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里系下一个千亿IPO将是谁?

2023-08-17 13:52 作者:资冭  | 我要投稿

文:云闲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亮点颇多。季度内,阿里巴巴营收为2341.56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330.00亿元,同比增长63%。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449.22亿元,同比增长48%。按照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对此解释:“蓬勃的业务势头以及各业务对运营效率的关注”。


显然,在新的架构之下,各业务集团收获更大的空间,相对独立的业务版块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可以预料,阿里母体的孵化中,一波阿里系超级IPO将会陆续浮上水面。


谁会成为第一个?


终成大佬的菜鸟


菜鸟会为阿里系敲响第一道IPO钟声么?对此,很多人持肯定态度。


在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中,菜鸟集团的表现堪称出色。菜鸟的营收显著增长,达到231.64亿元,同比增长34%。这个数字,将菜鸟送上2023财年阿里各大业务板块增速排名第一的宝座。


所有的媒体报道都在强调一点:这是阿里巴巴在内部组织重大变革后的首份财报,菜鸟业绩继续保持增长,含金量可见一斑。


今年5月18日,阿里巴巴就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完成上市计划。这也是阿里在宣布“1+6+N”组织分拆,表态“成熟一个,上市一个”之后,首个表露上市风声的业务单元。


在阿里分拆的六大业务中,菜鸟在外虽不是名号最响亮的的,但在内部地位不低。从总营收上来看,菜鸟营收占据阿里巴巴总收入的比重7%左右,仅次于淘宝天猫的和云业务,两者占比分别为69%和8%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菜鸟的增速从2020财年的收入372.58亿元,持续增长至2023财年的556.81亿元,增幅近50%,横扫阿里系内各个版块。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阿里系的目光更多聚焦在蚂蚁和云身上,但悄无声息的十年时间,菜鸟已经成为传闻估值近20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据胡润研究院《2023全球独角兽榜》,菜鸟以1850亿元的估值跻身前十。


截至8月14日收盘,京东物流总市值762.18亿港元,顺丰控股A股总市值2286.55亿元,圆通速递总市值523.91亿元。从市值角度看,菜鸟仅次于顺丰,相当于2个半京东物流,3个圆通速递。


虽然菜鸟回应称,目前尚无明确的上市规划时间表。但在业内外,菜鸟想要单飞的速度有增无减,一路高举高打。


公开信息显示,菜鸟拟收购申通25%股权,总价为38.78亿元,交易完成后菜鸟将成为申通第二大股东;紧接着人事任命也颇值得关注,蔡崇信在即将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同时,还担任菜鸟集团董事长;此外,2023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方面宣布已经获得快递牌照,并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业务更聚焦,主帅亲上阵、用新业务讲述新故事,紧锣密鼓的运作目标只有一个。与此同时,菜鸟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友商“极兔快递”的速度更进一步,目前已经披露招股书;另一方面,已上市公司的估值差强人意。截至2023年上半年,顺丰控股股价区间涨幅为-21.55%,京东物流股价区间涨幅-19.18%。


但无论如何,阿里系整个盘子里,菜鸟无疑站在了前锋的位置。


肩负重任的阿里云


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亲自挂帅的云智能集团,是阿里系另一个IPO大热门。在外界给出的2023年中国独角兽排行中,阿里云以8542亿元的估值,位居中国独角兽企业排名前列,相当于当前阿里巴巴市值的一半。


自2022财年开始,云业务正在取代电子商务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增长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如果能够独立上市,云智能集团也将大有看点。


张勇坦言,云计算是阿里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云业务将更聚焦于客户价值与服务。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扛起阿里下一程发展的希望。同样在5月,阿里云已拟定明确上市计划,未来12个月将从阿里集团剥离并完成上市。


最新的消息来自于钉钉将从阿里云独立出来,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正是为阿里云IPO铺路。但内部的变革并不是决定阿里云能否成功IPO的核心原因。不够理想的营收增速和市场份额增速,让阿里云现状略显尴尬,如何继续讲好故事打动投资人,才是接下来的关键。


阿里云有过一段辉煌的增长期。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期间,阿里云营收从30亿元增长至400亿元,4年营收增长接近20倍。彼时国内云计算业务,阿里云一家独大。用马云的话说: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但随着近两年内外部市场的改变, 阿里云一骑绝尘的优势不再。据Canalys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数据显示,阿里云市占率为34%,华为云为20%,腾讯云为17%。市场占有率差距的变化,也显示出强势崛起的对手大有赶超之势。


利润方面,从2018财年至2021财年,阿里巴巴云业务的亏损不断增加。财报显示,阿里云在2018财年,息税摊销前亏损13.5亿元;到2019财年经营亏损55.08亿元;2020财年则达到70.16亿元,持续增收不增利。与此同时,2020财年-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分别为400.16亿元、606.88亿元、745.6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约为62%、51.6%以及22.9%。


利润方面,从2018财年至2021财年,阿里巴巴云业务的亏损不断增加。财报显示,阿里云在2018财年,息税摊销前亏损13.5亿元;到2019财年经营亏损55.08亿元;2020财年则达到70.16亿元,持续增收不增利。与此同时,2020财年至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分别为400.16亿元、606.88亿元、745.6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约为62%、51.6%以及22.9%。


到了2023财年第四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同比下跌2%。对比阿里系的兄弟版块,云业务的增长表现相对乏力,但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是,2022财年云业务亏损大幅收窄。


但与过去数十倍的增长速度比较,这样的趋势,让阿里云不再享有“高速成长型公司”的光环,也将迎来资本市场更加严苛的眼光和估值标准。


有消息称,在6月20日的一封阿里集团内部信中,张勇表示“希望阿里云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能成长得跟今天的阿里巴巴一样大,甚至比它更大” 。看起来,张勇已经明确如何打造阿里云的新江湖。


不可小觑的N


众所周知,在阿里集团1+6+N的新架构中,阿里巴巴集团以控股集团的身份作为1,上述包括阿里云、菜鸟在内的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共同组成6大主线业务,其余包括盒马、银泰商业、阿里健康以及即将拆分出来的钉钉等业务组成“N”。新架构下的6和N,都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决策,对内负责。


在业内人士看来,阿里这些分拆出的每一个业务体量和估值,都不是普通创业公司能够比拟的。单独拿出来看,都具备独立IPO的潜力。


阿里正在尝试一种很新的发展路径,用看似瘦身的分拆业务,来保持企业的活力和行业竞争力。


比起谁将成为下一个阿里系的IPO更有意思的是,阿里未来能分拆出多少个超级IPO?

阿里系下一个千亿IPO将是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