度和录取偏好,并对我之后的准备工作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划表,这些无疑都免去了我亲自操作许多繁杂工作的麻烦,也给予我更多时间去准备GRE考试,并在11月初拿到了理想的分数。
在准备GRE考试的同时,我之前海投的简历让我在这个暑假拥有了连续两段的实习机会,而这段咨询的实习因为有比较量化的模型工作,被我在文书材料中着重强调。一切开始有条理的进行着,我也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开始逐渐加深自己对出国准备工作的了解。
3.抓住亮点,用语言强化平庸的背景
大四开学以后,我开始了申请中最复杂也最重要的文书准备工作。结合我已经具备的背景,我最终和mentor、培训师敲定的申请方向是主申经济,并在文书中强调学术研究为导向。
由于我对纽约和常青藤的严重情节,哥大我除了申请经济学项目以外,还申请了包括BA在内的其它三个项目,为的就是能有在曼哈顿体验生活的机会。敲定申请方向后,文书的写作就围绕背景进行展开。【世毕盟申请培训课程】已经对逻辑和内容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我的mentor和培训师也在和我沟通的过程中,帮助我挖掘到许多我未曾注意的、可以突出成申请中亮点的内容。
在文书和简历准备过程中,mentor的指导也让我逐渐养成了一种书写材料的习惯,就是不要宽泛的总结工作或者研究的内容,而是要从目的出发,详细的写出任务目标、所解决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和模型、结果检验与反馈等内容,将自身的能力和整个研究与工作过程中的思考逻辑展示出来。这样的文书内容不仅能全面的体现出个人素质,也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同时,要学会取舍。简历和文书篇幅和字数的限制,要求我们对自己所列出的各种经历进行取舍。这个过程可以与培训师和mentor沟通,了解各个项目的录取偏好,并且结合目的,是就业导向还是研究导向,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匹配到招生官对学生的需求。特别是课外活动部分,在我准备经济学的文书时,课外活动经历我可以尽量压缩,甚至删除,但是科研经历就需要扩展,并且写的详实具体,有完整的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
还有一个可能被忽略的内容,尤其是在申请的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就是要注重文书内容的多样性。仅仅是一个个人陈述,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在描述要求时,也会存在许多的不同。这时,就要认真的翻阅项目官网的项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生活、往届录取数据、教授等内容,对学校有一个详细和深入的了解,这样再进行文书写作时,就可以结合学校情况来阐述自己的背景和学习目的,以及回答“3WHY”问题,增大了和学校的匹配程度。
4.一些申请经验的总结
这一部分会是一些前面没有的内容的补充,也是这一路走来,我所经历的申请季中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三围硬件中,GPA绝对是学校考察的重中之重,经济学项目多以研究为导向,所以GPA可以直接的表明你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如果能在较早就确定出国读书,那就要在本科前三年的学习中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与之相关的,就是课程的选择。尽早确定好申请方向后,就可以在选课时尽量匹配与方向相关的课程。比如我的本科专业必修课中是没有编程课程的,但如果我选择申请需要编程基础的专业,选修相应的课程会是最简单的匹配学校需求的方法,因为它比通过实习来补充更有确定性。GRE和TOFEL则是尽早考过,并考到大家通常意义上的最低标准,这样不会成为申请中的短板。其次,包括实习、课外活动在内的软件素质,如果是像我这样临时决定出国的伙伴,要努力在准备材料时通过挖掘工作和活动内容来尽量匹配申请方向,而很早就立志出国的同学,则可以有目的性的去参与。当同时面临多个选择时,就可以与咨询师和mentor沟通,选择效用最大、对申请帮助作用最大的那一个。
再者,我没有套磁的经历,我的科研也只是本科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研究机会。如果尽早就坚定了未来读博的需求,那么可以在申请季之前寻求国外和国内暑期科研的机会,并在平时积极联系本校老师做研究助理,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了解这个方向的前沿问题,争取有一些成果。最重要的,是选校,这会是许多人申请季面临的最大问题。一定要结合已有的背景确定学校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准备,而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女神校彩票校一定不要惧怕,大胆的申请,因为谁也说不清我们的哪个特质会正好对上招生官的眼。可以不广撒网,但自己主申的申请方向一定要下足功夫,彩票项目也要认真准备材料,抱着必须上去的决心!
5.世毕盟的帮助
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在申请过程中世毕盟所提供给我的帮助,但远不止这些。在整个申请季过程中,世毕盟对于我这种喜欢拖延的人来说,像是一个随时会提醒我的闹钟。它告诉我在那个阶段我应该准备什么材料、完成哪些工作。它也像是一本申请的参考秘籍,丰富的培训课程、留学讲座、内推资源和过去优秀学长学姐的申请案例,以及申请后期的飞跃课程,为我提升背景、准备申请和后续出国的材料,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节省许多可能存在的无效时间,大大提高了我的申请效率。所以,我十分感谢世毕盟,帮助我顺利度过申请季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帮助我实现了又一阶段的人生目标。
总结
可能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同学,在经历保研失利后又心有不甘的同学,在纠结是不是值得冒险出国的同学,在考察自己的背景后觉得平庸没有亮点的同学。我努力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们,把我一步步的准备工作、心路历程告诉大家,希望可以为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把我命中彩票项目的幸运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也可以在不懈的努力过后,实现人生的飞跃,拥抱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