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同步/自制】斯克里亚宾 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64“白色弥撒”

第七钢琴奏鸣曲 作品64,副标题为“Messe Blanche”(白色弥撒),由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于1911年创作。
作为斯克里亚宾职业生涯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该音乐具有高度半音阶且几乎无调性。乔治·珀尔 (George Perle)说,“第七奏鸣曲所依据的主要组合”,按照斯克里亚宾 (Scriabin) 拼写的线性顺序,是E、F ♯、G、A、B ♭、C、D ♭,并且神秘和弦可能源自该集合的四进制拼写(带有 D ♮且没有 G)。
《白色弥撒》与其前身第六奏鸣曲密切相关。这两部作品均写于 1911-12 年,在结构和风格上比任何其他斯克里亚宾奏鸣曲都有更多的共同点。据报道,斯克里亚宾害怕第六奏鸣曲,认为该作品被恶魔力量所腐蚀,甚至拒绝在公共场合演奏该作品。斯克里亚宾创作了他的第七奏鸣曲,作为对第六奏鸣曲黑暗的驱魔,并为作品《白色弥撒》添加了副标题,以反映其天体本质。他希望这件作品的基调是欣喜若狂,让人联想到带翅膀的飞行、性感的狂喜和压倒性的力量。
作曲家特别喜欢这首作品,可能是因为它的弥赛亚背景和完美的结构,与他的大多数作品相比,它具有更多的对比、节奏和动态。然而,与第二奏鸣曲一样,《白色弥撒》在创作过程中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白色弥撒奏鸣曲》在结构上与斯克里亚宾的第九奏鸣曲没有直接关系,该奏鸣曲创作于 1912-13 年,后来获得了“黑色弥撒奏鸣曲”的绰号。
该作品由一个乐章组成,持续约 10-13 分钟,并被标记为“Allegro”,尽管“Allegro”标记是出版商后来添加的。签名乐谱顶部斯克里亚宾手上的原始速度标记是“Prophétique”。其他标记提供了斯克里亚宾试图在整个作品中传达的不同情绪的线索,例如“mystérieusement sonore”(神秘的响亮)或“avec une sombre majesté”(带有黑暗的威严)。与第六奏鸣曲一样,第七奏鸣曲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复杂的对位法、先进的三音和声以及涟漪般的白炽琶音。标有“avec une céleste volupté”(天堂般的性感)的主题在旋律上呈现出贯穿整个奏鸣曲的和声。另一个反复出现的和谐是由标记为“étincelant”(闪闪发光)的主题呈现的。奏鸣曲中的各个段落都模仿闪电、芬芳的云朵和远处的钟声。模仿钟声的和弦是斯克里亚宾最喜欢的,它们提供了在整个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另一种和声(两个小三度被小六度分开)。
根据列昂尼德·萨巴涅耶夫的说法,当斯克里亚宾本人演奏这些和弦时,铃声从近处和远处同时响起;其中一部分听起来很真实,而另一部分听起来就像是回声。结尾处还有一个重要的五个八度的琶音和弦,代表着一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接下来的音乐音域急剧上升,直到奏鸣曲结束时才消散,代表“爱的行为后的衰弱和不存在”。
《白色弥撒奏鸣曲》是斯克里亚宾最先锋的作品之一。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和弗拉基米尔·索夫罗尼茨基等著名的斯克里亚宾大师没有演奏或录制该作品。然而,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 (Sviatoslav Richter)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演奏过这首曲子,并于 1994 年在巡回演出中演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