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2024考研材料与化工869专业好考吗?
一、专业介绍、学院及导师介绍
1.专业基本信息
085601材料工程
专业类型:专硕
研究方向:
01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02高分子材料
03能源环境材料
04复合功能材料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69材料工程基础
2.海南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热作加工”专业,历经热带作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系、工学部、工学院、理工学院和材料与化工学院,2019年设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立足海南、面向全国,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院现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和海南省重点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2个海南省特色优势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天然橡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省优质硅资源先进利用及特种玻璃协同创新中心等在内的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人数60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现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人,博士生导师20人。近5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等各类课题100多项,总经费4000多万元,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励10多项。
教学与人才培养
目前学院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现有海南省教学团队1个,海南省精品课程1门,海南大学精品课程4门。现设有“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院形成了工科专业特色鲜明、多种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模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院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众多学生在全国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得多项嘉奖。每年均有多名优秀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外奖学金赴国外深造;多名优秀本科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另外,优秀本科生有机会被选派到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境内外交流学习。
升学与就业
学院具备“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能力,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36%左右,其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或中科院研究所的学生占升学人数的72%左右。作为中西部高校,本校优秀研究生拥有单列的公费出国留学名额(仅面向中西部优势高校),我院每年约4名公派留学生奔赴欧美攻读博士学位。本科生就业去向除升学深造外,主要就业的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铁、中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均位居学校前列。
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学院学科特色为天然橡胶材料,“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几十年间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支撑国产天然橡胶事业发展。“新时代,新使命”下,学科为国家战略主动进行调整,积极解决与热带、海洋和农业相关的材料科学问题,开展热带岛屿材料、海洋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学院利用海南热带特色资源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开展相关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实现源头创新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资源生产地和研究基地,学院开展天然橡胶加工工艺及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悠久且成果丰硕;海南拥有丰富的优质石英砂资源,学院因地制宜,开展特种玻璃、岛礁修复材料和高技术硅基陶瓷材料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针对热带海洋微生物对海洋设施的腐蚀,开发相应的生态环境材料及适用于热带气候的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学院开发并解决了热带南海海洋工程施工中工程材料及工程技术中的相关问题,为南海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科研技术保障及人才支撑。
3.部分老师信息简介
1余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入职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海南大学E类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期从事高分子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功能化设计研究及其在储能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Polymer chemistry,ACS Macro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B等国际期刊上,总影响因子IF累计达80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专利1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总经费达100万。并参与多项其他课题。主要的研究方向以高分子材料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研究为主。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 天然高分子凝胶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功能化设计;
(2)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电容中的应用研究;
(3) 柔性高分子电极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
近三年代表性论文
1.Yu, F.*, Zhang, H., Zhao, L., Sun, Z., Li, Y., Mo, Y., Chen, Y*. A flexible Cellulose/Methylcellulos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endowing superior Li+ conducting propert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246,116622.
2.Zhao, L., Fu, J., Du, Z., Jia, X., Qu, Y.,Yu, F.*, Chen, Y*. High-strength and flexible cellulose/PEG base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0, 593, 117428.
3.Zhao, L., Sun, Z., Zhang, H., Li, Y., Mo, Y.,Yu, F.*, Chen, Y.* Anenvironment-friendly crosslinked binder endowing LiFePO4 electrode with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long cycle life performance.RSC Advances, 2020, 10(49),29362-29372.
4.Du, Z.; Su, Y.; Qu, Y.; Zhao, L.; Jia, X.; Mo, Y.;Yu, F.*; Du, J.; Chen, Y.*, A mechanically robust, biodegradable and high performance cellulose gel membrane as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of lithium-ion battery.Electrochimica Acta2019, 299, 19-26.
5.Zhang, Z.; Du, J.; Li, Y.; Wu, J.;Yu, F.*; Chen, Y.*, An aptamer-patterned hydrogel for the controlled capture and release of proteins via biorthogonal click chemistry and DNA hybridiz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2017, 5 (30), 5974-5982.
1艾心,男,黑龙江安达人。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有机双线态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在Nature、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等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参编英文专著2部。
教育背景
2011.09-2015.0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2015.09-2020.06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工作背景
2020.07至今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聘)
近年来承担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2020-2025,海南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新型双线态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性质研究,300万元。
代表性论文
1.艾心,李峰* “咪唑取代的三苯甲基自由基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学性质”科学通报,2017, 62, 4123−4130.
2.Xin Ai, Yingxin Chen, Yuting Feng and Feng Li* “A Stable Room-Temperature Luminescent Biphenylmethyl Radical”Angew. Chem., Int. Ed.,2018, 57, 2869−2873.
3.Xin Ai#, Emrys W. Evans#, Shengzhi Dong#, Alexander J. Gillett, Haoqing Guo, Yingxin Chen, Timothy J. H. Hele, Richard H. Friend* and Feng Li* “Efficient Radical-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oublet Emission”Nature,2018, 563, 536-540.
4. Caixia Fu#, Shuai Luo#, Zhenzhen Li#,Xin Ai#, Zhenguo Pang, Chuan Li, Kuan Chen, Liang Zhou, Feng Li*, Yan Huang*, and Zhiyun Lu* “Highly efficient deep-blue OLEDs based on hybridized local and charge-transfer emitters bearing pyrene as the structural unit”Chem. Commun.,2019, 55, 6317-6320.
研究方向:
双线态发光材料高分子光电材料光电器件
联系电话:133 8982 7123
E-mail:aixin133@hainanu.edu.cn
1于人同,男,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讲授本科《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及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等课程;主要进行大分子的反应诱致微相分离与自组装、热固性树脂超滤膜、天然橡胶的官能化改性研究。在Macromolecules、Polymer、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7篇、发表EI论文2篇,他引超300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公开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金奖各1项;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rentong.yu@hainanu.edu.cn
1向道平,男,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南海名家”人选,海南省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广西、山东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广东、陕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第七至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多孔材料分会委员。目前为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系教师,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金属合金、金属陶瓷、先进陶瓷、低维材料、固废资源化等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首批特别资助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面上资助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重要课题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第一及通信作者近50篇),其中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Materials and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New Journal of Chemistry、Journal of Rare Earth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HKIE Transactions等近20个重要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目前已授权9项。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1本,获2012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此外,目前为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Materials and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Waste Management、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Powder Technology、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ano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Research、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粉末冶金技术等10余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长期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金属合金、金属陶瓷、先进陶瓷、低维材料、固废资源化等。
二、报考难度分析





2020年拟录取总人数84(10)

2020年复试录取名单



内容原创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题及辅导】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专注海南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获得海大免费真题及最新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