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学生心理辅导(国家级精品课)

11-20
人本主义(第三浪潮)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以人为中心: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是有潜能的,可以自主自立,有价值尊严
重视当事人主观世界

同理(共情)
人的独特性-自我价值-自我实现来
人要适应本性去生存(遵从内心的声音)
实现趋向求生存求强大求完满-每个生命有生长-发展-活动的趋势
现象场:感受到世界不一样
儿童有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的需要
积极关注
消极关注
不关注(忽视)比如孤儿院孩子最严重
闹事的学生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积极关注,却得了老师的消极关注。
自我的异化:真实经验与自我概念不一致
eg:不喜欢弟弟,却被要求友好相处,内心扭曲纠结
13-教学录像-以人为中心疗法(2) P11 - 32:52
现象世界(主观世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需要有同理心
13-教学录像-以人为中心疗法(2) P11 - 36:20
治疗策略:
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影响治疗的首位因素
a相信人有成长的可能性
b尊重非批评的态度
无条件尊重和积极关注
要把人和行为区分开:批评错误行为,但是不否定人
给予有条件的爱时,学生对自己也成为有条件的爱,低自我价值
后现代


行为-需要


sfbt: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积极的视角


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问题没有那么糟糕,一定存在例外

奇迹问题

评定问句

小改变带来大变化:一小步

认知主义疗法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心理治疗很难拿出证据
情绪是由认知决定的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辅导
psyche灵魂,自我,心理与精神
斯芬克斯之谜
俄狄浦斯情结
叛逆-自我意识 半成人化
特别关注从初二起学生自我意识
三个叛逆年龄:1岁 3 岁 初二


阴影也是一种力量-荣格



怒: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