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梦想
一提到“哲学”。人们往往肃然起敬。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互相转化,意识还是物质等等一系列深奥而难以理解的规律便会浮现在脑海中。看似严肃认真的哲学,其实也有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一面。这个就是《苏菲的世界》中的哲学带给我最为直观的感受。
这一独特的感受来自这本书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苏菲的世界》在情节上,确实不及其他作品一般流畅,连贯。没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的瑰丽的想象或是宏大的历史场景,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内容只不过是其主人公的独特的生活的记录罢了。
但从文章记叙入手,便会发现其叙述方式的独特。书本通过主人公与一位“陌生”哲学家(艾伯特)的书信交流来实现哲学知识的传达。主人公是苏菲,一位十四岁的少女,同她书信的是一位“陌生”的哲学家。二人的第一封书信便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个简单的问题让苏菲想了很久。苏菲从身边事物着手,一步一步理解这个问题。在这不经意的思考之中,她便进入的哲学的最初阶段——自然哲学。我们也会通过进一步思考,研究顺着历史一步一步进步。学到不同时代的哲学理论。内容并非如同教科书一般严肃整齐,作者从苏菲日常生活切入,引发哲学的思考。从苏菲搭积木中,便探讨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理论《苏菲的世界》这种独特的介绍风格,将哲学高大上的形象一扫而去,将哲学融入生活,使我们更加接近哲学。
语言艺术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信你来我往的刻板格局。阅读后,不觉发现,书中故事来源于不同的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这里却没有这种作者的声音。作者并非强调故事的连贯性,真实性,而是重视读者在阅读时的思考。我们能更加轻松的进入作者所构筑的世界中,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虽然《苏菲的世界》并非一本严谨的哲学教科书。但是在介绍其理论时是十分严谨的。其中大部分的理论大多出现在书信以及苏菲的思考中。虽有别于教科书式精炼的文字。其中的解释往往篇幅较长,这留给了作者做出更加细致,详细的解释。其中不乏一些看似简单,但是在现实哲学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理论。不论是幽默风趣的类比,还是严谨的阐述,都被很好的把控。
《苏菲的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对于人物,情节,作品背后所蕴藏的内涵的理解。它带给我们的,是从生活而来的哲学的思考。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一扫哲学威严的刻板印象,带给我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哲学。以及更加深入,仔细的思考。为我们打开哲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