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阎鹤祥小剧场超时,李云天史爱东猛砸现挂,于家伟“一战成名”

2020-10-26 01:51 作者:纳兰枸杞  | 我要投稿

在一些电视频道中,由于栏目时长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出现一些“被迫”短小精悍的相声段子。若是本身对相声有基本了解的编导,再遇上合适的段子,倒还勉强能够做到保留原作的精髓,起到弘扬相声艺术的作用;但事实却是,大多数情况下,剪辑后的内容支离破碎,更有甚者,有些编导在这基础上还自作聪明地加上罐头笑声的音效,既破坏了原作的味道,也糟践了相声艺术。

但您听说过小剧场演出接连两段节目加起来还不到十五分钟的情况吗?

今天凌晨,参加完本队小剧场演出的相声演员阎鹤祥发布微博,说道:

“今天确实严重超时了,影响了后面的演出,已罚款处理了,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完成了《德云斗笑社》旁白任务、结束喜马拉雅山之旅的相声演员阎鹤祥,终于在10月23日迎来今年德云社小剧场开箱以来的首秀,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蜂麻燕雀》(原节目单无名,这里沿用的是郭德纲表演同段节目时使用的节目名)。

回到暌违的小剧场,看得出来阎鹤祥状态不错,表演迎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作为“少班主”郭麒麟的搭档,阎鹤祥一如既往地抓住每一次砸挂郭麒麟的机会:

师父二大爷

(当说到宛平知县远接高迎“李鸿章的父亲”而且表现殷勤显熟络)

“不认识也假装认识。今儿也一样,今儿如果我师父二大爷来后台了,那我也得装认识……其实我一回也没见过”。

麦香骆驼联想到当年“争家产”风波期间,表演《歪批三国》等节目,于谦揽过郭德纲的手“你摸摸你二大爷”时,郭德纲的那一句“早就不来往了”。

是我想多了吗?

(表演到“李鸿章的父亲”向宛平知县“状告李鸿章”)

“他怕花钱!我想做个蟒,这个逆子他就不给我做”。【郭麒麟被迫营业】

总队长

(当提到李鸿章的地位)

九大总督中,唯直隶总督比那几个总督的地位要高一些……就是九个队长,它得有一个总队长。明白这意思吧?

老爷子,您把电话铃关了

(当提到宛平知县被设计,还在那儿瞎琢磨怎么“走后门”,然后拿定主意。恰好现场有观众手机响,阎鹤祥略加思索,然后表演宛平知府回头向“李鸿章父亲”说话)

“老爷子,您把电话铃关了”。

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包括德云社在内的国内所有小剧场,每一场演出有着时长不能超过两小时等方面的限制。

《蜂麻燕雀》这段节目,主线是“宛平知县被骗”,但前面有一大段“蜂麻燕雀、金评彩挂”的点评作铺垫。这一场表演,阎鹤祥除了大致沿用其师郭德纲表演是的主要结构,而且前面还加了不少关于 脱口秀和相声的见解。于是,阎鹤祥的这一段节目,“一不留神”就长达四十多分钟。


这直接导致后两面的几段节目时间不够用。于是《五分钟<黄鹤楼>》和《六分钟<下象棋>》应运而生。

五分半钟的《黄鹤楼》

表演《黄鹤楼》的张鹤雯和于家伟一上场,张鹤雯刚说了一个“谢谢”,于家伟就直接说道:“诶,听说您还会唱戏呐?我也挺喜欢京剧的,咱唱一回《黄鹤楼》怎么样?”


一般来说,《黄鹤楼》这一类腿子活,其实是哪怕万不得已,都不太适合“砍”掉内容的节目,因为这类腿子活尤其讲究铺垫,表演前必须交代清楚逗哏扮演的角色:一个自称京剧名角的门外汉。后面的很多包袱,都是建立在交代完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才能立得住的。

但或许该这样说,得益于这么多年的经营和传播,包括《黄鹤楼》在内的很多相声节目已经被观众熟识,偶尔出现这么一场火急火燎的表演,虽说确实有损于节目本身的立意和完整性,反倒有些别开生面的意思。

从节目现场来看,确实很多包袱由于缺乏铺垫,按一般的理念来说,完全立不住。但还是那句话,这一场节目为了赶时间,出现了很多的意外之喜:

于家伟(学刘备):“东吴过江之事,你把孤害苦了~(到这里,是逗哏打断的包袱,因为赶时间,于家伟直接拦住)不是你害的,诸葛亮害的”。


这一场表演,完全由于家伟控制演出节奏,体现了他不错的捧哏功力和应变的急智。

有网友评论说于家伟这次一战成名,此言大概不虚。


但大概由于事出紧急,在后台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词,重新整理,整个过程张鹤雯有些“呆萌”。

六分钟的《下象棋》

接张于上场的李云天、史爱东,表演的《下象棋》也是短小精悍。


毕竟是云字科弟子、更兼十多年的演出经验,李云天还不忘砸挂“罪魁祸首”阎鹤祥,同时不忘捎带“被架空”的孟鹤堂:

“今天多了一场节目,多了一个单口相声。(阎鹤祥)过瘾来了。要是我说这(段),说十分钟就完。原来(原意大概是‘现在’,但顺嘴说成了‘原来’)知道队长权力这么大。这么看呀,我们这四队队长比七队队长厉害,我们队员不敢‘架空’他”。

(讲两个老大爷互相谦让)

李云天:老哥哥,您先走吧……兄弟~您先走吧(复读机模式)

史爱东:老哥俩一块儿走吧。时间不多了,还剩三分钟。

李云天:(模仿其中一个老大爷)我要先走的话,我就支仕了。

史爱东:是因为时间短,上来就支仕吗?


好在,《下象棋》这段节目本身可发挥的空间很大,向上延伸到三十来分钟,或者往下缩短到十来分钟,都不至于对节目的主题造成严重破坏。再加上李云天、史爱东的几个精彩现挂,让这场表演更添滋味。

倒二

在相声界,有一段有待考证的传言,据说马三立先生曾经有一场节目负责攒底,但负责倒二的李伯祥演出超时,一些观众因为怕晚了没有班车,这时候纷纷离席。少马爷马志明听说后,不久趁着自己负责倒二、李伯祥刚好负责攒底的时机,故意超时,因此少马爷和李伯祥两人产生隔阂。


由于这段传言不太符合马三爷的脾气秉性,麦香骆驼不负责保证传言的真实性。但大概由这段传言可见,相声舞台上倒二节目,往往是为攒底的节目服务的。为了整场演出,要求负责倒二的演员随机应变,既要努力留住观众,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节目,来保证攒底的节目时长。

这也是为什么郭德纲、于谦的专场,几乎都是由高峰、栾云平负责倒二。


像10月24日完场演出这样的两场节目四位演员为攒底节目保驾护航的情况,着实不常见。但当晚演出反响不错,演员们互相势必是不会因此出现矛盾的。


一般来说,相声表演讲究铺平垫稳。尤其是对于刚接触的观众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但还是那句话,得力于包括德云社在内的相声演员多年共同努力经营、传播,不少节目已经为观众所熟知。所以,偶尔出现这样的场面,不独考验当事演员的应变能力,于观众来说未尝不是一场意外收获。

关于当年的“郭德纲于谦醉酒车祸版《汾河湾》”,经过《德云斗笑社》的多次提及,这段时间再次被热议。了解过的网友大概也知道了当年为了等待师大爷于谦醒酒,愣是在北展这样的大场合下将一段《打灯谜》抻成了一个半小时的节目。


另外,烧饼和曹鹤阳也出现过像于家伟这样“硬入活”的场面。

2014年,当年的纲丝节依然被安排在小剧场。烧饼、曹鹤阳表演《拉洋片》,烧饼上台后,台下气氛不太热烈。于是烧饼只简单铺了几句,然后直接用倒口准备入活,巧妙地将当时有些冷的气氛重新带动了起来。


这也大概就是小剧场的魅力吧,悄默焉的,就会出现一些意外之喜。

声明:本文由 麦香骆驼 (B站 惊奇探长)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转载请告知并注明作者姓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阎鹤祥小剧场超时,李云天史爱东猛砸现挂,于家伟“一战成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