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咨询日记:如何识别自己的核心焦虑?
回避焦虑是人的天性,当当下的体验太过强烈时,回避永远是最轻松最经济的方式;核心焦虑就更不用说了,在无意识的千百次刻意练习下,它也学会了千百种回避的方式,就像万花筒呈现出来的景象。
为什么需要千百次回避核心焦虑呢?因为它一直出现。
为什么核心焦虑一直出现呢?因为你始终都没有满足核心焦虑中隐藏的愿望,不被满足感永远都在,回避只是饮鸩止渴。
对,核心焦虑中隐藏的是曾经未被满足的愿望,如何识别自己的核心焦虑可以等价于如何实现这个未被满足的愿望。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母亲关注的目光,当母亲的目光不在了,他很焦虑,他的愿望就是母亲的目光再次看向他,但是由于母亲因为一些原因,目光离开的时间过长,孩子的焦虑也在积攒,终于达到了孩子承受的阈值,孩子会开始回避,也许是陷入到自己的幻想中,幻想出母亲死了(切断和真实关系的联系,“我也不需要关系”);也许是给母亲不在找一种解释,比如“她有更重要的事”(还在关系当中,但隐含的话语是“我不重要”、“我不够有魅力来吸引妈妈”)。有很多种回避的方式。
这个例子中,未被满足但一直希望被满足的愿望是“被关注”,焦虑是“我不被关注了”,怎样回避因人而异。当同样的焦虑被不断激活,它就成了核心焦虑。
渴望被关注的愿望一直相伴,它也伪装成各种形式出现,出现在我们的理想中、白日梦里、对关系的渴求里、强烈的体验中……
不被关注的焦虑也与之对抗:我渴望做一名演员但没人会喜欢我;我想要站在世界之巅但这太幼稚,我期冀一位全然关注我的伴侣但他总是让我失望。一个愿望和一个对愿望的预期的结果,在两端拉扯着你。
进而回避也出现了,但如何回避,和最初的方式相关,是“母亲死了”还是“她有别的事”。
如何识别核心焦虑是一个太抽象的问题,如果你问自己或者问你的咨询师,也许都无法得出一个答案,但由于它又是不断出现的,所以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抓住它的小尾巴,它会用各种各样伪装的方式出现,我们要专注的不是什么事,而是每一次激起的情感,这些情感都在为核心焦虑和核心愿望提供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