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生鲜放大招!投入百亿自建物流体系
想要保证生鲜品类、短时配送的持续吸引力,生鲜电商物流体系面临着速度与厚度的双重考验,尝试在速度与成本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迫在眉睫。如今每日优鲜彻底崩塌,叮咚买菜短期盈利等案例,让生鲜电商们危机感越发深重,不得不加快步伐去寻求出路。
其中,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开始在物流领域布局。

盒马先行,自建物流体系7月底,多家媒体报道,经过3年的努力,盒马在武汉和成都首批两大供应链运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将辐射中西部省份近超百家的盒马门店,这也就意味着,盒马投资百亿打造的自建生鲜物流体系网络,已初步成型。
据了解,这两个供应链中心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近20亿元,目前除了已在使用的两个大型仓储设施,盒马在八大核心城市中规划的供应链中心园区总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都将在1-3年内陆续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的常规物流大仓不同,此次的盒马西南供应链运营中心以中央厨房厂房为主体,面积16000平米,主要经营白条、肉制品、卤菜、半成品、面条等,从研发、生产到配送的一体化运作,可以理解为当天生产、当天送达,目的就是让商品口感保持在最佳食用状态。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央厨房一大特点,从工厂的装修设计、硬件设备到软件的使用,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厨房的特色,“盒新智造”的名字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例如,从盒马开始就备受瞩目的物流技术,顶部悬挂链,同样适用于中央厨房,清洗后的转盘由上方的吊链自动精确地与各个车间、工位相匹配,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用盒马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盒马供应链运营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生鲜加工、中央厨房等功能与商品流转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要比分散式运作高得多。盒马也将组成国内零售企业中规模最大的生鲜全温层物流体系,起码可以支持未来十年以上的业态经营发展”。
综上,从2019年开始,盒马憋了三年,终于是使出了“自建物流”的大招。
自建物流体系成大趋势说起来不止盒马,最近几年,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已开始了自建物流领域发力。如,菜鸟、某音、快手、拼多多等,纷纷入局自营物流体系建设,甚至连加盟制的“三通一达”也在持续加大对直营网络体系的投资。
以菜鸟为例,今年618期间,菜鸟方面回应传闻,证实菜鸟确实在发力自营物流服务;7月末,菜鸟CEO万霖表示,“送货上门”将成为菜鸟的头等大事;8月上旬,菜鸟旗下的直营物流品牌“丹鸟”,将正式更为以“菜鸟直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仅仅两个月,菜鸟不断为自营物流造势。业内人士预计,这一举措将会侵入京东物流的腹地,对其物流的核心市场造成冲击。
所以,从当下的视角来看,自建物流中心计划,好处不言而喻。
对内,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运作中心等同于实现了对商品的集约化采购和集中处理,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对外,面对消费者,自建物流给他们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并且通过集中采购和集约化处理,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面向用户的价格也会更有优势。
当电商从拼流量,发展到拼“质量”的时代,任意一个电商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全局的成败。物流环节的服务质量、配送时效,乃至送货上门,都成了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当电商从拼流量,发展到拼“质量”的时代,任何一个电商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到全局的走向,决定了市场占有的成败。物流环节的服务质量、配送时效、甚至是送货到家等,皆会成为影响顾客选择的关键因素。
所以,尽管自建物流系统耗时较长,投资较大,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自建物流就成了大厂的必由之路。
小聪有话说:
在这种寻求下沉、多业态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未来盒马还将与大润发、淘菜菜等阿里生态伙伴共享供应链资源,共同努力消化供应链中心的产能,缓解其运营压力。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发展状况而言,盒马想要建立一个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系统,依旧任重道远。
在行业不景气情况下,扎扎实实练内功,勤勤恳恳、有条不紊做事情,以不变应万变,盒马的未来十年值得期待,零售底色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