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成书后究竟有多少流传世上?国宝的命运究竟如何?(三)
这些兵丁他也不懂古籍的珍贵,我管那么多,完成上峰交代的事情真是重要了,他们就在翰林院当中放火了,结果放火之后,翰林院里边是浓烟滚滚的,很多书就跟着着了,英国军队一看,马上派人来就火了,当时院子里时候乱哄哄一大片,结果这伙并没有马上签了影视馆,反倒是翰林院当中那些书籍都潮了,这下他们也慌了手脚了,干脆,我也不管了,烧着再说,结果英军这边。
反倒有点担心了,这要是找过来,可咋办马上,组织兵丁救火救火的过程当中,就把一些古籍搬出来了,不管有用没用,挑着好看的捡回大英帝国,这样一来,就拿走了一批书籍,剩下这些书籍一部分肯定是被焚毁了,另外一部分,现场有很多看热闹的,这样一个老百姓兵荒马乱的,没人管他,睡一边,他睡一边
这些永乐大典残本慢慢就消失了,后来清政府的马上组织人也来救火,在救完火之后,还是找到一些书籍的残本,这些书籍的残本怎么办?就被当时的兵丁作为店马槽的垫凳子腿儿的,或者是睡觉的时候没事诶,这有本书还相对完整,往这儿一放,当然这里面也不都是永乐大典,翰林院当中很多珍贵的书籍就往这儿一放一摞,我躺着就睡觉,当枕头用了,这有点儿像当年的圆明园,英法联军抢完了珍宝放了一把火之后。
本来也没人管了,百姓过去,今天我是块砖,他是个木头,慢慢的这个园子就更加的荒芜了,永乐大典和其他正规的古籍的下场也是这样,在一个乱世当中,要想保住国宝是何其的艰难,直到今天,全球收藏的永乐大典,不过400次左右,国家一直付出巨大的努力,收藏收购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残本,现在在国内以国家图书馆为首,收藏有266ce,跟当年11095册的总数相比不到4%,我们也非常好奇,当时那么多散落到民间的永乐大典有没有可能收回来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在1983年的时候,山东掖县一个农民就现身了一本永乐大典,当时县文化馆到基层去讲座,无意中就说起来了,说这个永乐大典,它是国宝,结果呢,见了一个普通的文化员,说了,这有什么?我们家就有一本,结果当时见文化馆真的就懵了,你们家还有一本永乐大典,你是真的假的?他说,那有什么?到我家去看看,结果一看,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迹,书太破了,上面脏得不得了,字迹模糊,扔到地下可能都没人当回事儿
但是打开里面之后又让人非常的震惊啊,里面保存的相当好,而且这本书,是专门记载文字的,里面有中国各种古代门楼的样式,有文字又图谱,讲得太清楚了,县文化馆一看有可能是真迹,马上请北京的专家来鉴定,鉴定之后,发现确实是永乐大典副本的真迹,但是普通农民家里怎么能有这么珍贵的书籍?
结果发现,他家祖上在晚清的时候,出过读书人,专门在北京过值,可能是在那个时候拿回来一本永乐大典,晚清之后,几代人就没有会读书的了,但是家里这个传统当中明确讲过嚼劲。据悉家里人就没敢破坏这本书,四处拿它垫点东西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啊,家里剪个窗花,用它呢来夹这个纸样
所以这本书也就得以保存下来,您看看保不齐哪天新闻当中说又发现了一本永乐大典,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消息,我们讲了这么多永乐大典的下落,所有目前存在世上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嘉靖年间,让徐阶带着人抄写的副本,但是一万多册正本,一本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流传出来,这件事儿您不觉得很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