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案01】史料汇集
明神宗实录,万历五年四月:
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谕:礼部今选得锦衣卫指挥使王伟长女为皇后,大婚有期,合行礼仪该部会同翰林院定议以闻。
明神宗实录,万历九年十二月:
初四,皇第一女生。
初七,以皇女诞生,上具吉服告奉先殿,仍御皇极门,百官致词称贺。赐三辅臣及讲官陈思育等花币有差。
明神宗实录,万历六年二月:
传旨:册刘氏为昭妃,杨氏为宜妃,礼部具仪择日来闻。
明神宗实录,万历九年八月:
辅臣张居正等奏言:该文书官传圣意,命愽选淑女以备侍御。臣等窃闻古者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嫔,所以广储嗣也。今皇上仰承宗庙社稷之重,远为万世长久之图。而内职未备,储嗣未蕃,亦臣等日夜悬切者。但选用宫女事体太轻,恐名门淑女不乐应选,非所以重万乘、求令淑也。臣等查得嘉靖九年世宗皇帝有敕谕礼部慎选九嫔事例,在今日似为相合。伏乞皇上奏知圣母,上请慈谕施行。
明神宗实录,万历九年八月:
上敕谕礼部:朕大婚有年,内职未备。兹承圣母慈谕,博求贤淑,用广储嗣。特命尔等查照嘉靖九年世宗皇帝选册九嫔事例,告于京城内外,出榜晓谕。尔等堂上官督领该司官会同巡城御史博访民间女子年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容仪端淑、礼教素娴、及父母身家无过者,慎加选择,陆续送诸王馆。其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处另差司官前去选取。
尔等务体朕心,安静行事,毋得因而骚扰。钦哉!故谕。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三月:
上御皇极殿,传制册九嫔,周氏为端嫔,郑氏为淑嫔,王氏为安嫔,邵氏为敬嫔,李氏为德嫔,梁氏为和嫔,李氏为荣嫔,张氏为顺嫔,魏氏为慎嫔。
明史·后妃二:
恭恪贵妃郑氏,大兴人。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贵妃。帝宠之。
《明史·孝靖王太后传》: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赉,文书房内侍记年月及所赐以为验。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
《三朝野纪》:
孝靖,故宫人也。神庙一日索水盥手,孝靖奉匭以进,遂御幸焉。赏头面一副,既而讳之。孝靖有娠。神庙偶侍慈圣太后宴,言及其事,神庙讳曰:“无之。”
故事:圣躬有所私幸,必有赐赉。随侍文书房内阉即注明某年月日,并记所赏以为验。
至是,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相示,神庙面颈发赤。慈圣好言相慰,谓:“我年老矣,尚未弄孙。若生男,宗社之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六月:
遣定国公徐文璧、大学士张四维持奉节册,封王氏为恭妃,皇元子母也。其册文日:六寝建官,礼特隆于妃秩;万年锡胤,庆实始于闺门。爰资四德之良,用备三宫之制。咨尔王氏,惠质夙成,温仪为度。衾襇肃肃,既承鱼贯之恩;弓蠲雍雍,遂兆燕谋之吉。眷徽猷之茂著,迓景福于方来。宜溥渥恩,特升华序。兹特遣使持节,封尔为恭妃,锡之册命。于戏!翟弗晕衣,晋贰龙轩之宠;画堂甲观,早开麟趾之祥。尚遵鸣佩之芳规,永赞求衣之盛治。钦哉!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六月:
丙午,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上震悼,辍朝一日,遣司礼监太监张诚经纪其丧,仍赐银五百两、纪丝六表里、罗纱、柴布、香烛、茶米、油钞、盐炭有差。两宫太后及中官各赐银币如之。既而礼部以例闻,赐祭九坛,加祭七坛,遺官造葬。谥文忠,仍赠上柱国,荫一子尚宝司司丞。居正,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八月:
辅臣张四维等题:皇子诞生,诏告天下,宜有颁恩条件。臣等窃惟皇上临御十年,纲纪修明,中外奉法,仓库充盈,四夷宾服,足称治安。但近岁灾异屡见,今年南北各处水灾甚多。兼以文武各官不知朝廷励精本意,往往务为促急烦碎,以致征敛无艺,禁令乖忤,使治平之世民不安业,中外嗷嗷失其乐生之心,有可隐忧。仰惟皇上如天之仁,惠鲜怀保,孜孜在念。宜乘此大庆,明降德音,蠲荡烦苛,弘敷惠泽。使四方万国翕然佩戴皇仁,鼓舞欣畅。此固结人心、培延国脉之大端也。上嘉纳之。
万历起居注,万历十年九月初六日:
六日辛酉,上御皇极殿。
以皇子生,昭告天下。诏日:“朕闻自古帝王绍圣,祈天必隆胤祚,盖以祗奉宗社,茂衍本支,邦家之度,莫大于此。朕以眇躬嗣登大宝,于兹十年,幸方内安中,四夷宾服,庶不墮,祖宗丕构,惟大婚有年,祥回未协,中外人心,举深望,朕用是不释于怀。兹荷皇天锡佑,列圣垂庥,以今年八月十一日第一子生,傈恭妃王氏出,上副两宫圣母忧勤之念,下慰四海臣民仰戴之情。粤稆旧章,用覃大赉,所有恩例,开列于后。
一、自万历十年九月初六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叛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採生折割人、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奸党、失机、并事干边方夷情、及人命、十恶至死罪者、及永远充军人犯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大明律·刑律》:
凡采生拆割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为从者,斩。若已行而未曾伤人者,亦斩。子流二千里。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里长知而不举者,杖一百。不知者,不坐。告获者,官给赏银二十两。
《万历起居注》万历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谕内阁:淑嫔郑氏及未封常氏,今俱各有喜,淑嫔郑氏册封为德妃,常氏册封为顺妃。卿等可传示礼部,择日具仪来行。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一年十一月:
皇第二女生,德妃郑氏出也。
以皇女生,赐元辅申时行红云纱丝二匹、银抹金脚花二枝,
次辅余有丁、许国及讲官沈鲤等五员各红纪丝一匹、银脚花一枝。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二年八月:
遣定国公徐文璧、大学士申时行为正使,恭顺侯吴继爵、彰武伯杨炳、大学士许国为副使,各持捧节册,进封德妃郑氏为贵妃,安嫔王氏为荣妃。
贵妃册文日:兰殿升华,实佐二南之化。椒涂贰体,特高九御之班。惟芳徽简,在于宸闱。宜宠渥增,崇于位序。咨尔德妃郑氏仪容淑慎,性质柔嘉。供奉下陈肃肃,谨授环之节。周旋中壶雍雍,协佩玉之和。用能效儆于鸡鸣,匪独承荣于鱼贯。爰跻峻列,载示新恩。兹特遣使持节,进封尔为贵妃,锡之册命。于戏!位因德进,芳名已冠于紫庭。贵以谦居,令范无愆于彤管。用翼轩龙之教,聿臻襟燕之祥。钦哉!
《万历起居注》, 万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大学士申时行等题,今日该礼部接出圣旨:今年本月二十九日寅时,朕生一子,属第二,当即亡,照颖殇王例行,礼部知道,钦此。
酌中志(刘若愚):
神庙恭妃王娘娘即孝靖皇后,生皇长子即光庙,又生皇四女也。皇贵妃郑娘娘生皇二子、皇三子即福王,又生皇四子,生皇二女、皇六女、皇七女即封寿阳公主驸马冉兴让所尚者也。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正月:
初五,皇第三子生,大学士申时行等题:今日恭遇皇第三子诞生,仰惟皇上圣德格天,至仁昌后熊,占协吉欣,逢再索之祥,凤历开熙,适应三阳之候。庆延宗社,喜动寰区。臣等欢忭私惊,倍万恒品,不胜踊跃瞻戴之至。
初六,以皇第三子生,告奉先殿,遣驸马侯拱宸行礼。
初七,上以官中赏赉内库缺乏,命取太仓银二十万两。辅臣持奏近日京边岁费日增,太仓积贮日少,司计之臣方以匮乏为虑,一时遽取二十万,为数太多,伏望少加裁节。于是拟帖取十万两,上仍添五万两,明日谕户部取进。
初十,以皇子诞生,赐辅臣讲官币花有差。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初三,大学士申时行等题恳乞宸断,册立东宫,以重国本事。窃惟国本系于元良,主器莫若长子,故汉臣有云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仰惟皇上受天眷命,缵祖洪图。德泽浃于寰区,嘉祥钟于胤嗣。自万历十年元子诞生,诏告天下,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兹。查得祖宗朝故事,宣宗以宣德三年立英宗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宪宗以成化十一年立孝宗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孝宗以弘治五年立武宗为皇太子,尚未周岁也。盖冢岁升储,所以明震器之重。冲年贻哲,所以端蒙养之功。成宪具存,昭然可考。今元子聪明克类,岐嶷夙成,中外臣民属心已久。及兹睿龄渐长,阳德方亨,册立礼仪,允宜修举。伏望衹率祖宗之旧章,深惟国家之大计,以今春月吉旦敕下礼官,早建储位,以慰亿兆人之望,以固千万世之基。至于出阁讲学及朝贺等仪稍俟一二年后睿体充实,次第上请。伏惟圣明裁断施行。
有旨:元子婴弱,稍俟二三年举行。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初五,大学士申时行等题为再乞宸断、册立东宫、以重国本事:自古享国长久,莫若成周。善辅养太子,亦莫若成周。盖自孩提有识而已,备师傅之官,抗世子之法矣。何者?以少成若性,胎哲自初,不可不早建而预教也。本朝列圣建储多以冲年,实取法成周遗意。今元子方及五龄,虽未甚壮,然比之宪孝两朝实已过期矣。如欲修讲学之故事,备朝贺之盛仪,则恐婴弱之年勤劳未习,臣等岂不知仰承圣意,爱惜睿体。今但举行册立之礼,在宫中不过一受册,在文华不过一受朝,仪不甚繁,劳不甚久,而名号既正,则千万世之统攸关。典仪一新,则亿兆人之心斯慰。臣等所以不避烦渎而再有恳祈者也,伏祈皇上念主鬯承祧之重,为久安长治之图。先议册立,以正储位。其讲学等仪遵奉明旨,少俟二三年举行,则贻燕之谋、保爱之道两得之矣。
上仍命遵前旨行。
《万历起居注》, 万历十四年二月初五日:
得旨:朕览卿等恳请,悉见忠君爱国。朕已知道了。还遵前旨行。
是日,以皇子诞生,赐元辅申时行银一百两、紵丝四表里,次辅许国、王锡爵、王家屏每银八十两、紵丝四表里,讲官沈一贯等六员各银四十两、紵丝二表里。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列朝贵妃姓氏:
内廷嫔御,尊称至贵妃而极。先朝拜此秩者历历可数。高皇帝朝,有贵妃孙氏谥成穆;文皇帝朝,有贵妃张氏谥昭懿,贵妃王氏谥昭献;昭皇帝朝,有贵妃郭氏谥恭肃;章皇帝朝,则孝恭后亦曾先拜,且特加“皇“字,旋位中宫,不敢并纪,嗣后则有贤妃何氏,赠贵妃谥端靖,然而不得皇字矣;睿皇帝朝,则孝肃后亦曾拜,不敢并纪纯皇帝朝,则有皇贵妃万氏,谥恭肃端顺荣靖,为宫妃六字谥之始,而宸妃邵氏进封贵妃,是生兴献帝后称孝惠后,不敢并纪;肃皇帝朝则有皇贵妃王氏,谥端和恭顺温僖,皇贵妃阎氏,谥荣和惠顺端僖,皇贵妃沈氏,谥庄顺安荣贞静,其谥号皆用宪宗万妃例也;庄皇帝朝,则有皇贵妃李氏,即今慈圣皇太后,不敢并纪;今上则有今东宫母妃及敬妃,追封皇贵妃李氏,谥恭顺荣庄端靖,及今翊坤宫郑氏。盖列帝十二朝,历年二百五十,而得此号者仅十六位,内二位犹非生拜。
《万历起居注》,二月五日:
谕礼部:贵妃郑氏,进封皇贵妃,未封许氏,册封为德妃。尔礼部一并择日来行。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初七,科道交章请册立东宫。
俱报闻。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初八,户科给事中姜应麟题:正名定分,国本所以安。别嫌明微,君道所以正。恭睹圣谕贵妃郑氏著进封皇贵妃,臣愚窃谓礼贵别嫌,事当慎始。贵妃以孕育蒙恩,岂曰不宜,但名号大崇,亦所宜虑。贵妃虽贤,所生固皇上第三子也,犹然亚位中宫,则恭妃诞育元嗣,主鬯承祧,乃其发祥,顾当翻令居下耶?揆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典,非所以重储贰、定众志也。
伏乞皇上俯从末议,收回成命,以协舆情。其或情不容已、势不可回,则愿首册恭妃为皇贵妃,次及贵妃,两典一时不妨并举,则礼既不违,情亦不废,长幼之分明而本支之义得矣。抑臣之所议者末也,未及其本也。皇上诚欲正名定分,别嫌明微,莫若俯从阁臣之请,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则臣民之望慰而宗社之庆长矣。
上怒责其窥探,命降极边杂职。得山西广昌县典史。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亦疏请立储,而并及议封皇贵妃并封恭妃,庶无独进之嫌。上怒,命谪三级,得行人司司正。
礼部请立皇储,因议并封皇贵妃。上不听。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十二,上谕内阁言:科道救姜应麟、沈璟,朕之降处非为册封,恶其疑朕立幼废长,揣摩上意。朕思我朝立储自有成宪,岂敢私己意以坏公论。彼意置朕不善之地,故有是处。令拟票。
辅臣拟票进奏言:皇上圣智如神,睿谋独断,慎重国家之大本,率循祖宗之旧章,睹纶音之屡颁,知圣志之坚定,覆宣德意,尽释群疑,不胜欣慰仰戴之至。
科道交章论救姜应麟、沈璟。
上报曰:立储以长幼为序,祖宗家法万世当遵。朕仰奉成宪,俯察舆情,岂肯以私意违拂公论。姜应麟等揣摩上意,以舍长立幼为疑,置朕于有过之地,特降处示惩,非为奏请册立之故。国本有归,朕已明白晓示,待期举行。各官宜体联意,不许妄疑渎扰。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十九,刑部山西司主事孙如法疏奏:宜允阁臣礼部之请,册立东宫,贵妃、恭妃宜同时进封,以释群疑。召复姜应麟、沈璟原职,仍加褒奖,以彰虚怀纳谏之度。
上怒日:立储定序,已屡旨明示。孙如法不系言官,如何出位渎扰救护。且官闱事体,彼何由知。好生狂躁,本当重处。姑降极边杂职。再有妄言者,重治如法。得广东潮阳县典史添注。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二月:
以进封皇贵妃册封德妃,祭告奉先殿。上御皇极殿传制,遺公徐文璧等、大学士申时行等持捧节,册封贵妃郑氏为皇贵妃,许氏为德妃。
皇贵妃册文日:朕惟化理之基,恒资乎贤淑,褒嘉之典,必视其劳勤。位以德迁,制缘义起。咨尔贵妃郑氏妙膺嫔选,婉娩有仪。游受妃封,恪共尤著。朕孳孳图治,每未明而求衣。尔肃肃在公,辄宣劳于视夜。厥有鸡鸣之助,匪徒鱼贯之充。矧梦既应于熊祥,而庆克昌乎麟趾。益征令德,宜荷渥恩。兹特以金册金宝,遣使持节,进封尔为皇贵妃。于戏!秩超九御,载增榆翟之光,品冠六仪,实式轩龙之贵。尔其居宠唯畏,弗懈益虔。茂明图史之规,式赞宫闱之化。副兹异数,光我训词。钦哉!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四月:
礼部题:先该阁臣及科道等官请册皇长子为太子,随又钦奉圣谕进贵妃为皇贵妃,惟时大小臣工翕然,欲早建元良以定太平,并封恭妃以正大分,而臣等叨为礼官,顾不能明正典仪,有画一之议以厌众心,而致姜应麟、沈璟、孙如法先后以言得罪,且至今纷然未已也。夫礼官而不能正礼则旷官,以其所不能者而贻之于人,以代己受谴则不怒,皇上方日隆唐虞三代之德为是举也,而使人有疑于天地之量,此明旨所谓致君于有过之地也,则不忠如是,而不与三臣同罚,皇上之宽仁至矣。顾臣等犹可腼然以居此位乎?乞罢臣等以全其不能,而令姜应麟等照常迁转,以开其自新之路。则黜陟明而人心以惩,以劝天下,同称圣主矣。抑臣等又伏思之,元子天下之所系心也,而为元子以上封事者,则动有贬责之罚。恭妃,元子之所自出也,而为恭妃以祈并封者,则不蒙俞允之命,故人心易疑而讹言相煽如此耳。臣等前以并封请,今兹为三臣请也,正有鉴于此而欲弥之于将来也。
疏入,上责其庇救小臣,归过于上,全失君臣之体。
《万历起居注》,四月六日:
以命皇第三子名,赐元辅臣申时行银十五两、紵丝一表里,次辅许国、王锡爵、王家屏每银十两、纷丝一表里,及中书官马继文等五员各银五两。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四年五月:
工部题参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郑承宪为故父郑福陈乙祭葬,实为逾分,合行停止。上令量给坟价银五千两自造,不为例。