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吕瑞英唱腔赏析:《穆桂英挂帅》

2023-03-15 22:22 作者:Jluke  | 我要投稿

吕(瑞英)派唱腔

吕瑞英,1933年1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人“四友社”学戏,工花且和刀马旦。学艺三年后,在杭、嘉、湖及上海演出,1949年进东山越艺社,1950年夏天与丁赛君合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好评。观众将丁赛君、吕瑞英和金采风美称为东山越艺社的“三鼎甲”

吕瑞英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的银心和《西厢记》中饰演的红娘为观众所青睐。她的戏路很宽,代表作有《打金枝》《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九斤姑娘》《花中君子》等,在表演和唱腔上塑造了各不相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吕派唱腔脱胎于袁派唱腔,她根据音域宽广、音色甜美的特长,在唱腔和唱法上作了较大的发展,尤其4、7半音及切分音的用法,使唱腔更显得华丽而富有表现力。加上她唱法上富有弹性感,因而使唱腔跌宕顺畅,体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吕瑞英对创腔十分重视,人物性格及不同感情都能从唱腔中体现出来,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她在各不相同的唱腔中塑造了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越剧唱腔是通过板腔变化来表情达意的,因而要明显地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则很不容易,吕瑞英从唱腔旋律的变化和唱法音色的不同来塑造人物、刻画性格。比如《穆桂英挂帅》那段[四工腔],第一句“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旋律一跃而上,发声嘹亮昂扬,突破了[四工腔]的平缓妩媚,精神振奋地唱出“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的巾帼英雄气概。第一句唱腔开门见山地为这段新型别致的[四工腔]奠定了基调。

 又如《打金枝》中公主出场时的唱腔,旋律瑰丽,节奏舒展,发声用气悠扬自在,恰如其分地塑造了这位高傲自得的公主形象;而在《西厢记》中塑造的红娘,通过起伏多变的唱腔,尤其节奏的巧妙处理,形象生动地塑造了机智俊俏的红娘形象,如《西厢记·拷红》的唱腔,运用[四工腔]与[尺调腔]的糅合,发声纤巧柔美,其中“他说夫人将恩当作仇,今教小生在半道上喜变忧”的节秦处理,切分休止的运用,将词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生动而好听。红娘唱腔既不同穆桂英,又不同高傲的公主,充分体现了吕派唱腔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唱段赏析: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选自《穆桂英挂帅》)

——摘自连波编著(2013)《越剧唱腔赏析》

吕瑞英唱腔赏析:《穆桂英挂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