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附六、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

2023-09-25 10:1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6)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


  在18世纪最后30多年中,俄国封建农奴制关系已呈现出瓦解的趋势,这种趋势在19世纪头20多年中急剧地加强起来,后来直接变成农奴制的危机。当时进步的俄国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充满了与农奴制的各种表现作斗争的思想。

  俄国社会思想中的革命民主主义派的创始人亚·尼·拉吉舍夫[1]是当时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坚决反对农奴制,捍卫被压迫的农民,给了农奴制致命的批判,揭露了地主农奴主、工场主和商人的财富的剥削性,论证了耕者有其田的权利。拉吉舍夫坚信,只有走革命的道路才能消灭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他拟定了一套在当时是进步的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如果实现,就可以使俄国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9世纪前半期的十二月党人,是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必要性在俄国日益成熟的那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活动家。他们把批评的锋芒指向农奴制。作为俄国生产力发展的热烈捍卫者,他们认为这种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废除农奴制,解放农民。十二月党人不仅提出了同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作斗争的口号,而且组织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武装起义。巴·伊·彼斯节里[2]拟定了一个解决俄国土地问题的独特方案。在彼斯节里自称“俄罗斯真理”的宪法草案中,规定要立即把农民从农奴制的依附关系中完全解放出来,也规定了以后保护农民利益的经济措施。彼斯节里认为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创立特别的公田,每个农民都可从公田中无代价地领用一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土地。这种公田应由地主的一部分土地和官地组成,对于最大的地主则应没收其一部分土地。十二月党人是贵族出身的革命者,他们是远离人民的,但是他们的反对农奴制的思想促进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在经历着农奴制度危机的俄国出现了一批卓越的思想家,他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

  亚·伊·赫尔岑[3]抨击了俄国的沙皇制度和农奴制度,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他激烈地批评了已在西欧确立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赫尔岑创立了空想的“农民社会主义”。他把农民的解放、村社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地权”思想看成“社会主义”。赫尔岑的这些观点丝毫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但是它们反映了为推翻地主政权、为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斗争的俄国农民的革命愿望。

  伟大的俄国革命家和学者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4]对经济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功绩。车尔尼雪夫斯基领导了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俄国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他不仅对农奴制度而且对当时已在西欧和北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做了出色的批评。车尔尼雪夫斯基深到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局限性,给了庸俗经济学者以致命的批评。用马克思的评语来说,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巧妙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破产。

  车尔尼雪夫斯基反对为资本家的私利服务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和劳动者的利益应占中心地位的“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空想“农民社会主义”的代表,由于当时俄国的资本主义关系还不发达,所以他看不见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着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阶级结构的本性的了解,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性质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并在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跨进了一大步。与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劳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及其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具有决定的意义,他号召他们进行反对剥削者的人民革命。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始终如一的、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列宁写道,他的著作洋溢着阶级斗争的气息。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以前的整个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顶峰。

  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们的同志是俄国社会民主派的先驱。


注:

[1] 1749-1802。

[2] 1793-1826。

[3] 1812-1870。

[4] 1828-1899。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附六、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