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芍药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68条,其原文说:“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

2023-11-20 07:58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芍药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68条,其原文说:“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本方只有三味药组成:分别为芍药9克,甘草9克(炙), 附子3克。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对于此条文的叙述,历代都存在疑问,伤寒本来就有恶寒的现象,发汗后,病不解,则应当恶寒,这是正常现象,外感表证本来就有恶寒的症状,发汗后表不解,还是可以有恶寒的。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所以,有恶寒并不一定是虚的表现,它可能是表寒未尽的表现。张仲景在这里没有用“表不解”来表述,而是说“病不解”,则绝对还有其它的症状。张仲景用“病”来表述,有可能是说这些兼症不解。而且在这里什么症状都没讲,只讲“反恶寒”,可见不再是常见的未尽之表寒,而是阳虚之里寒,也就是说阳气因为发汗而遭到了损伤。张仲景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治疗此证,并没有走表的药,很显然,表证已除,兼证仍在,此恶寒是阳虚不能卫外所致。 伤寒发汗疗法是正确的,但如果不得法,既可伤阳也可伤阴,也可以阴阳俱伤,至于患者出现哪种情况,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以药侧症,芍药和甘草搭配,就是著名的芍药甘草汤,张仲景用于治疗脚挛急。芍药甘草汤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作用。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等。所以本条病症应该有抽筋挛急,颤抖等症状。但医圣都省略了,只留下一个“反恶寒”,这是本方证和芍药甘草汤证相鉴别的关键所在,有芍药甘草汤证而见恶寒的,就用本方证。此方证具有类似脚挛急,抽筋,颤抖等症状。这些症状是津液损伤所导致的,也就是里阴虚。

芍药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68条,其原文说:“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