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每天15分钟,语文老师居然将孩子语文从63分拉分到98分!
两个月前,一个六年级的家长拿着孩子试卷上的一道考题,问我这道题怎么答才能拿满分?
这篇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我给出了具体的解题思路,具体如下:
第一步:判断题型。
先圈画出关键词“对比手法”,“表达效果”,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道赏析题。
第二步:调取答题思路。
赏析题的底层答题思路就三个:
一、从手法角度分析写作手法。
二、从内容角度分析表深内容。
三、从中心角度分析中心关系。
第三步:文中找答案
从原文中可以找出三处有对比的内容
村里人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时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长丰大丘收成好时,爷爷每天“去转几趟”;田地撂荒后,爷爷“倚门而坐”“叹气”。
现在,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以前却多年不清淤,日渐破旧。
第四步:组织答案。
村里人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时是一副温柔的声调。声音的对比,突出了村里人对稻田的重视和喜爱。
长丰大丘收成好时,爷爷每天“去转几趟”;田地撂荒后,爷爷“倚门而坐”“叹气”。通过行为对比,突出了爷爷对长丰大丘感情深厚。
现在,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以前却多年不清淤,日渐破旧,形成变化对比,突出长丰大丘再次焕发生机。
家长反映,孩子不会做,原来卡在了第一步:不懂什么是“对比手法”和“表达效果”。
也就是概念不清。
我给出了建议,别刷题了,先让孩子理清概念吧!
怎么学呢?下面这本书,我推荐了她,感谢她的信任,最终她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每天学习15分钟,用2周时间学习所有概念,再去做题巩固概念方法,坚持了两个月后,孩子语文成绩从63分,到75分,最后的98分,排名基本稳定到前三。
这本书,我推荐给所有为阅读理解成绩发愁的妈妈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是马老师花了大量时间,提取了阅读理解历年来小升初和中考真题和答案中的所有专业术语,按权重排列,汇总了五大概念和34组专业术语,并理清楚了这些概念术语的本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套阅读理解核心知识体系。
这是小学到初中,学好语文阅读理解必须掌握的概念和名词术语,这些概念经常出现在考题中、参考答案中、解题方法,吃透这些概念,意味着孩子能看懂考题、看懂参考答案,并且会在解题过程中应用。
五大概念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和描写手法。
34组专业术语分别是: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反问、设问、比喻、排比、反复、对偶、夸张、拟人;照应、伏笔、悬念、铺垫,渲染、对比、烘托、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线索、记叙要素、记叙顺序;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你可以问问孩子,这些概念的本质、区别和作用,是否都已清楚?能不能构建一张清晰的知识网络图?
如果能,可以滑走了。
如果不能,那就要好好从头学一遍。
为什么说它好呢?
1⃣️马老师会从三个角度讲清楚一个概念,让孩子从懵懂到豁然开朗。
一是能够给它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二是能够给出精确的简单类比。
三是打出精妙的比方。

2⃣️能帮助孩子构建一个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让知识不再碎片散乱。
我还会配套一个书本内容同步的视频课程,让孩子看完书后,再看一遍视频讲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

孩子们的学习笔记
3⃣️这是市面上唯一一本讲解语文概念的书本,知识点系统,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



这是基础课,如学完后需要练习,可以找马老师,我分享历年中考阅读真题给您,让孩子通过检测概念是否掌握牢固,效果看得见!
最后,我给粉丝们准备了以下电子版阅读理解提优资料作为回赠,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点赞、转发、关注我,免费与您分享。
中考语文状元笔记(196页)
2023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100题(17个专题)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50篇)
五种文体阅读理解满分解题公式(23张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阅读 答题方法100问 --方法导图
中考语文十大专题总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