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大肛肠医院怎么样大便正常,怎么会是肠癌?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怎么样大便正常,怎么会是肠癌?
大便正常≠不会有肠癌
前一阵,57岁的黄女士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她是退休干部,身体挺好,平时没有身体异样,爱跳广场舞,注重养生,了解到消化道肿瘤高发,肠道息肉容易发展成为肠癌,特意前来做胃肠镜检查。做肠镜之前,门诊主任详细询问了肠道及排便情况,比如有无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次数、颜色等。黄女士自信地说:“放心吧,我大便一切正常,年初单位体检的肿瘤标志物也都正常,不会有啥问题,我就是检查看看有没有长肠息肉”!结果,就在乙状结肠处,发现一枚长蒂息肉,大小约1.5×1.5×1.0cm,也就一个小拇指甲大小。

乙状结肠可疑病灶
在NBI下仔细观察发现局部腺管排列紊乱,考虑局灶恶变。于是予以圈套器下压后切除病灶,切缘距病灶基底约8mm。

切除后钛夹闭合创面
病理结果出来了,最后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局灶癌变。印证了内镜下的判断。

病理显示绒毛状腺瘤,局灶癌变
黄女士的这个肠镜检查实在是太及时了,如果再晚半年,后果就不能预料了。而此次切除术其实和平时切除一个良性息肉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她很迷惑:“不是说肠癌会首先出现大便异常吗?我一切正常,怎么就癌变了呢?”
大肠癌的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
很多结直肠癌,都会表现大便不正常,比如腹泻或便秘、便血或有脓血便等等。那为什么有些肠癌的病人大便会正常呢?
首先,在大肠癌的早期,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几乎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候,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

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右半结肠癌。
也就是肠癌生在回盲部和升结肠、肝曲部位,长在右边结肠,因为大便中的水分主要由左半结肠和直肠吸收,所以右半结肠发生问题,病人的大便习惯或性状常常没有太大变化。
2、早期肠癌。
早期肠癌因为病灶较小,还没有引起大便异常。
3、平时大便不正常的病人。
比如胆囊术后的病人、糖尿病病人等等,这些病人平时大便就不正常,比如次数多、大便稀。这些人往往已经习以为常,他们认为大便一直这样啊,很“正常”。而恰恰胆囊切除术后和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得肠癌。
4、把大便习惯改变误认为大便“正常”。
有些病人以前一直大便稀、次数多,或者以前便秘,最近突然“好了”,也误认为正常了。其实这些情况反而要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
肛门指检:医生戴上手套,用手指涂上石蜡油,对病人或者需要体检的人做肛门指检。可以摸到病灶,判断病灶的大小、范围、质地等大致情况。
大便隐血以及大便常规检查盒:这是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诊断过程中,一项非常好的预检措施。
肠镜检查:诊断的金标准,是最精准、最直接的一个检查手段。

专家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做一次肠镜的检查,之后每3到5年检查一次。可以使肠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早期诊断的比率大幅度提升。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德政中路356号,毗邻地铁1号线农讲所A出口是一所广州市卫生局批准的集诊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肛肠诊疗机构,属新农合与广州市医保定点单位,是羊城百姓心目中值得信赖的肛肠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