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俊讲小车】从事故车到冠军车,需要几天时间?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2002年蒙特卡洛拉力赛的报道,正好那一站的冠军就是三菱名宿马基宁的斯巴鲁翼豹WRC 2002。
那简洁(至少非常好画)又凶狠的前脸,紧凑的车身,没有一点多余线条的设计,以及经典的蓝黄配色深深的震撼了我年少的内心,也成为了我最爱的一款赛车。

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它,嘻嘻。WRC 2002虽然颜值颇高,可拿下车手世界亚军的它并不是家族中履历最辉煌的一位,特别是它的前代和接班者都获得了世界冠军。

在2001年第七代斯巴鲁翼豹WRC登场9个月之后,斯巴鲁和Prodrive就开始密谋第八代的赛车版了,引擎、车体和防滚架全都经过了重新设计,重点就是增大下压力,以及提升引擎散热效能。

更平滑的车前部设计有助于减小阻力,最明显的就是脸谱化的前灯变得更整体化。同时前进气口的尺寸也增大了一些,来提高散热效率。



除去车身的设计特征不提,03款翼豹WRC最明显的改变在于那个比02款多了四个垂直翼片的尾翼,据称在高速弯能让赛车提升0.2秒,竞争对手标致和福特也很快拿出了仿制品,足以证明这一设计有多成功。


从9月至12月,安德鲁奇、哈格斯特罗姆和马基宁在加泰罗尼亚和纽博格林等地进行了大量测试。并且在2003赛季进行中期,也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地持续进行测试工作。
马基宁和索尔伯格在瑞典和新西兰先后收获了领奖台,索尔伯格在塞浦路斯和标致车手罗万佩拉(现在丰田那位的父亲)展开了一番苦战,在罗万佩拉差点没能坚持住完赛的情况下收获了赛季首胜。

澳大利亚是非常关键的一站,索尔伯格在倒数第二个赛段才确立了自己对勒布的8秒领先优势,最终拿到了分站冠军。
不过接下来的赛程对斯巴鲁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圣雷莫、科西嘉和加泰罗尼亚都是柏油路面,都不是翼豹WRC以及索尔伯格最擅长的环境。而他们的对手雪铁龙甚至有用次级组别(F2)的赛车在柏油路面夺冠的壮举,而试驾F1赛车时圈速都嘎嘎快的塞巴斯蒂安·勒布,更是柏油路面的行家。

不过呢,比赛的成绩可不是由纸面实力决定的,虽然这句话不无道理——翼豹在圣雷莫跟不上竞争对手,而来到科西嘉,当时只在车手积分榜排第四的索尔伯格在勘路中就把车撞上了护栏,他的队友——三菱名宿马基宁甚至还想贡献出自己的车来帮助挪威人争冠。


幸好经过16个小时的紧急修复,车队还是按时修好了赛车——尽管C柱上还是有战损痕迹,FIA甚至还给这个专业的团队发了个奖。



AA貌似没有做战损版的习惯
在第一赛段结束时,索尔伯格只排在第八。看起来斯巴鲁又要吃灰的时候,谁能想到第二天现场下起了雨。
WRC的轮胎可不是像F1一样说换就换的,领先的勒布开着干地胎的赛车失控后陷在了赛道旁,另一大对手——福特的马丁也打滑拍在了墙上。
而使用中性胎的索尔伯格在以上同行的衬托下,在比赛第二天结束的时候已经跃升至第一位,领先了第二位的杜瓦尔17.9秒。来到最后一天,对手选择了更保守的轮胎策略,让索尔伯格顺利拿下了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

后面的故事可能大家就比较了解了:来到收官战威尔士,伯恩斯首先因病缺席了比赛,积分榜领跑者塞恩斯也退赛了,另一位领跑者勒布因为雪铁龙希望求稳来保证制造商冠军拼的也没那么凶,让占了主场之利的索尔伯格(领航米尔斯就是威尔士人)取得了自己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冠军。


斯巴鲁也是在翼豹参加WRC的第十个年头,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取得这项赛事的大成功。不久之后,我在超市遇到了一辆美捷轮出品的斯巴鲁翼豹WRC2003,这,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
转眼18年过去了,斯巴鲁在荧幕上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却是因为《半泽直树》的流行,而索尔伯格的儿子奥利弗子承父业,目前开的却是现代WRC赛车,啊西八。不过令人庆幸的是,他在比赛勘路中还是用的斯巴鲁翼豹,不禁令人感叹——我们的精神还是没有丢啊!
实车图片来自网络
小车图片由本人亲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