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报告:电影市场焕生机,暑期丰收信心强
报告出品方:银河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一、2023H1 稳步复苏
上半年电影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基本指标均较去年回升。据灯塔专业版,2023H1 票房收入 262.94 亿元(含服务费),较 22 年同比上升 52.8%,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已恢复至 17 年 97%、18 年 82%、19 年 84%、21 年 95%水平,整体大盘表现稳中向好;月均票价居近 6 年 H1 高位,达 43.4 元;放映场次约 6286 万,超 17-19 年 H1 水平;月均上座率超 8%、观影人次达 6.05 亿,同比分别增长 45%、52%;据艺恩娱数数据披露,七大区票房均较去年增长,西北、华北区反弹迅速,涨幅高达 70%,华东、华南区作为基石,共贡献 51.4%票房。我们认为 23 年起随着优质影片密集上映,观众观影热情重燃,市场需求回暖,较疫前仍有修复空间。
从 2023H1 各月票房、观影人次、场次来看,考虑到 23 年春节较早、波峰提前,2023H1各指标数据走势基本与疫前保持一致,随时间推移渐渐升到近六年高位,反映出 2023H1电影市场节奏正逐步回归正轨,潜在的大盘增长动力也将得到释放。
供给端量质齐升,叫好又叫座。1)量:2023H1 放映 301 部影片,同比增长超七成。
国产片数量同增 50%、票房同增 36%,进口片数量同增 67%、票房同增 140%。《满江红》累计票房 45.24 亿,《流浪地球 2》累计票房 40.29 亿,双双跻身影史前十,合计为 2023H1贡献超 32%票房,头部拉动作用凸显。《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等中部影片(2-20 亿)票房贡献达 55%,较去年多 19 个百分点,有力支撑票房大盘。2)质:2023H1前十名影片中,有九部影片的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平台均分超 8,其中《流浪地球 2》以9.07 分居首,影片质量得广泛认可。上半年吸睛电影层出不穷,影片内容和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口碑得到一致肯定,如《满江红》抖音累计话题播放量 107.43 亿、连续 13 周居微博榜前十,《流浪地球》微博话题阅读量 310 亿、讨论量 960 万,《消失的她》多个微博热搜破 10 亿。影片类型多元,其中喜剧、剧情、动画三类影片占据数量和票房的大头,反映观众喜好。
放映端,影院增长降温,院线、影投格局稳定。1)从影院看,23H1 营业影院 1.22 万,与去年持平,延续近 6 年的增长放缓趋势;新增影院 384 家,处于近 6 年低位,但下降速度已显著放慢,降幅较前两年低 10 个百分点;新增影院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下沉趋势显。2)从院线看,万达电影、中影数字、上海联合市占率分别为 17.57%%、8.59%、8.17%,为票房三甲,且近 3 年 H1 票房前十波动不大;中影数字、大地院线、中影南方影院规模分别为 1041、946、919 家,位列前 3;万达院线扩张最快,上半年新开 56 家影院。
3)从影投看,万达电影以 43.4 亿元票房坐拥龙头,连续 3 年维持第一;近 3 年影投票房TOP9 格局稳定,而百老汇影投反超 UME 影投成为今年票房 H1 第十。
二、热门档期取得多项纪录,周末档或成突破口
长档期票房表现亮眼,观众重拾观影热情,影片呈双强领跑之势。
春节档:据灯塔专业版,2023 年春节档总票房 67.66 亿,居中国影视春节档总票房第二,仅次于 2021 年的 78.43 亿,取得开门红;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持续升高,春节档票房呈现下沉趋势。需求端,观影人次 1.29 亿,同比增长 13.16%,超 2022、2021 年同期水平,达 2019 年同期 98.5%、2018 年同期 97.8%水平;人均观影 1.34 次,比 2022、2021 年提升4%,与 2019 年(1.37 次)和 2018 年(1.36 次)相差无几。供应端,23 年春节档上映 8部影片,超过 17、18 年,与 19、22 年持平;Top3 影片《满江红》《流浪地球 2》《熊出没·伴我“熊芯”》合计贡献 81.64%票房,相较去年 Top3 影片票房占比回升 5.6 个百分点,优于 19、17 年 Top3 影片表现。《满江红》档期内票房 26.1 亿,《流浪地球 2》档期内票房 21.6 亿,合计贡献七成票房,豆瓣、猫眼、淘票票三平台平均评分均超 8.5,观众口碑好、社媒讨论度高;《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 7.5 亿,成为首次进入春节档前三的动画片。
五一档:据灯塔专业版,五一档总票房 15.21 亿,较 22 年增幅达 411.6%,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三;虽然第一天开局票房 3.1 亿,低于 2018、2019 和 2021 年,但是随后持续逆跌,连续 4 天票房破 3 亿,刷新五一档单日票房破 3 亿天数纪录,最终实现档期日均票房破 3 亿。需求端,观影人次 3768.2 万,较 22 年增幅达 333.82%,居近 5 年第二;人均观影 1.19 次,破五一档人均观影次数纪录。供应端,今年五一档上映 19 部影片,明显高于21 年的 13 部、19 年的 11 部、18 年的 8 部和 17 年的 7 部(22、21 年无),供应充足;影片类型横跨喜剧、剧情、爱情、家庭、犯罪、动画、灾难等多个类别,供应丰富。喜剧片《人生路不熟》档期票房 5.13 亿,剧情片《长空之王》档期票房 4.66 亿,合计贡献 64.46%档期票房,比 21 年的头部影片贡献多 3.65 个百分点。
端午档:据灯塔专业版,端午档总票房 9.11 亿,较 22 年增幅达 409.5%,位居历史第二,接近 2018 年(9.12 亿)水平。需求端,观影人次 2253.9 万,超 2019、2017 年,恢复至疫前水平。悬疑片《消失的她》档期票房 5.08 亿,老年爱情片《我爱你》档期票房 1.06亿,合计贡献 67.5%票房。
受档期时间较短等因素影响,短档期表现参差不齐。据灯塔专业版,六一档票房 1.35亿,处于近 10 年低位;520 档票房 3.32 亿,为近 3 年最高;情人节档票房 2.13 亿,为近10 年最低(除 20 年)。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周末档前瞻布局,意在打破热门档期依赖。
周末档,主要指周五到周日三天。2023 年 5 月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了近期恢复、做好周末档、释放周末档潜能、形成市场差异化、平衡各产业生态的新要求。在 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建议要大力培育周末档市场:“每年的暑期档涵盖非常重要的十个周末,它需要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的影片供给。另外,一年有 52 个周末,除了大的假期,还有 40 个周末,这些周末是市场蓝海,每周上映七八部新片的话一年就有 300 多部电影。”据灯塔专业版,6 月周末票房各为 3.11、4.41、3.29 亿元(端午不计),7 月前两个周末票房各为 8.96、11 亿元;据艺恩娱数,2023H1 非档期上映 182 部新片,同比增长 43.3%,非热门档期票房占比 60.6%,比 2022H1 高 20 个百分点,比 2021H1 高 10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观众已展现出在周末走进电影院的意愿,反映出观影需求仍有挖掘空间。在政策导向明显的背景下,若周末档持续供给优质内容,且今年暑期后的表现仍得到市场验证,或能成为新蓝海。
三、暑期前程坚挺、后劲充足
暑期档行进过半,前程表现亮眼,为市场强力注入信心。据灯塔专业版,截至 7.18,暑期档票房达到 91.86 亿,已经超过 20-22 年暑期档总票房,达 2017 年暑期档总票房 56.2%、2018 年暑期档总票房 52.86%、2019 年暑期档总票房 51.67%。票房、场次、平均票价持续走高,近 1 个月表现优于 17-22 年同期,其中平均票价 40.1,为近 6 年最高。
---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互联网 / 媒体 / 游戏 / 教育 / 培训 /
新媒体 | 自媒体 | 短视频 | 云视频 | 在线视频 | 电影行业 | 院线 | 票房 | 传媒 | 新闻出版 | 融媒体 | 社交媒体 | 游戏 | 手机游戏 | 虚拟现实 | VR | AR | 剧本杀 | 棋牌游戏 | 休闲游戏 | 网络游戏 | 海外游戏 | 云游戏 | 在线教育 | 少儿教育 | 互联网教育 | 英语教育 | 游学研学 | STEAM教育 | K12教育 | 学前教育 | 职业教育 | 国际留学 | 素质教育 | AI教育 |电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