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级经济师电子版教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有关精神,做好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促进经济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根据 2023 年版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变化,我们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和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进行了重新编写或修订,供广大应试人员学习参考。
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西方经济学理论通常把经济部门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部分,私人部门提供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那么,什么是公共物品呢?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纯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一-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同私人物品的特征相比较而得出的。相对于私人物品来说,公共物品具有如下特征。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划归某个人或集团享有。如国防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国防提供的安全保障是面向国内所有人的,只要生活在本国境内,任何人都无法拒绝这种服务,同时,也不可能将拒绝接受此项服务的人与在市场上为此项服务付款的人区别开来。当然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物品区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区性公共物品,而地区性公共物品的覆盖范围和面积也存在大小之别。尽管如此,公共物品的效用仍然是不可分割的,它总是向全国或某个地区的所有成员提供效用。相比之下,人物品的效用则是可分割的私人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份额而且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即谁付款谁享用。如衣服售出以后,其效用即归购买者享用,而不能归社会中的其他个人所享用因此,这样的物品属于私人物品。



需要资料的下方链接进入下载或者私信我领取!
链接:https://docs.qq.com/doc/DZGljUGZvSFpCU1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