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蹲守陈总公司却被3句话问倒,我教你如何避坑
洋子饰演的刘雨在剧里最大的转机应该要属于好在欧莎的劝说下做起了保险业务,从这点上,也是令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如果失业了,在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下,要不要做其他的工作过渡吗?
个人认为,在断了经济来源下,就为了可以养活自己,这也是有必要的。【微笑晴天】

巴菲特有个工作理念,那就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这句话出自采访他时,问他关于成功的定义。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成功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安身命之本。
他庆幸生命里每一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欣赏的人一起工作,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到办公室以后,决觉得自己如同躺在沙发上,绘制着天花板,这简直太有趣了。
确实,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真是一件非常快乐又有趣的事。
但事实是,毕业生出来找的工作,不一定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很多人的工作,也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劲没意思 。但要是换了自己喜欢的,要么工资待遇不高,要么发展前景不好。
要么是家人不同意,要么为了养家糊口将就着。
当然,少数人还是既能赚高薪,又是自己喜欢的。但也只是少数人,像这样的情况,依旧如前面那句话,在没法养活自己的时候,先找份工作过渡。
在这之间,规划目标,和刘雨一样,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刘雨是个有能力的人,她从靳成武的话中找到了思路,于是就想让靳成武把业主的信息透露给她。
靳成武不愿意,但强大如刘雨还是找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陈总。她通过陈总的微博,发现了对方的隐患。这在她看来这是一件胸有成竹的事,却没想到,反而让陈总觉得这人超级可怕。
当然,刘雨并没有放弃,她换了个方向,跑去蹲守陈总的公司。

老天不负有心人,与公司的员工混熟后终于把产品卖出去了,而陈总也答应与她见面。只是很可惜,刘雨却被陈总的三个问题问到了,看到这,相信很多人有相似的一幕,或是也遇到如刘雨一样的业务员,每天打电话发信息给自己,约自己面谈。
其实这是好事,但怕的就是会掉坑,在讲如何避坑之前,先来讲讲什么是保险。
古代剧我们都看过,在武侠剧里一定会有个镖局出现,这其实就是财产险的前身。
古代人们押运货物,让镖师跟着,实质是以小保大。 货物赚的钱和雇佣费相比,相信大家也知道如何选择。

除此之外,古代在收粮后会把更多的粮食储备起来,遇到灾荒年代,这些粮食也能避免饿死。
以上都是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
而真正的保险是从海上保险发展起来的,看过《海贼王》和《加勒比海盗》都知道航海时代。
当时,为了在航海过程中避免船只倾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货物扔了,减轻船的重量。而被抛弃货物的人,他的损失就要与其他人共同分摊,以弥补带来的损失,这就是保险的萌芽。
船舶抵押借款则是海上保险的低级形式,看下图:


这就是财产险和人身险的起源了,保险进入中国是在1805年,当时英国人在广州设立的“广州保险会社”,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保险公司。
1865年成立的上海“义和保险行”,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开办的保险公司。而1885年中国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的“仁济和保险公司”是最具实力的民族资本保险公司。

什么是保险,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保险指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建立这个保险基金,那如果你买的保险一旦交易合同约定中的风险,那保险公司就可以根据合同来给付保险金责任。
更简单点说就是买保险就是购买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举个例子:
无数球迷疯狂的贝克汉姆为自己的双腿投保了巨额保险,他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障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双腿,一旦在比赛中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造成对他的双腿造成伤害,那小贝呢,就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巨额保费。
再比如莫文蔚,她花了3000万给自己的美腿也买了保障。
所以保险就是通过一定的财务安排进行风险转移合同,它的本质就是进行风险转移的工具。

所以,买保险,首先要看需求,是否适合自己,不可能 一张保单就涵盖所有保障,但也不是说一个人就得买7张保单。
之前有位朋友,做过理赔,当时她说,有位客户得了肿瘤,进行理赔。但只赔了8万,而她每年还要继续交1万多左右的保费。
原因是这份保单是属于理财险,而8万的理赔, 是附加的恶性肿瘤,保额就8万。
站在客户角度,会觉得自己被骗了,自己每年交1万多到2万的保费,结果理赔时却只有8万,这根本就是车水杯薪。后续还要再交保费,不然这份保单要么退保,拿现金价值,要么就是按公司做其他的处理。
客户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部分人对保险,直接就是谈虎色变。
哪怕是我现在只是在科普,也会有人评论,说我是卖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卖保险呢~~
没办法站在中立的角度正确看待,更没办法去接受新的认知,做到保障自己的利益。
也有人说自己都有社保,要个鬼保险哟~~
的确,有社保自然是好的,但医保是国家提供给每一位公民的基础保障,覆盖面广,但也注定了它的赔付标准不会很高,否则国家无法负担高昂的成本,而且各省统筹,地区差异较大。
且医保更不是万能的,药品目录隔几年才调整一次,完全跟不上现在的医疗发展水平。故而有很多治疗疑难重症或者新上市的药品没有纳入进去,作为患者只能自费购买。
而目录里有很多营养类药品,类似于保健品,治不了什么病,却又取消不了,因为会牵涉到很多人的实在利益。而“触动人的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难”。
面对疾病和巨额治疗费,即使医保可以报销百分之六七十(具体比例参照当地标准),但对病情有效的药都很贵,大多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越是高端治疗越报不了,越需要自费,我们是真无奈。
更糟糕的是,我们可能还因生病中断工作,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锐减甚至失去。
日常的开支也不会因为我们生病了而减少,后续的交通费、护理费、营养费等长期康复费用……这些都是医保没办法帮我们负担的。
所以说,当大病袭来,尤其是工薪家庭,靠医保,很难保得住财,还不一定救得了命,毕竟病来如山倒。

风险无处不在,我们迟早要遇到的问题是:
不请自来的疾病,迟早要来的养老,和突如其来的意外。
这三个风险,分别对应着重疾险,寿险和意外险。
其中意外险是最简单的一款,它只有职业要求,年龄从新生儿28天到80岁的都有。里面的保障内容也不同,像综合意外险,除了基础的保障即意外身或全残的保额外,额外还有交通意外,意外医疗。
现在有些也有猝死保障和新冠疫苗接种保障等。。
在选择时,就看自己的需求来定。
其次是重疾险和寿险,这两个都属于长险,其中重疾险的保费相比寿险来说会贵一些。
举个例子,30岁的女性 ,同样是30万的保额,重疾费用要2000,寿险则500块。
当然,具体的费用会因为不同保险公司,产品保障内容不同,选择缴费年限不同,保费自然有所不同。
现在互联网有分定期到70岁或终身的,正常来说,有经济基础自然选择终身更好。相对的,费用上终身和定期而言,定期当然是更优惠些。
如果经济不允许,选择定期的,等后面经济可以,再重新配置就可以了。
不过重疾险需要看健康告知,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明知自己身体有问题,但在健康告知上却填了否,等于是故意隐瞒,那么在后面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查出来,就有权拒绝理赔的申请。
所以,保险还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不符合要求想买买不了。
另外,年龄每5年就有一个槛,就是费用比更高。同样的年龄,男性也会比女性贵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说保险越早配置越便宜,因为年轻,患病的可能性越低。
而保险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精算师会按年龄阶段可能病发的概率来算出不同的年龄段配置时所需要的保费。
同样是保障到70岁,缴费20年,保费越便宜自己也就越划算。
除了以上说的三个险种外,作为医保的补充还有一个医疗险。它和意外险一样,都是属于一年期的。当然,一些公司也会出保证连续5年或6年续保的医疗险。
其实医疗险比重疾险要求更高,健康告知更要看清楚了。医疗险也是分档的,基础款,还有豪华款。有些还有绿色通道,可以先付一部分医疗费。或是到国外治疗也能报销,相对的,保费也会更贵。
作为曾经配置过某福的笔者,在配置保险这块的建议是:优先选择纯保障型的互联网保险。

之前笔者第一次配置保险是某安的某福,这里,我是不建议去选择类似这种的。
原因是这种一般是以终身寿险为主,附加的终身重疾,意外和医疗。
这种好处是因为寿险是终身的,等于我挂了,这笔以后的受益人就是我写的受益人,除了她其他人想分也分不了。
不过这里的重疾和寿险保额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如果20万的保额,如果我得了重疾赔付了20万 ,其他保障依然在,但没有重疾保障了。
那么寿险的保额已经减掉了20万,还有1万,等我挂了后,我的受益人只能拿1万。
还有意外伤害,还要看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理赔。在这份保单里,也只是基本的意外保障,身故或全残。
没有意外医疗,哪怕我被狗咬了想要理赔,也无法报销,因为合同不包括这个。上面的意外险每年也是要费用的,比单买的还要贵些。
而像这样的保险,寿险和重疾费用是一样的,即使不一样,也相差不了多少。
和纯保障型的重疾险和寿险而言,同样的保障,保费就贵了一半。
会一些理财投资的话,这一半的钱拿来做基金定投,20年或30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用来养老的话也不错哇~~
那如果要配置保险,要怎么避免掉坑呢?
配置之前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因为保险除了避税还有财产传承功能,我非专业人,对避税这块不懂至于财产传承,终身寿险就自带这个功能。
是等自己挂了后受益人就有这笔钱,且不是属于待继承的财产里面。有这个需求的可以考虑,去找专业的人员处理这块。
一般情况下选择定期就可以了。
需求是因为人面临三个阶段,分别是单身,二人世界,和一家三口的阶段。
不同时候,需求是不同的。
比如单身阶段,作为子女的我们基本上已经独立,可以支付自己的基本开支,但积蓄较少。
而父母这边,子女(也就是我们自己)已经独立,如果有房贷也基本还清,会有些积蓄,父母考虑更多的是不要发生意外也不希望得病,以免成为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我们希望做到: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风险,同时能帮到父母那是最好的。【微笑晴天】

首先是必须要配置重疾险。
重疾的治疗费用会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经济风险,需要重疾险来把我们患重疾期间的治疗营养康复费用以及患重疾期间的收入损失风险转移掉,所以重疾险对我们来说是必须配置的。
由于我们患重疾的风险在中年后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风险高,所以父母配置重疾险保费高、杠杆率低,性价比低。
同时重疾险健康告知较严格,父母的身体条件往往在这期间已不能通过健康告知。所以综合这些因素,父母购买重疾险在这个阶段是中等需要。
如果父母健康情况和家庭经济能力可以承受,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配置。
补充一点,这时候,年轻身体条件好的时候配置终身型重疾险的必要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在后面保险配置时,终身型重疾险是我们的首选。
而我们的父母辈买重疾险受到限制的时候,防癌险也是很好的备选,帮父母把花费最多的癌症风险转移掉,也能解我们很大一部分后顾之忧。
寿险在单身阶段的必要性是中等。
寿险是身故之后用来留给家人的,主要覆盖我们的家庭责任期,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以及大额负债偿还期,比如房贷车贷等贷款的还款期。【微笑晴天】
此时配置寿险可以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情况父母有比较充足的养老金准备,家庭也没有负债,单身子女则可以暂时不用考虑配置。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们需要给父母留养老需要的资金,或家庭尚有负债,是需要考虑配置的。
所以,单身时期是否考虑配置寿险就需要结合我们自身情况进行考虑。
父母方面,因为此时父母的家庭责任较轻,大部分已退休不再工作,所以从家庭责任和还款期考虑,寿险对于父母来说是不需要配置的,如果此时父母还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偿还负债,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考虑配置。
最后意外险和住院医疗险都是必须配置的。
因为意外的风险无处不在,会贯穿整个人生阶段,一旦发生,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且意外险的配置主要受到年龄和职业影响,最高可投保年龄在70周岁(有些老人险可到85岁)且受身体健康条件影响很小,所以自己和父母都应配置意外险。
而住院医疗险可以报销住院治疗以及门急诊产生的费用,而往往面对医疗费是我们普通人最担忧的,所以在我们的整个人生阶段都应配置医疗险,而医疗险对身体健康的要求最为严格,父母此时受健康条件限制不能投保的情况下,防癌医疗险对身体健康条件要求宽松,可以报销父母癌症治疗费用,也是此时父母配置医疗险的不错的备选。【微笑晴天】
后面两个不同的阶段,也是根据自身情况需求来定。这里就不多说了,思路可以参考上面单身阶段分析的思路。
保费在年收入的5%-15%之间最好
配置保险,最怕的就是保费特贵。比如年收入才10万,结果保费就要4万。
这样的比例过高了,正常情况下,5%-10%是最好的。不过三家三口配置,加上收入高的话,这点钱不是很多,超一些没有关系的。
所以,这个数值之间最好不过了。
以上这个攻略是关于基础的保障,除了保障弄的保险外,还有理财型的。
像年金险,这些如果在配置了保障型外,经济允许,又想做好资产配置,把年金险作为保值升值或养老也是可以的。
另外,财产险是,如车险,房屋险等。交强险是有车必须有的,这车险就和人身险一样,车都有保险,人更不能裸奔了。
像现在还有隔离津贴险,在某宝就有。也是可以买一份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会隔离,也无法确认哪天自己去了中高风险地区。
这类的保险必须是在未确认中高风险地区前,自己配置了,然后哪天隔离了,非自主的情况下才能有补贴。
不同的保险公司,它的津贴也不同,有些最多14天,每天200,有些每天才100,但最高可以补贴90天。
电动车险,如果当地的政策有针对这块的,建议也是可以选择的。
渠道的话,某宝,某V信这些现在都有,如果有朋友是做这块的,也可以在朋友那问问,反正不管在哪个平台,对方都要赚取这份佣金。有朋友有问题也能随时找朋友问问,这份佣金就当是咨询费了。【微笑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